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和细胞壁(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

文档属性

名称 细胞膜和细胞壁(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09-23 22: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第二节细胞膜和细胞壁本节聚焦:
1、科学家们是怎样验证细胞膜的存在的?
2、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3、细胞膜的结构是怎样的?
4、细胞膜具有哪些功能?
5、细胞壁的成分和功能是怎样的?  依据的实验事实主要有:进入活细胞的物
   质要通过一道选择性的屏障,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进入细胞;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逸出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以伸展;用微针插入细胞内,细胞表面有一层结构被刺破;如果细胞表面结构受损面过大,细胞会死亡。问题探讨 请推测科学家是怎样在使用电镜看到细胞膜之前就已确定它的存在了呢? 细胞膜又叫质膜,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区分开的界面,承担着为细胞把守大门的任务。
细胞膜有允许某些物质透过的特性,称为细胞膜对该物质的透性。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教材28页实验——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该实验验证了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透性,其实是明确了细胞膜的守门人职责。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科幻之旅
如果有“时光机器”,将此刻的你送回19世纪,你会从哪几个方面去研究细胞膜的结构?问题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呢?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探究:
189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类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说明了什么?

研究发现细胞膜不仅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这又说明了什么?
细胞膜的成分推测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 推测细胞膜由连续的脂类(磷脂)物质
组成脂质(约50%)
蛋白质(约40%)
糖类(约2%-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磷脂)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成分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与生活中的联系:
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癌变时产生AFP(甲胚蛋白)、CEA(癌胚抗原)等。问题2 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有机结合构成膜的呢?磷脂分子的结构亲水疏水绘图活动:将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磷脂分子的头尾将如何排布?
空气 水时间:1925年 实验: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一种有机溶剂,可以溶解脂质)从人的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得出结论: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即脂双层(磷脂双分子层)。资料4.荷兰科学家的实验尝试细胞画出膜中的磷脂分子的排布模型 蛋白质位于细胞膜的什么位置呢?推测:? ? ? ? ? ?资料5.罗伯特森的实验和模型小资料(关于电镜成像)
电子束照射大分子物质散射度高,黑暗;照射小分子物质,散射度低,光亮。“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的统一结构模式图问题3 静态“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是否能体现膜的功能? 标本用干冰等冰冻。后用冷刀断开,升温后暴露断裂面。蛋白质镶在、嵌入、横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冰冻蚀刻电子显微法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磷脂双分子层有的排在磷脂双分子层的两侧,即镶在膜的表层有的部分嵌插或贯穿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中细胞外被:细胞膜的外表面,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
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细胞外被,
又叫糖萼。作用:不仅对质膜起保护作用,在细胞识别中也起
重要作用。资料5.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荧光标记法)实验结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桑格和尼克森在继承中创新提出流动镶嵌模型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具有流动性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这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膜的功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细胞膜的功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细胞壁:
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功能:支持和保护1、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与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的最大的不同是A、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课堂反馈D、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透过性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选择性B、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这一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A 、保护作用 B、 一定的流动性
C 、全透性 D、信息交流3、下列物质中最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是A、葡萄糖
B、蛋白质
C、甘油
D、无机盐离子4、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你能解释“染色排除法”的原理吗?
概念图生物膜结构特点功能特点结构组成结构探究历程决定③④ ②流动性选择透过性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