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课堂练习
第一节 细胞与能量
一、选择题
1.细胞呼吸是放能反应,光合作用是吸能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其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含能较少
B.光合作用产物(糖)含能较多
C.细胞呼吸其反应物(糖)含能较少
D.细胞呼吸其产物(二氧化碳和水)含能较少
2.细胞中放能反应与吸能反应能量的纽带是
A.葡萄糖 B.二氧化碳 C.水 D.腺苷三磷酸
3.ATP中的A、T、P依次代表
A.胸腺嘧啶、腺嘌呤、磷酸基团 B.胸腺嘧啶、三个、磷酸基团
C.腺苷、三个、磷酸基团 D.腺苷、三个、腺嘌呤
4.生物体内既能贮存能量,又能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糖原?????????????? C.三磷酸腺苷? ?????? D.脂肪
5.一分子ADP中,含有腺苷、磷酸基和高能磷酸键的数目依次是?
A.1、2、2 B.1、2、1 C.2、1、2 D.2、1、1
6.在ATP中,大量的化学能储存在
A.腺苷和磷酸基之间 B.磷酸基内部 C.磷酸基之间 D.腺苷内部
7.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
A.呼吸作用、渗透作用??????? B.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主动运输???????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8.ATP分子在细胞内能够释放能量、储存能量,从结构上看,其原因是
①腺苷很容易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 ②第二个磷酸基很容易从ATP上脱离和结合 ③第三个磷酸基很容易从ATP上脱离,使ATP转化ADP ④ADP可以迅速地与磷酸结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二个高能磷酸键,使ADP转变成ATP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9.下面有关ATP和ADP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连续脱下3个Pi,释放大量能量
B.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加上一个Pi,储存能量
C.ATP和ADP的相互转化都需要酶的参与
D.ATP转化为ADP不需要酶的参与
10.对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主要在线粒体中产生 B.它是一种蛋白质
C.细胞内的ATP和ADP相互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 D.ATP是生物体内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11.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及其生成的速度
A.很多、很快 B.很少、很慢 C.很多、很慢 D.很少、很快
12.ADP转变为ATP需要
A.Pi、酶、腺苷和能量 B.Pi、能量 C.酶、腺苷和能量 D.Pi、酶和能量
13.ATP之所以能作为能量的直接来源,是因为
A.ATP在细胞内含量较多 B.ATP中高能磷酸键储存能量多且很不稳定
C.ATP中高能磷酸键很稳定 D.ATP是细胞中唯一的可以释放能的化合物
14.下列有关能量的表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生物体的最终能量来源、主要能源物质、储备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分别是光能、糖类、蛋白质、ATP
B.只有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光能
C.动物和人体内,形成ATP的途径只有有氧呼吸
D.每克脂肪储能多于每克糖类的主要原因是脂肪分子中含C、H比例高
15.海洋中的电鳗有放电现象,其电能由
A.电能转变而来 B.ATP转化成ADP时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
C.热能转变而来 D.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机械能转变而来
16.在绿色植物生命活动中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中含有C、H、O、N、P元素
B.活细胞中ATP和ADP之间的转化时刻发生
C.ATP是生物体进行所有生命活动的能源
D.动物形成ATP的途径主要是细胞呼吸
17.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TP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②ATP的能量主要储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团之间的化学键中
③ATP的水解实际上是只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
④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转化速率很快
⑤ATP只能在线粒体中生成 ⑥ATP是可流通的“能量通货”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③⑤⑥ D.③④⑤
18.下列生理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的是
A.核糖体上合成血红蛋白 B.在肺泡表面进行气体交换
C.小肠吸收氨基酸 D.神经冲动在中枢传导
二、填空题
19.ATP是生物体内的高能化合物。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ATP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作用释放的能量来合成。植物体内ADP转化成ATP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_______作用。ATP中________________水解,释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20.核糖是一种五碳糖,它的衍生物腺苷也可与磷酸成酯如三磷酸腺苷,后者的分子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磷酸腺苷释放能量的表示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人体骨骼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仅够激烈运动时3秒以内的能量供应。某运动员参加短跑比赛过程中,肌细胞中ATP的相对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
(1)a→b的变化过程,说明ATP被水解,可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释放的能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过程中,ATP含量增加,说明 加强,释放出更多的能量,供ADP形成ATP使用,以补充细胞中ATP含量的不足。
(3)从整个曲线看,肌肉细胞中ATP含量不会降为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一)
一、选择题
1.要使红细胞破裂,以便观察寄生在红细胞内的微生物,应把红细胞放置在
A.30%的蔗糖溶液中 B.9%的盐水中 C.0.9%的盐水中 D.蒸馏水中
2.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①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②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 ③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
④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 ⑤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⑥干大豆种子泡在清水中逐渐胀大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3.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液泡 D.核糖体
4.观察在0.3 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
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
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
5.大多数植物在盐碱地中因萎蔫而不能生存,但有少数植物能在盐碱地环境中生存,这是因为这些植物
A.根细胞吸胀作用大 B.根细胞呼吸旺盛 C.根细胞细胞液浓度大 D.蒸腾作用强
6.一株植物其根部由内到外相邻的三个细胞A、B、C,在正常生活状态时各细胞的吸水能力强弱以及在缺水萎蔫状态时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的关系分别是
A.A>B>C和A>B>C B.AB>C和AB>C
7.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图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1、图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
A.h1>h2 Ma>Mb
B.h1>h2 Ma<Mb
C.h1<h2 Ma<Mb
D.h1<h2 Ma>Mb
8.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9.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右图。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后减
10.利用高浓度食盐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
A.由于食盐中氯有杀菌作用
B.由于高浓度食盐溶液的水分不足,以致细胞不能生存
C.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脱水而死亡
D.由于食盐是中性,不适于细菌生长
二、简答题
11.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平衡的状态。甲图中:[1]为清水,[2]为30%的蔗糖溶液)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2个条件:① ( 指明甲图中相应部位)
②
(2)比较甲图中[1]和[2]处溶液浓度的大小
(3)丙图中[4]的名称为 。甲图中的[3]相当于丙图中的 ,
(4)若把根毛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它将出现 ,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
(5)若把根毛细胞放在9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 。
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一样吗?
为什么?
(6)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 。
12.请根据下述条件设计一实验,鉴别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写出实验步骤并分析结果。
一瓶10%的蔗糖溶液、一瓶30%的蔗糖溶液、250ml烧杯1只、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子1只、刻度玻璃管理1支、细线1根、支架1个。
(1)实验步骤:
(2)结果分析:
第二节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二)
一、选择题
1.甘油、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
A.渗透作用 B.自由扩散 C.主动转运 D.易化扩散
2. 在肾小管的细胞内可以见到大量的线粒体,这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与下列哪项运输方式有关
A.自由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渗透作用
3. 自由扩散与主动转运的区别包括:①运输方向? ②载体? ③能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4.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出入细胞
5.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
C.线粒体活动的强度 D.液泡中物质的浓度
6. 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的是(? )。
A.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B.红细胞吸收钾离子,排出钠离子
C.小肠对钙的吸收 D.腺细胞分泌的酶排出细胞
7.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和易化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它条件不变,则
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
8. 人体肾小管细胞对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取决于
A.肾小管细胞中线粒体的活动 B.肾小管细胞膜上的载体
C.肾小管细胞中线粒体的活动及细胞膜上的载体 D.肾小管内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大小
9. 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如胃蛋白酶原)的出胞方式是
A.外排作用 B.自由扩散 C.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10. 大肠杆菌在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养液的3000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箭毒素的药物(不影响线粒体的功能),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立即下降,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A.使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变为全透性 B.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
C.影响ATP的生成 D.改变遗传特性
11.关于右面的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
12.维生素D进入细胞不需载体,也不需消耗能量,主要原因是
A.维生素D本身就是载体 B.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维生素D是小分子
13.下列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的叙述合理的是
A.洋葱表皮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会破裂
B.蔗糖浸渍冬瓜导致细胞脱水死亡,蔗糖分子再进入细胞
C.分泌蛋白主要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排到细胞外的
D.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失去了大量的水导致细胞质和细胞壁的分离
14. 1988年,阿格雷成功地分离了存在于细胞膜上一种膜蛋白,该膜蛋白具有水通道的功能。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的另一种通道,细胞通过电位变化发出信号,控制离子通道的瞬间开放。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复合物构成,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离子通道运输离子具有选择性 B.水通道运输水分时需要消耗能量
C.水通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D.离子通道的开启是由细胞电位的变化决定的
15.右图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内吞”和“外排”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和b均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
B.a过程存在细胞识别并需要内部供能
C.b过程存在膜成分的更新
D.b是细胞排泄废物的基本方式
二、简答题
16.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3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
(1)物质利用载体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 ] 和[ ] 。
(2)物质出入细胞需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图[ ] 。
(3)物质从细胞膜低浓度一侧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是图[ ] 。
(4)物质从细胞膜高浓度一侧运到低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是图[ ]和[ ]。
(5)甲、乙两种运输方式合称为 。
17.某实验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实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组装渗透装置两套如右图,分别编号为1、2。
②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同一浓度蔗糖溶液,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③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1组用水浴锅加热至37℃,2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
④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是通过测定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即 作用速率来进行探究的。
(2)此实验的自变量是 ;为了直观地表示相对速率,用_____ 作为因变量。
(3)该实验可能的结果与结论是:
①
②
③
(4)如果上述实验结果证明了“低温能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那么对于生物活细胞来讲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①
②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第一节 细胞与能量
1-5、CDCCB 6-10、CDCCA 11-15、DDBDB 16-18、CBB
19.呼吸 光合????? 呼吸 高能磷酸键
20.A—P~P~P
21、(1) 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
(2)细胞呼吸
(3)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同时进行的(或ATP的形成和分解是同步进行的)
第二节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一)
1-5、DCCBC 6-10、CDBBC
11.(1)具有[3]半透膜;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2)[2]的溶液浓度大于[1]的浓度
(3)原生质层;[4]; (4)质壁分离现象,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5)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不一样,不能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由于蔗糖溶液浓度过高,根毛细胞失水过多,会导致根毛细胞死亡,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不能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6)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造成根毛细胞失水,出现萎蔫现象
12.实验步骤:
(1)将一瓶中的溶液倒入烧杯中。
(2)将另一瓶中的溶液倒入透析袋,刻度玻璃管插入袋内溶液中,用线将袋口和玻璃管扎紧。
(3)将插有刻度玻璃管的透析袋放入有溶液的烧杯中,垂直固定于支架上,记录玻璃管液面刻度。
(4)一段时间后,观察玻璃管液面刻度,确定液面是升还是降。
结果分析:
如液面升高,则透析袋中的溶液是30%蔗糖溶液,烧杯中的溶液为10%的蔗糖溶液;反之,可推测透析袋中是10%蔗糖溶液,烧杯中的溶液为30%蔗糖溶液。
第二节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二)
1-5、BCDCA 6-10、DDCAB 11-15、BBBBD
16、(1) ① 易化扩散 ③ 主动转运(2) ③ 主动转运 (3) ③ 主动转运 (4) ① ②
(5)被动运输
17.(1)渗透
(2)渗透系统所处的不同温度环境 漏斗液面高度的变化
(3)①若1组漏斗液面高度比2组高,则说明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率减慢。
②若2组漏斗的液面高度比1组高,则说明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率加快。
③若1、2组漏斗的液面高度相同,则说明温度高低并不影响物质跨膜运输
(4)①低温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其功能。
②低温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