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版必修2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版必修2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1-09 14:07:24

文档简介

章末总结提升
[知识网络]
参考答案:①水路运输 ②大型化 ③港口、车站等 ④交通网层次 ⑤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⑥对密度的影响 ⑦高速公路沿线
[触摸高考]

1.(2019·江苏卷)2019年,从安徽合肥发车,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已突破百列。下图为我国丝路班列出境与海上丝路出港部分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丝路班列(  )
A.运输时效高  B.单次运量大
C.单位运价低 D.绕行路程远
(2)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有助于安徽省(  )
A.完善交通网络 B.做强能源产业
C.改善环境质量 D.增加就业岗位
解析:第(1)题,海上丝路货物运往欧洲,需要绕道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路程比丝路班列远,运输速度慢、时效低,A正确、D错误。海运货物运输量比铁路大,单位运价低,B、C错误。第(2)题,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并没有增加铁路线,A错误。货运班列运输的主要产品不是能源,B错误。货运班列增加说明安徽省销往国外的商品增加,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质量可能下降,C错误、D正确。
答案:(1)A (2)D
主题升华交通运输点的布局
(1)各种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建设与发展都会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的影响。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因素的障碍逐渐被打破,社会经济因素逐步成为决定性因素,而技术始终是保障因素。
(2)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
港口是各种交通运输工具衔接和转换的地方,在整个交通运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港口区位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港口的地理位置、河道或海岸条件、陆域及水域等自然条件;经济腹地的范围大小和经济特征;所依托的城市。其布局条件图解如下图:
2.(2018·海南卷)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解析:解题时需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范围,也是提示性信息——“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结合图例可判断交通线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因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量的大小以及水文、地质灾害等,结合材料可知,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着河流南侧的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地势高于河流,既避免洪水威胁,又减少地质灾害威胁。
答案: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主题升华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思维模型
宏观决策
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及经济布局)
资源开发与调配、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合理布局交通网等
决定性因素
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
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如尽量选择平原或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地形
影响选线
科技
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的制约
保障因素
微观选线
铁路、高速公路
线路平直
共同原则:方便快捷、少占好地、减少对居民区不必要的干扰
地方性公路
尽量多连接一些节点
管道
利用现有管道,充分考虑沿线油气供应地和消费市场,尽量避开山脉、河流

3.(2018·天津卷)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上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同学们经考察认识到,最利于该商城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
A.靠近铁路、公路,货运成本低
B.位于大城市之间,顾客来源广
C.接近城市边缘,土地成本较低
D.远离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优
解析:以国际品牌为主的大型商城选址首要考虑的是消费人群和市场。A和C选项是工业选址考虑的重要因素;D选项是高科技、高档商品房等选址考虑的重要因素。故B项正确。
答案:B
主题升华商业网点区位的判读方法
(1)看城市地价高低:在地价最高处,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在次高峰,可能布局次级商业区。
(2)看城市路网密度:城市路网密度大的地区,人流、物流量大,商业网点密集。
(3)看城市道路网格局:城市干道与市区环路交会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员流动和商品货物集散,成为合理布局商业网点的理想区位。
(4)看建筑的密度:建筑物高大稠密的地区地价高,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
(5)看车流量:白天车流量大、停车频率高,夜晚相反,可能是商业密集地区。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车速快慢、事故次数多少、监测点多少、人口昼夜差别大小等方法判断商业网点区位。
章末综合检测卷(五)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运输数量、运输速度和运输费用,图中箭头方向表示优势越来越明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分别是(  )
A.公路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
C.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
D.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
2.运输方式③比①更有优势,但①也有明显优于③的条件,主要是①(  )
A.连续性好     B.灵活性强
C.受自然条件影响更小 D.安全系数最高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箭头方向表示优势越来越明显可分析出,①运输量小、速度慢、费用较低,应是公路运输;②运输费用高、速度快、运输量小,应是航空运输;③三项指标均为中等,是综合效益最好的,应是铁路运输。第2题,运输方式③与①分别是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是综合效益最好的,但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对各种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在山区等地区优势比铁路运输更明显。
答案:1.A 2.B
“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内陆的进出口商品可以在当地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货物交给货代或船运公司。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天津港不断优化海陆双向物流网络布局。近年来,天津港陆续在内陆腹地辟建了25个“无水港”,完善港口与内陆的运输通道,实现内陆地区与国际航运的贯通。据此,完成3~4题。
3.“无水港”业务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高铁运输快速发展 B.海运速度不断加快
C.河海联运逐步实现 D.集装箱运输迅速发展
4.天津港在内地大力发展“无水港”业务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运输成本 B.减轻港口负担
C.扩大港口腹地 D.节约运输时间
解析:第3题,由题目材料可知“无水港”是指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通过海铁联运将货物运送到沿海港口,直接装船出海。货物运输主要是标准化的集装箱运输,使得运输效率大为提高,从而促进“无水港”业务的快速发展。据此选D。第4题,在内地大力发展“无水港”,增加了货物的装卸次数,提高了成本,消耗了更多的时间,在港口的船只等候时间也会增加,无法起到减轻港口负担的功能。其主要目的是增加基建,扩大港口腹地,促进经济发展,据此选C。
答案:3.D 4.C
读我国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完成5~6题。
5.公路运输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主要的货运方式,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植被   ④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但长江三角洲铁路运输比重明显小于环渤海地区,制约长江三角洲铁路网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土地价格高 B.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C.河网密布 D.降水丰富,洪涝灾害频发
解析:第5题,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且降水较多,而公路运输最为灵活方便,故公路运输成为西南地区主要的货运方式。植被和资源与公路运输的关系不大。第6题,制约长江三角洲铁路运输网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铁路建设成本高。
答案:5.A 6.C
读某海港城市图,完成第7题。
7.该海港城市要建一港口,从港口建设的影响因素考虑应建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港口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港阔、水深、避风。图中最适合的地点是甲地。
答案:A
我国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从香港到珠海的公路交通将从三四小时缩短到几十分钟。下图为港珠澳大桥设计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港珠澳大桥中部设计了近7千米的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
A.缩短通行距离,节约时间
B.降低对珠江主航道的通航影响
C.减小施工难度,降低成本
D.方便旅客欣赏水下风景
9.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  )
A.提升澳门物流业的区域主导地位
B.极大破坏珠江口水域的生态环境
C.加速港珠澳的区域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D.导致珠海的人口增加,住房和就业压力加大
解析:第8题,海底隧道建设难度更大,成本更高;也没有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隧道为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的沉管,不透明,不能欣赏水下风景。海底隧道建设在珠江的主航道处,主要是为了不影响珠江主航道的正常通航。故选B。第9题,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大大缩短了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有利于促进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澳门的物流业并非是区域主导地位;大桥建设对珠江口生态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不会太大。故选C。
答案:8.B 9.C
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迅猛,但物流配送成本高、效率低是很大的制约因素。为此,部分物流企业将无人机(下图)配送视为解决农村电商配送“最后一公里”的方案之一,但也面临着续航时间短、安全性不高等困扰,目前只是在少数地区进行了试点。据此,完成10~11题。
10.农村电商物流配送成本高、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农村(  )
A.地形崎岖,道路密度小 B.交通拥堵,配送费时长
C.人口外流,缺配送人员 D.订单分散,人口密度小
11.和传统的配送方式相比,无人机配送的优势是(  )
①速度快 ②载重大 ③人力成本低 ④受天气的影响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第10题,由于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网购普及率相对较低,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再加上农村相对分散,人口密度小,高速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中国农村物流配送成本过高,故答案选D项。第11题,根据材料可知,物流配送成本较高,效率较低,因此部分物流企业将无人机配送视为解决农村电商配送“最后一公里”的方案之一,说明和传统的配送方式相比,无人机配送速度快,配送成本低,因此①③正确;据图示可知,无人机载重小,且也受天气的影响,②④错误。故答案选C项。
答案:10.D 11.C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 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下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主要是考虑(  )
A.气候因素 B.居民点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
13.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
①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汽车性能的改善 ③科技水平的提高 ④为节省投资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第12题,山区地形起伏大,则道路的坡度较大,采用“之”字形分布可减缓道路的坡度,降低施工难度,提高运营安全。第13题,在山区兴建平直的高速公路需要挖隧建桥,工程难度大、投资多,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其提供了条件。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利于缩短通行里程,少占耕地,与汽车性能提高无关。
答案:12.C 13.A
赣江新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北部赣江之滨,包括南昌市青山湖区、新建区和共青城市、永修县等区域。该区以主要交通干道和鄱阳湖、赣江等水系为依托,构建起“两廊一带四组团”的发展格局。读图,完成14~15题。
14.设立并建设赣江新区的目的是 (  )
①是实施沿海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 ②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 ③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 ④提升南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5.赣江新区战略定位之一是“内陆地区重要开放高地”,其区位优势主要是 (  )
A.劳动力、土地价格低 B.国家政策优惠
C.科技实力较强 D.交通区位优越
解析:第14题,赣江新区不临海,设立并建设赣江新区的目的与实施沿海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无关,①错。江西省是中部地区省份,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举措,②错。能够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③对。能够提升南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④对。第15题,赣江新区战略定位之一是“内陆地区重要开放高地”,其区位优势主要是有铁路干线交会,与长江水系相通,交通区位优越,D对。劳动力、土地价格低,国家政策优惠,没有明显优势,A、B错。与发达地区相比,科技实力较弱,C错。
答案:14.C 15.D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40分)
16.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0分)
阿拉斯加面积为171万平方千米,人口仅60多万,人口密度0.42人/平方千米;该地区森林、矿产等资源丰富,阿拉斯加输油管道是世界上第一条伸入北极圈的原油管道。安克雷奇机场因低廉的机场使用费和跨太平洋航线的中转站成为全球第四大货运机场(仅次于孟菲斯、成田和香港国际机场),其货运近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1)普拉德霍湾的石油是通过管道运到瓦尔迪兹港口,再经海洋运输到美国本土炼油厂的。读图分析其使用管道运输而没有采用铁路运输或直接采用海洋运输的原因?(10分)
(2)从自然和人文因素角度分析安克雷奇机场成为最大的中美(中国—美国)航空货物集散地的原因。(10分)
解析:第(1)题,可分析管道运输的优势,以及结合自然条件分析铁路修建和海洋运输的困难;注意提取图中纬度位置、等高线分布等信息。第(2)题,自然条件可从位置、地形、气候等角度分析,要结合利于飞行的条件;人文条件包括资源和交通,以及材料中的“低廉的机场使用费”等。
答案:(1)管道运输量大,损耗少,连续性、安全性强,管理方便;石油产地纬度高、冻土广布,沿线多山地、地形复杂,铁路建设难度大;石油产地沿海临近永久冰冻线,通行时间短,连续性差。
(2)自然条件:跨太平洋航线的中转站,地理位置优越;南部有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北部东部高山阻挡了冬季风、西部山脉阻挡了西风,气候温和,风力小,降水少,晴天多,利于飞机起降。人文条件:当地石油资源丰富,燃料补给等机场费用较低,南部水路交通方便;中美经贸发展迅速,货运量大。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材料一 2013年,普京总统宣布,要把北极航道建设成匹敌南部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航线的国际海运通道。俄罗斯是最大的北极国家,北极大陆架面积占俄大陆架总面积的70%,自然资源丰富,其中油气资源蕴藏量占俄油气资源总量的87.5%,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也集中分布在北极地区。
材料二 2017年7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与普京总统联合发出推进“冰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所谓“冰上丝绸之路”就是穿越北冰洋,连接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北极航道。2017年8月31日,中国“天键”号巨轮满载货物启航,途经黄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穿越白令海峡,取道北极航道前往欧洲,经25天航行7 670海里到达目的地——丹麦埃斯比约港,后又到达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港,完成穿越“冰上丝绸之路”的壮举。
材料三 北极航道及传统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航线图。
(1)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对开辟“冰上丝绸之路”的利与弊进行评价。(14分)
(2)俄罗斯邀请中国共建“冰上丝绸之路”,试分析其意义及对两国产生的深刻影响。(6分)
解析:(1)由材料题图可知,“冰上丝绸之路”东起东亚太平洋沿岸,途经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连接北欧、东欧和西欧地区,比传统的海水航线短,大大节省运输成本;且不会经过马六甲海峡、索马里海域等海运繁忙、海盗猖獗的海域,以及夏季西南季风及飓风等不稳定因素相对较少,航运安全程度提升。但“冰上丝绸之路”主要途经北冰洋海域,该海域海面冰期较长,有大量的浮冰、冰山,通航时间较短且给船舶的航行带来巨大的挑战。其中的东北航道主要途经北冰洋沿岸,人口少,船只补给存在问题,基础设施差,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持该航道的建设。高纬度海区气候环境恶劣,天气变化多端。(2)材料显示北冰洋沿岸油气资源丰富,但资金和技术不足等使俄在开发急需新的合作伙伴,而我国油气资源需大量进口。因此俄、中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对俄罗斯而言可以获得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利于俄罗斯资源的开发;对我国而言拓展能源进口渠道,保障中国能源安全; “冰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还可以增进两国旅游、科考等多方位合作。
答案:(1)利:①“冰上丝绸之路”与传统航线相比,可节省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和航程;②减少燃油等成本,提高航行周转率,减少排放;③可减少海盗袭扰,节约雇请武装保安等费用支出,降低航行风险;④可避免夏季西南季风及飓风对航行安全及绕航的困扰。
弊:①气候环境恶劣,天气变化多端;②纬度高,气温低,通航期短;③救援补给不易。
(2)①近年来,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的北极地区成为开发的首选之地,而资金和技术不足等使俄在开发急需新的合作伙伴(利于俄罗斯资源的开发);②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和能源需求依赖性增大;③增进两国旅游、科考等多方位合作。

A级 抓基础
(2019·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1~2题。
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2.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解析:第1题,据图示河流、山峰等信息可知,该区域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等高线应与河谷走向垂直,三条铁路线主要沿着三条河谷修建,A项错误、B项正确:山脊线不会沿着河谷地带分布,C项错误;山麓海拔较低,而图示铁路线在海拔较高的河流源头地区也有分布,D项错误。第2题,东北地区一直是我国原木的主要供应地,近些年由于长白山区森林被大量砍伐,林木资源日益减少,加上保护河流源头地区生态环境的需要,一些地区禁止森林采伐,因而运输需求减小,铁路几乎废弃,D项正确。设施陈旧、运速太慢会催生新的铁路的修建,但不会使整个区域铁路废弃,A、B项错误;线路过密只会加剧运输线路之间的竞争,部分线路可能因竞争力弱而废弃,但不会全部废弃,C项错误。
答案:1.B 2.D
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多样,如单轨、地铁等,下图为重庆市单轨交通穿楼而过的图片。据此,完成3~4题。
3.城市轨道交通具备的特点有(  )
①准时 ②快速 ③运量小 ④污染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与地铁相比,单轨交通更适用于山城,这是因为单轨交通(  )
A.运量更大 B.占用土地更多
C.造价更高 D.更适应复杂地形
解析:第3题,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准时、快速的特点。第4题,与地铁相比,单轨交通更适用于山城,是因为单轨更适应复杂地形。单轨交通的运量比地铁小,占土地比地铁少,造价比地铁低。
答案:3.A 4.D
2017年5月,号称“走错一个匝道,就是重庆一日游”的黄桷湾立交桥完工,五层落差近40 m,匝道20条,旋绕多,复杂程度火遍全国。读图,完成5~6题。
5.与普通道路相比,该立交桥的主要作用是 (  )
①少占地 ②缓解交通拥堵 ③降低噪声 ④减缓行车速度,提高安全性 ⑤枢纽分流,提高通畅度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6.导致重庆黄桷湾立交桥复杂程度高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形复杂 B.河网密布
C.人口密集 D.交通量大
解析:第5题,立交桥的主要作用有:减少道路交叉,省去等红灯的时间,提高行车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将道路交会处向高处延伸,减少占地。设计合理的立交桥可以明显改善交通拥堵。枢纽分流,提高通畅度。故①②⑤正确,④减缓行车速度错误。立交桥与降低噪音关系不大,③错误。故C正确。第6题,重庆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山地占76%,以“山城”著称,地表崎岖。故A正确。河网密布与立交桥复杂程度无关;人口密集、交通量大不属于自然原因,故B、C、D错误。
答案:5.C 6.A
下图为某县城和火车站间公路规划方案图。其中,方案①是ab线;方案②是ac—cd—db线;方案③是ab线,另设支线ed和fc;方案④是ab、ac、ad线。读图,完成第7题。
7.能保证b、c、d三地与火车站交通最为快捷的方案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走向的因素。根据题目要求“保证三地与火车站间交通最快捷”,因而只考虑三地到达火车站的路线长度即可,结合图示可知,只有方案④满足要求。
答案:D
B级 提能力
(2019·全国卷Ⅲ)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第8题。
8.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
A.洪水频发 B.路面积雪严重
C.泥石流多发 D.路面冻融沉降
解析:该公路山区段封路禁行的时间是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此时段纬度较高的新疆降水以降雪为主,不会出现洪水和泥石流,A、C错;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该公路山区段降雪量较大,气温低,路面积雪严重,加之该公路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陡坡较多,严重影响交通安全,故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B对;路面冻融沉降主要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半年,D错。
答案:B
李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他是乘船去的,而今再下江南时,人们更愿意走公路。公路是江南的另一种河流形式,少了弧度,却多了速度和效率。江南的公路应该是中国修得最好、最完善的地区之一,沿着开阔平滑的公路掠过江南,两侧河湖广布、良田万顷、人烟阜盛,自得一派风流。据此,完成9~10题。
9.江南的公路是中国修得最好、最完善的地区之一,其原因主要是(  )
A.气候温暖 B.人口稠密
C.资源丰富 D.地形平坦
10.江南古镇多青石板路,主要是为了(  )
A.路面的稳定 B.货物的运输
C.旅游的需要 D.修路的难度
解析:第9题,结合材料,公路“少了弧度,却多了速度和效率”,说明江南地区的公路较为平直;也印证了此地地形主要是平原和低缓丘陵,对公路交通运输的建设限制较少,再加之当地经济发达,交通运输需求量大,公路运输发展速度较快。所以修得最好、最完善的原因主要是地形平坦。第10题,南方土壤多为红壤,黏性重,一旦到了雨季,道路泥泞湿滑,路面不稳定,所以铺设石板是为了路面的稳定。
答案:9.D 10.A
下图为北冰洋部分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北部地区海岸线很长,港口却很少,其主要原因是(  )
①海水温度低,冰封时间长 ②沿岸河流少,淡水补给难 ③人口密度低,经济腹地小 ④大雾天气多,极夜时间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有人预测北冰洋航线将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试推测其理由(  )
①全球气候变暖,海冰面积减少 ②顺着北冰洋洋流航行,省时省油 ③沿岸石油、煤炭丰富,运输量大 ④缩短了西欧与东亚及北美的航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11题,图中北部地区位于北冰洋沿岸,海岸线很长,港口却很少,其主要原因是海水温度低,冰封时间长,①对;沿岸人口密度低,经济腹地小,③对;入海河流多,淡水补给较多,②错;结冰期长,水汽蒸发少,大雾天气少,北极地区极夜时间比极昼时间略短,④错。故选B。第12题,有人预测北冰洋航线将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海水面积减少,利于航行,①对;航线繁忙不是向一个方向航行,②错;沿岸石油、煤炭较少,③错;缩短了西欧与东亚及北美的航程,④对。故选B。
答案:11.B 12.B
13.阅读材料,完成(1)~(4)题。
材料 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距离连接苏伊士运河与马六甲海峡的印度洋主航道只有十几海里,大多数中国进出口货轮从其旁边经过,其第一个港口建于公元250年,2007年起汉班托塔港在中国的援助下开始建设,2012年6月,汉班托塔深水港开始运转,成为印度洋至太平洋地区所有舰船的最重要的后勤补给中心,2017年12月9日,斯里兰卡政府向中国招商局集团正式移交该港的经营权,按照今年7月双方签署的协议,中企业将获得汉班托塔港70%的股权,并租用港口及周边土地建设工业园区,租期为99年。
(1)指出汉班托塔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说明汉班托塔港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3)推测利用汉班托塔港周边土地建设工业园区可能发展的工业部门。
(4)分析汉班托塔港投入使用对斯里兰卡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解析:第(1)题,汉班托塔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该港处于世界繁忙航线的中间点位置,结合地图及材料可知,该港位于印度洋航线的中部节点;是客货流重要的中转站;大多数中国货轮经过此处。第(2)题,汉班托塔港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表现在自然条件及人文条件两方面。自然方面:河流流经淡水资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人文方面:该港建港历史悠久;政府支持。第(3)题,汉班托塔港临近世界重要航线、是多条国际航线的中转站点,利用其周边土地建设工业园区可以发展远洋贸易;石油冶炼;船舶工业;外贸产品加工等。第(4)题,汉班托塔港投入使用后,可以加强区域的联系,促进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人口移动更加便捷;缩小经济发展差距;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等。
答案:(1)位于印度洋航线的中部节点;是客货流重要的中转站;大多数中国货轮经过此处。(2)建港历史悠久;河流流经淡水资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政府的大力支持。(言之有理即可)(3)远洋贸易;石油冶炼;船舶工业;外贸产品加工等。(4)加强区域的联系,促进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人口移动更加便捷;缩小经济发展差距;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14.读图(单位:m),回答问题。
某海港城市要建一港口,有A、B、C、D、E五种港区方案,从影响港口建设的自然因素考虑:
(1)若选择A、E方案,其有利和不利因素分别是什么?
(2)可否选择B方案?理由是什么?
(3)C、D方案相比较而言,选择________方案较合理,原因是什么?
解析:本题以等高线和等深线图为背景,考查交通运输网中的点——港口的布局因素。第(1)题,A、E处等深线密集、水位深,但无港湾,避风条件差。第(2)题,B处水位太浅,不利于航行和停泊。第(3)题,D处与C处水位都较深,但D处岸上地形较平坦开阔。
答案:(1)有利:靠海背陆,水位较深;不利:无船舶停靠的港湾。
(2)否。水深不足,不利于航行和停泊。
(3)D 水深且岸上平坦开阔,有良好的航行、停泊和筑港条件,而C方案岸边无开阔的地面,筑港条件差。
课件36张PPT。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A级 抓基础
读南方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示意图中最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下列有关交通运输与聚落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交通便利的地方,通常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②聚落密集区,有利于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③“沿河设城”的现象只出现在我国南方河网密集地区 ④北方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呈带状分布,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块状分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河流干支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航运条件,往往容易发展成为城市,如重庆、武汉等。第2题,北方也有沿河设城的,如西安、洛阳等;北方平原聚落多呈块状,南方聚落沿河呈带状。
答案:1.A 2.A
3.石家庄市原是一个小村庄,后来成为铁路枢纽,并发展成为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为河北省行政中心。石家庄的变化说明了(  )
A.交通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B.能否成为大城市,关键是人口的发展
C.政治因素是影响城市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D.一个地区交通方式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发展
解析:石家庄的变化说明了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发展,D正确。
答案:D
下图为武汉市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影响武汉市环线建设的最大障碍是(  )
A.地形 B.暴雨
C.河流 D.土地
5.图中物流产业布局的区位优势是(  )
A.临近市场,接近消费人群
B.靠近长江,航运条件优越
C.临近环路,交通优势突出
D.地处郊区,土地价格低廉
解析:第4题,武汉环线线路的贯通均需要跨越长江等水系,桥梁建设工程量大,成为其建设的最大障碍。第5题,物流产业靠近三环线,交通便利,有利于商品物资的流通。
答案:4.C 5.C
汕头市南澳大桥起于澄海莱芜围,终于南澳长山尾苦路坪,接环岛公路,路线长约11.08 km,其中桥梁全长9 341 m,连接线全长1 739 m。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哪些不是南澳大桥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  )
A.台风 B.海水腐蚀
C.冬季积雪 D.地震
7.南澳大桥建设的影响主要有 (  )
①解决了制约南澳发展和岛上军民进出岛难的陆岛交通“瓶颈”问题 ②不利于南澳港湾优势的发挥 ③有利于促进汕头、南澳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加快推进汕头深水港口建设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第6题,南澳大桥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台风活动频繁;海水腐蚀性强;该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这些都是大桥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南澳大桥所处区域冬季降雪很少,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第7题,南澳大桥的建设解决了制约南澳发展和岛上军民进出岛难的陆岛交通“瓶颈”问题;有利于南澳港湾优势的发挥;有利于促进汕头、南澳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快推进汕头深水港口建设。
答案:6.C 7.C
B级 提能力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8~9题。
8.两图所显示的含义是(  )
①当每小时行人数小于800人时,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呈负相关 ②当每小时行人数大于800人时,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呈正相关 ③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小于公交站点 ④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大于公交站点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读图可知,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市场 B.行人、营业面积
C.营业面积、人口密度 D.人口密度、交通
解析:第8题,由图甲可知,当每小时行人数大于800人时,零售商业面积随行人流量的增加而增加,故此时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呈正相关。由图乙可知,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大于公交站点。第9题,图中每小时行人数属于市场条件;交通节点反映了交通条件,距交通节点越近,零售商业面积越大。因此,交通、市场是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
答案:8.D 9.A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对商业网点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近年,沃尔玛、好又多(诚达)、国美、苏宁等为代表的大型超市进驻厦门岛内,形成新的商业网点格局。读图,完成10~12题。
10.在区位选择方面,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的特点是(  )
A.城市交通干道的左侧
B.城市交通干道的右侧
C.城市交通干道的两侧
D.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
11.图中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布局的最大优势是(  )
A.商业的信息灵通 B.交通的通达性好
C.周围的居民多 D.外地的游客多
12.这种区位选择的主要目的是(  )
A.最大范围吸引消费群体
B.为顾客提供最丰富的商品
C.有利于提高商品价格
D.为丰富厦门旅游增添观光景点
解析:第10题,读图可以看出沃尔玛位于火车站附近,好又多位于嘉禾路、湖滨南路、厦禾路、莲前路干道的十字路口。第11题,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交通的通达性好。第12题,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客流量大,可以最大范围吸引消费群体。
答案:10.D 11.B 12.A
1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早期选址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明显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
(2)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A市拟在上图所示地区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大型超级市场、蔬菜基地。请分析其选址的条件。
①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选址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拟建大型超级市场选址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城市早期选址和河流有关,河流有供水和航运等功能,由此可知该城市的形态受交通的影响明显。第(2)题,大型服装批发市场需要广阔的场地以及便利的交通,宜布局在郊区;大型超级市场需要大量消费群体以及便利的交通,接近市中心。
答案:(1)水运便利 生产、生活取水方便 交通
(2)①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 位于郊区,地租便宜
②接近市中心,市场广阔 靠近公路,交通便利
14.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自从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趋兴盛。下图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通线。
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和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
解析:根据图示甲地只有普通公路,而乙地有高速公路经过,而且具有出入口;根据图中的92 km,可以判断乙地距离中心城市M地距离较近,而且交通便利。
答案:M市为主要的食客来源。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引M市更多的食客,乙地有高速公路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旺盛;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
课件32张PPT。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