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细胞膜和细胞壁(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细胞膜和细胞壁(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09-17 21: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每一个活细胞的表面都有细胞膜将细胞
与周围的环境分隔开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方法步骤:
1、将玉米种子放在20-25℃的温水中浸泡36h。
2、取20粒已经泡涨的种子,将其中的10粒放在沸
水中煮5min后,冷却,作为对照的实验材料。
3、分别取煮过和未煮过的玉米种子放在培养皿中,
用刀片沿胚的中线纵向切开籽粒,用稀释20倍的
红墨水浸泡(以没过种子为宜)。2min后,倒去
红墨水,用水冲洗籽粒数次,直到冲洗液无色为
止(洗去浮色)。
4、观察籽粒中胚的颜色。材料:玉米种子,红墨水,镊子,刀片,
培养皿,烧杯,酒精灯。
结果预期:
未煮过的籽粒的胚细胞未被染成红色;煮过的籽
粒的胚细胞被染成红色。
(胚细胞被染红说明了胚细胞的细胞膜失去了选
择透过性,也就说明胚细胞死亡,不再具有萌发
活性) 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它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质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性 如:氨基酸和葡萄糖分子就可以从细胞的周围环境中穿过质膜进入细胞,在细胞内形成多肽或是用于细胞呼吸;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则从细胞内通过质膜排到细胞外。质膜的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1、研究材料红细胞、神经髓鞘血影的制备质膜(细胞膜)结构模似图主要由膜脂(包括磷脂、糖脂和胆固醇)和蛋白质构成2、组成成分:1.脂双层——单位膜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分子磷脂在水中的分布状态2.脂双层的形成是由磷脂分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决定的。质膜的各种成分脂双层:构成基本骨架;
蛋白质:或结合在脂双层表面,或嵌在其内部,或横跨整个脂双层。
全部或部分镶嵌在膜中的蛋白质都称为膜蛋白。
3、细胞膜的结构: 不对称性:指细胞质膜脂双层中各种成分不是均
匀分布的,包括种类和数量的不均匀。
流动性: 指构成膜的脂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性。
结构特点:(2)脂双层:(1)细胞膜的作用:细胞的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免疫等4、膜中各种组分的作用: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细胞的物质交换。(3)膜蛋白:①控制着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载体蛋白)②生物催化剂的作用(酶)③细胞标志物识别来自细胞内外的化学物质识别其他细胞与病原体作斗争(4)糖:主要以糖脂和糖蛋白形式存在,在细胞识别、激素作用等方面都有作用,它们也是膜抗原的组成成分。细胞壁:植物、真菌、细菌中有,动物无成分:植物、藻类:纤维素真菌:壳多糖(几丁质)细菌:肽聚糖特性:全透性作用:保护细胞和支撑植物体请总结:不同角度的细胞类型划分根据是否有细胞结构有细胞结构:细胞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根据是否具有细胞壁无:动物细胞根据是否具有核膜无核膜:原核细胞有核膜:真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