第五单元 生命的演化综合复习以及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生命的演化综合复习以及练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08-12 15: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章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
知识要点
1、原始大气的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原始大气中无氧气。
2、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前苏联学者奥巴林提出的)
(1)观点: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2)过程:
(3)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3、米勒的模拟实验支持化学进化学说的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4、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地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它为生命起源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证据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证据、 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等
1、化石证据: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1)化石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2)规律: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2、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
(1)概念:不同生物的不同器官在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并且从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发育可以看出,它们的来源相同,叫同源器官。
(2)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和人的上肢是同源器官,说明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它们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细胞色素C
与组成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越大,说明与人的亲缘关系越远;反之,说明与人的亲缘关系越近。
4、始祖鸟化石既像鸟类又爬行类说明始祖鸟是古代鸟类与古代爬行类的过渡类型,古代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的。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藻类植物→原始的苔藓植物→原始的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鱼类→原始的两栖类→原始的爬行类→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
第四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节——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1、自然选择学说
(1)达尔文提出的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2)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过度繁殖是原因,生存斗争是手段,适者生存是结果。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的典型实例。
2、人工选择——花卉、家蚕和金鱼等品种之多,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第二章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人类起源于古猿,人类与类人猿的亲缘关系最近。能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
2、人类进化的历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南方古猿——最早的原始人类,能使用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
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直立人——会打制石器,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
智人——学会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
3、智人按体质特征不同分为: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和澳大利亚人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 D )。
A.海洋 B.原始森林 C.原始陆地 D.原始海洋
2.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相比,没有的气体是( C )
A.氨气 B.甲烷 C.氧气 D.水蒸气
3.从生命起源的过程看,组成生命体最重要的物质是( C )。
A.水 B.蛋白质 C.蛋白质、核酸 D.氨基酸
4.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不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是(C )。
A.有机小分子物质 B. 有机大分子物质 C.单细胞生物 D.原始生命
5.用氨基酸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生命科学上的重要成果,它为生命起源问题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B )
A.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C.从有机大分子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 D.从原始生命发展成单细胞生命
6.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 D )。
A.分子生物学 B.比较解剖学 C.细胞学 D.化石
7.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C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 B.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C.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D.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顺序
8.鱼、蝾螈、龟、鸡、猪、牛、兔这七种脊椎动物和人的早期胚胎都有鳃裂和尾,这说明( B )。
A.它们的胚胎相似
B.脊椎动物和人都是由古代原始的有鳃有尾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C.它们的早期胚胎都有游水能力
D.脊椎动物和人的早期胚胎都是用鳃呼吸
9.在某地的考古挖掘过程中,越往下挖,出土的生物化石越有可能是( B )。
A.越来越高等 B.生物化石的结构越来越简单
C.生物化石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D.陆生生物的化石增多
10.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 B )。
A.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B.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C.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D. 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11.对埋藏在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生物化石分析,证明生物的进化顺序是( C )。
①从简单到复杂 ②从矮小到高大 ③从低等到高等 ④从水生到陆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下列植物中,生活在原始海洋中的是( B )。
A.原始的苔藓植物 B.原始的藻类植物 C.原始的蕨类植物 D.原始的裸子植物
13.地球上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是( A )。
A.古代的鱼类 B.古代的两栖类 C.原始的节肢动物 D.古代爬行类
14.下列植物类群中,受精作用已经完全脱离水的限制的是(D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15.我国的金鱼品种很多,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D )。
A.适应环境的结果 B.我国水域辽阔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16.生活在绿草地上的蝗虫,体色多为绿色;而生活在草木稀疏的地上的蝗虫,体色多为褐色。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 )。
A.适者生存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蝗虫会飞的结果
17.在古老的地层中发掘出的最简单化石生物(D ) 。
A.简单多细胞的 B.复杂的多细胞的 C.最高等的动植物 D.单细胞的
18.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再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这说明了( C )。
A.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B.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
C.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D.突变是不定向的
19.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三者的关系依次是( D )。
A.原因、结果、手段 B.手段、原因、结果
C.手段、结果、原因 D.原因、手段、结果
20.米勒的实验证明了( B )。
A.原始地球上可形成原始生命 B.原始地球上可形成有机物
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D.原始生命起源于外星球
21.生命起源的过程是( A )。
A.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 B.有机物→无机物→无机物
C.无机物→原始生命→有机物 D.原始生命→无机物→有机物
22.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C )。
A.运动方式不同 B.细胞结构不同 C.营养方式不同 D.对刺激的反应不同
23. 某地区原为森林时,灰尺蛾约占总数的99%,黑尺蛾仅占1%;建成工业区后,统计结果则是黑尺蛾占99%,灰尺蛾占1%。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D )。
A.工业黑烟使灰尺蛾变黑 B.灰尺蛾迁出,黑尺蛾迁入
C.不定向变异的结果 D.外界环境对两种尺蛾的选择
24.下列各类植物中,最早出现在原始海洋中的是( A )。
A.原始的藻类植物 B.原始的苔藓植物 C.原始的蕨类植物 D.原始的裸子植物
25.最晚出现的真正陆生无脊椎动物是( B )。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软体动物 D.腔肠动物
26.青霉素刚制造出来时,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是治病的良药,但由于人们使用青霉素过多,使得有些细菌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了。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C )。
A.青霉素的质量下降 B.青霉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青霉素对细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D.细菌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
27.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其高度超过桦树,桦树因不耐阴而逐渐死亡。经过许多年后,这片桦树林最终被云杉取代。这一群落演替过程表明(D )。
A.种内斗争利于物种的延续 B.云杉的结构比桦树复杂
C.云杉的进化水平比桦树高 D.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28.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D )。
A.类人猿 B.长尾猴 C.黑猩猩 D.森林古猿
29.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B )。
A.人比猿高等 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
30.两足直立行走可使人类祖先( D )。
①身体重心下移 ②骨盆变长变窄 ③下肢骨增长 ④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已发现的最早阶段的原始人类是( D )。
A.能人 B.北京猿人 C.智人 D.南方古猿
32.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是( C )。
A. 南方古猿 B. 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
33.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A )
A.直立行走 B.骨盆变短增粗 C.下肢增长 D.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
34.下列关于种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现代人类可以分为四个种族 B.四个种族从生物分类学上来说属于四个物种
C.各个种族在体质特征和基因组成上区别明显 D.种族和民族有着相同的含义
35、当尺蠖静止不动时,它的形态像树枝,使敌害不易发现,从而可以获得逃生的机会。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D )。
A.遗传→变异→进化 B.变异→遗传→适者生存
C.遗传→自然选择→适应 D.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二、非选择题
1.请分析米勒设计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处的气体模拟的是 原始大气 ,该混
合气体中绝不会含有 氧气 。在B处的两个
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的是原始地球条
件下的 闪电 ,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 能量 。
(2)经过一周后,对C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
发现有 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此装置是模拟原始地球
条件下的 原始海洋 。
(3)D装置是冷凝管,这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下的 降雨过程。
(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 早期 过程中, 无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的过程是完全可能的。
21.下表是几种动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的氨基酸(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的差异比较。
生物名称 黑猩猩 猕猴 狗 鸡 响尾蛇 金枪鱼 小麦 酵母菌
氨基酸差别(单位:个) 0 1 11 13 14 21 35 44
(1)从上表可判断出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 黑猩猩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 金枪鱼 。
(2)根据上表写出以上六种动物在进化历程中的地位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金枪鱼、
响尾蛇 、 鸡 、 狗 、 猴、 黑猩猩。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分类的依据越来越科学、可靠和全面,确定以上六种动物相似程度的分类依据来源于( D )
A.形态学 B.解剖学 C.细胞学 D.分子生物学
(4)表中生物都具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能够说明 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和一定的亲缘关系 。
24.右图的进化树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请回答:
(1)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 e 。
(2)与a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b 。
(3)在地层里出现最早的生物是 e 。
(4)与生物c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d 。
①无机小分子物质
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等)
②有机小分子物质
有机大分子物质
独立体系
原始生命
③有机大分子物质物质
④独立体系
在原始海洋中进行行xing 行
A
B
C
D
a
b
f
e
d
c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