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第四节 细胞吸呼第一课时 第四节 细胞呼吸
基本要求
1.概述需氧呼吸及厌氧呼吸概念、反应式、过程,认识活细胞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性。
2.举例说明细胞呼吸在实践中的应用,关注细胞呼吸与生产生活的关系,认同科学对技术、社会的促进作用,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发展要求:比较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异同。
1.呼吸作用的氧化还原、电子得失的反应不作要求。
2.氧化型辅酶Ι(NAD+)转化成还原型辅酶Ι(NADH)不作要求。
3.糖酵解、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链”三个名词概念及“细胞呼吸从糖酵解开始”、“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链”、“细胞呼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三部分内容不作要求。
4.乙醇发酵中,从丙酮酸脱羧、还原到乙醇的化学方程式不作要求。
5.小资料:“呼吸速率”“需氧呼吸出现的意义”“酵母菌”及课外读“各种体育运动所花费的能量”提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说明: 在米酒的制作过程中,是不是准备好材料以后就密封起来进行发酵呢??呼吸 细胞呼吸CO2O2CO2O2CO2O2O2O2CO2CO2空气→鼻肺泡细
胞空气中的氧气参与组织细胞
的需氧呼吸至少穿过几层膜?毛细血管O2概念:细胞内进行的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者小分子有机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需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
结合教材P73 图3—13阅读“细胞呼吸与糖的氧化”相关内容,分别说出:
1、需氧呼吸相应阶段的对应名称;
2、各自的反应场所;
3、相应阶段的主要反应物和生成物。一.需氧呼吸:
第一阶段
糖酵解
细胞溶胶葡萄糖
第二阶段
柠檬酸循环
线粒体基质丙酮酸
水
第三阶段
电子传递链
线粒体内膜氧气
[H]需氧呼吸:3、哪几个阶段可以产生ATP?哪个阶段产生的ATP最多?1、1分子C6H12O 6完成需氧呼吸可以生成几分子CO2 ? CO2在哪个阶段产生?
2、O2在哪个阶段被利用?我们进行呼吸,呼出的CO2中的O是来自我们从外界吸进的O2中的O吗?需氧呼吸:需氧呼吸过程:(可分三个阶段)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第一阶段:糖酵解C6H12O6需氧呼吸怎样进行?6CO212H2O线粒体细胞溶胶②①③糖酵解--葡萄糖的初步分解C6H12O6酶+4[H] + 能量场所:细胞溶胶①柠檬酸循环--丙酮酸彻底分解酶6CO2 +20[H] + 能量场所:线粒体②2CH3COCOOH电子传递链--[H]的氧化酶12H2O + 能量场所:线粒体③24[H] + 6O2+6H2O(大量)(少量)(少量) 2CH3COCOOH需氧呼吸过程:分析探讨:
1、能量代谢的全过程;
2、影响细胞需氧呼吸的因素;
3、细胞呼吸与燃烧的区别。细胞呼吸
—能量 (ATP、热能)1、需氧呼吸的反应式?(在黑板上写出)。汇总2、需氧呼吸的概念 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H2O,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有氧彻底氧化产生CO2和H2O大量请打开课本:
1、阅读P76-77需氧呼吸出现的意义
2、P83-84,看课后相关练习课件25张PPT。第四节 细胞呼吸第二课时巩固练习:1.在整个需氧呼吸过程中,O2 是第___阶段
参与反应的;CO2是第______阶段生成;O2中
的O最后进入____2.需氧呼吸中需O2和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是__
场所是______
第一、二阶段的共同产物是:_______
三个阶段均有的产物是:______
三二H2O三线粒体[H],ATPATP做面包、酿酒酵母菌制酸奶、泡菜乳酸菌
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
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氧化产物,
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酶不彻底氧化产物 +有机物无氧少量能量场所:细胞质基质二.厌氧呼吸: 无氧不彻底氧化产物少量能量1、厌氧呼吸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丙酮酸
+ [H]
葡萄糖
+能量
(少量)第二阶段:(根据不同的生物细胞不同)(与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丙酮酸 酒精 + CO2
(C2H5OH)丙酮酸乳酸(C3H6O3)C6H12O6能量(少) 丙酮酸
(C3H4O3)[H]酶酶酶苹果等高等植物细胞高等动物
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 2、厌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C6H12O6酶酶 CO2+ C2H5OH+少量能量 C3H6O3+少量能量1mol葡萄糖经无氧分解形成乳酸后,释放能量
196.65kJ,61.08kJ储存在ATP中,形成2个ATP分子;其余都以热量散失.222葡萄糖2丙酮酸12H2O+6CO2+能量(大量)2C3H6O3 +能量(少量)或氧 酶无氧 酶2C2H5OH +2CO2+能量(少量)
小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厌氧呼吸所产生的能量这么少,为什么生物体还要保存这种呼吸方式?需氧型生物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细胞利用这种呼吸作用可以快速地利用较多的葡萄糖产生少量的ATP,在短时间内维持生命。厌氧呼吸是一种克服暂时缺氧的应急措施,是为争取时间而消耗能量较多的办法。厌氧型生物不需要氧气,当有氧气存在,会抑制其正常的生命活动。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细胞质基质需氧、酶等不需氧、需酶较 多较 少①两者第一阶段相同②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之间的比较:二氧化碳和水酒精、二氧化碳或乳酸 三、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温度:植物最适25-30℃
应用: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能延长保存时间温度呼吸速率 2、O2:
贮藏水果时下降到a点最有利贮藏。O2浓度气体交换相对值3、CO2:增加浓度有良好的保鲜效果。四、细胞呼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生物体在饥饿状态下,分解自身物质来供能的先后顺序:先糖类、接着脂肪,最后蛋白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水解产物:糖类单糖脂肪甘油+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细胞内有机物的分解以细胞呼吸为中心细胞呼吸一方面为合成反应提供能量,另一方面为合成反应提供碳骨架。柠檬酸循环的许多中间产物都是重要的碳骨架。由此可见细胞内有机物的生物合成也以细胞呼吸为中心1.甲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乙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消耗等
量的葡萄糖,则它们产生的CO2的量是( )
A 2∶3 B 3∶2
C 3∶1 D 1∶3
C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产物的叙述中,
只适用于需氧呼吸的是:
( )
A.产生ATP B.产生丙酮酸
C.产生水 D.产生二氧化碳 C3、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练,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下图。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
A、 O2、CO2、乳酸
B、乳酸、CO2、O2
C、 CO2、O2、乳酸
D、 CO2、乳酸、O2
4、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的供能方式不同,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根据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
A、需氧呼吸、厌氧呼吸、ATP和磷酸肌酸分解
B、厌氧呼吸、需氧呼吸、ATP磷和酸肌酸分解
C、需氧呼吸、厌氧呼吸、厌氧呼吸
D、需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厌氧呼吸1、实验一:向三支试管分别滴加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甲、乙、丙中的最终产物分别是什么?为什么?5、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需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呼吸。将酵母菌匀浆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处理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试管中,如图所示,分别进行以下实验:2、实验二:向三支试管中滴加等量的丙酮酸,甲、乙、丙中的最终产物分别是什么?3、实验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重复实验一,甲、乙、丙中的最终产物分别是什么?为什么?4、实验四:向三支试管中滴加等量的荧光素(萤火虫尾部提取的可以发光的物质)。重复实验一和实验二,从理论上讲,发光最强的试管是实验 中的 试管,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