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细胞代谢复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细胞代谢复习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11-03 10: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细胞代谢复习学案
知识结构
一能量与细胞
1.1能量的转化: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既不会被消灭,也不会被创造。
实例:石头从高处掉下——势能转变为动能;
细胞内能量转化:细胞内的各种分子的化学能(是细胞中最主要的能量形式)转变为生命活动的其他能量形式;
细胞中有序状态的维持需要能量。
1.2吸能与放能反应
吸能反应:产物分子势能比反应物分子势能高;反之则为放能反应。
吸能反应实例:1光合作用;2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放能反应实例:细胞呼吸。
1.3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
要求掌握其结构简式、各字母所代表意思、中文名称及ATP与ADP间的相互转化等
ATP(A—P ~ P ~ P)是腺苷三磷酸的简称,
由一个核糖,一个腺嘌呤(是一种含氮碱基)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其中核糖与腺嘌呤结合成的基团称为腺苷。由于高能磷酸键的不稳定,易断裂,使ATP易水解形成ADP。
ATP与ADP之间转化:
ATP与ADP之间相互转化的反应并不是可逆反应。
ATP合成 ATP分解
反应式 酶ADP+Pi+能量 → ATP 酶ATP → ADP+Pi+能量
反应场所 细胞溶胶、线粒体、叶绿体 生物体的需能部位
酶 ATP合成酶 ATP分解酶
能量来源 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的化学能和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 储存在ATP远离A的~中的化学能
能量去路 存储于形成的高能磷酸键中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二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要求掌握扩散、渗透、主动转运、被动转运、胞吞和胞吐概念,特点,过程等,并注意区分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1扩散和渗透
扩散: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使分子分布均匀,直至平衡。
渗透:水分子透过膜的扩散,方向:水分字数相对较多一侧到水分子数相对较少一侧。
2.2区分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
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
简单扩散 易化扩散
方向 顺浓度梯度高浓度到低浓度 顺浓度梯度高浓度到低浓度 一般为逆浓度梯度低浓度到高浓度
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举例 水的渗透及 O2、CO2、甘油等脂溶性物质的跨膜扩撒 血浆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K+进入红细胞Na+出红细胞
判断技巧:1是否消耗能量:耗能运输则为主动转运,即使是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输。2.是否顺浓度梯度:只要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处运输就是主动转运。3.是否需要载体:不需要载体则为简单扩散,若需要载体则通过浓度、能量进一步判断。
2.3补充
⑴关于葡萄糖的运输方式: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的方式是易化扩散,而进入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主要是主动转运。
三 酶
知道酶的发现史,酶的概念,说明酶的作用、本质和特点,分析酶的催化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注意实验部分。
3.1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同PH、温度等密切相关。
3.2影响因素
注意几个概念最适温度、最适PH,了解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本质不同:高温使酶的活性不可逆的丧失,而温度很低但在酶活性完全丧失之前,酶活性很低但是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可恢复。尤其注意实验部分,懂得分析和设计实验。
四 细胞呼吸
知道细胞呼吸概念,概述需氧呼吸及厌氧呼吸的概念、反应式、过程和能量的变化,比较两者异同点,了解细胞呼吸的意义。
4.1 概念
细胞呼吸:细胞内进行的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者小分子有机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根据有无氧气参与可分为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
需氧呼吸: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H2O,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厌氧呼吸:细胞在无O2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如乳酸或者酒精和CO2,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2需氧呼吸
总反应式:
4.3厌氧呼吸
厌氧呼吸总反应式:
乳酸发酵:
如高等动物、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
乙醇发酵:
如大多数植物、酵母菌
4.4比较
4.5判断技巧
五 光合作用
辨别自养、异养两类生物,说明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阶段、场所、产物和能量变化,说出色素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比较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异同。
光合作用总反应式:
5.1色素与叶绿体
叶绿素提取实验中一些试剂与物品的用处
二氧化硅——研磨充分,碳酸钙——保护素色不被破坏,乙醇——溶解色素
叶绿体结构:外膜、内膜、基粒(类囊体堆叠而成,酶,色素)、基质(含少量DNA和有关酶)
5.2 光反应和暗反应
正常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当突然出现以下条件时(其他条件不变),分析下列表格中各物质的变化
条件 [H] ATP ADP C5 C3
光强↓ ↓ ↓ ↑ ↓ ↑
CO2 ↓ ↑ ↑ ↓ ↑ ↓
气孔光闭 ↑ ↑ ↓ ↑ ↓
水↓ ↓ ↓ ↑ ↓ ↑
5.3影响光合效率的环境因素
光合速率或称光合强度,是指一定量的植物(如一定的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进行多少光合作用(如释放多少氧气、消耗多少二氧化碳)。注意区分表观光和速率和真正的光喝速率。
影响因素有:光强度、温度、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1)光照强度: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提高而加快。当光照强度高到一定数值后,光照强度再提高而光合速率不再加快,这种现象叫光饱和现象。开始达到光饱和现象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随着光照强度减弱,光合速率减慢,当减弱到一定的光照强度时,光和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此时的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阴生植物的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一般都低于阳生植物。
2)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含量很低时,绿色植物不能制造有机物,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提高(0.035%——1%),光合作用增强;当二氧化碳含量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二氧化碳含量的提高而增强
3)温度:与酶类似,也有最适温度。
4)综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4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比较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原料 CO2、H2O O2、葡萄糖等有机物
产物 O2、葡萄糖等有机物 CO2、H2O等
能量转换 贮藏能量的过程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释放能量的过程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
发生部位 有叶绿体的细胞,叶绿体 活细胞,线粒体、细胞溶胶
发生条件 光照下才可发生 光下、暗处都可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