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课堂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课堂练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11-26 12: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课堂练习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四组人体细胞中能通过细胞分裂使组织得以修复和更新的一组是
A.成骨细胞和白细胞 B.口腔上皮细胞和角质层细胞 C.肝细胞和生发层细胞 D.神经细胞和红细胞
2.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若从细胞周期的时间考虑,应选择下表中哪种植物怍为实验材料?
植 物
细胞周期时间/h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合计
A、物种A
10.6
0.4
11
B、物种B
18
0.5
18.5
C、物种C
16.5
2
18.5
D、物种D
10.4
2.3
12.7
4.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载玻片上每单位面积平均有50个酵母菌细胞。把此载玻片放入液体中培养4小时后再稀释10倍.然后放到相同的显微镜下观察,则发现每单位面积平均有80个细胞。由此可推断出细胞分裂的平均时间是
A.不能确定 B.1小时 C.2小时 D.4小时
5.细胞周期中,不属于G2期发生的生理活动是
A.复制DNA B.合成微管蛋白等特定蛋白质
C.合成RNA D.完成细胞分裂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准备
6. 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的复杂变化关系最密切的一组细胞器是
A.叶绿体和细胞核 B.线粒体和核糖体 C.线粒体和叶绿体 D.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7. 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三个阶段,a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单体数,c是DNA分子数,a、b、c
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8.人的一个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内,全部的DNA数目确切地说应
A.大于46 B.等于92 C.等于46 D.大于92
9.下列有关细胞分裂时期的四个叙述中,其中有一个叙述与另外三个叙述不在同一时期,这个叙述是
A.染色体数目加倍 B.染色体的着丝点数目加倍
C.DNA分子的数目加倍 D.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
10.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导致细胞质分裂的结构变化是
A.染色体解螺旋 B.纺缍体消失和细胞板形成 C.核仁结构重现 D.新的核膜出现
11.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复制 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
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12. 右图为细胞周期中部分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
A.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
B.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
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
13.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右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14.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可表示为右图所示的关系,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A.中心粒移向两极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板形成 D.DNA分子正进行复制
15.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时期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丁期的子细胞有4条染色体    B.乙期与丙期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相等
C.甲期的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   D.丙期是辨认染色体形态数目最佳时期
二、简答题
16.下图甲表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乙表示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AB段形成的原因 ,该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的 期。图甲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
(2)乙图1细胞处于图甲中    段,乙图   细胞处于甲图中的DE段。

(3)乙图1细胞中的染色体与染色单体之比为 。乙图2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之比为 。
17.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看图选择有关的代号填入下列各题括号内:
(1)着丝点纵裂,两条染色单体分开的时期是_____
(2)染色体数量增加一倍的最初时期是___
(3)染色体出现的最初时期是_____
(4)DNA含量增加一倍的最初时期是___
(5)细胞的中央出现细胞板的时期是____
(6)染色体逐渐转变成染色质的时期是____
(7)观察和计数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二)
一、单选题
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不同,导致了它们有丝分裂的某些方面不同,这是因为植物细胞
A.有叶绿体和细胞壁 B.有细胞壁和液泡 C.有细胞壁无中心体 D.有叶绿体和液泡
2.一般来说参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这一生理过程的细胞器有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高尔基体 ④中心体 ⑤内质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3.观察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见右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高等动物有丝分裂后期图
B.该图表示高等植物减数分裂后期图
C.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染色体数为8条
D.该图中染色体数、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DNA数之比为1:l:0:l
4.下图是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1)a-b段上升是由于DNA复制
(2)核膜开始解体,核仁逐渐消失,纺锤体形成是在b-c段的前期
(3)c-d段下降是由于着丝点分裂,两个染色单体分开
(4)研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好在f-g段的中期
(5)从图中可见,母、子细胞核中DNA分子数最终是稳定的
A.只有(1) B.(1)(2)(3) C.(3)(4)(5)D.(1)(2)(4)(5)
5.下图中,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数目的变化情况。能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 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的曲线分别是
6.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理想材料是
A. 活的肝细胞   B. 口腔上皮细胞    C. 发育着的受精卵     D. 卵细胞
7.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图像,全部清晰可见的结构是
A. 染色体、纺锤体、细胞壁 B. 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
C. 纺锤体、细胞膜、细胞核 D. 纺锤体、细胞壁、核二
8. 下图中表示根尖分生区中期细胞分裂相的是                
9. 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O~A段表示间期,染色体复制,DNA体含量加倍
B.动物细胞中,只有在B~D段含有两组中心体
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
D.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10. 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
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
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
二、简答题
11.下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据图回答:
(1)A过程叫_____,作用是__________ 。
(2)C过程叫______,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
(3)D过程中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以促使细胞_______ 。
(4)E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_____ 区,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
(5)观察时,在一个视野里往往找不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细胞,此时可以慢慢地移动    ,从邻近的    区细胞中寻找。该区细胞的特点是    。
12.下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染色体和DNA相对数目(假设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的变化曲线。分析曲线并回答问题:
(1)、实线ABCDEF表示 的数量变化。
(2)、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的曲段:实线是 段,虚线是 段。
(3)、染色单体形成的曲段是 ,开始观察到染色单体的曲段是 ,染色单体消失的曲段是 。
(4)、若要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最好在哪一个曲段 ,若要用紫外线诱导基因突变,应在哪一个曲段处理材料较好 ,
(5)、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与高等植物不同的变化分别发生在什么曲段:
在这两个曲段中动物细胞发生了什么变化?
(6)、纺缍体的形成和消失分别发生在什么曲段: 、 。纺缍体出现有什么重要作用? 。核仁的重建在什么曲段? 。
13.回答下面有关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1)培养中的细胞其数目的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关系如图1。据图读出该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所需要的时间(T)是 小时。
(2)从图1的A点取出6000个细胞,测定每个细胞的DNA含量,结果如图2。图2的B、C、D中,表示处于S期的是 ,表示处于G2和M期的是 ,表示处于G1期的是 。
(3)若取样的6000个细胞中,处于M期细胞的数目是300个,则处于S期和G2期的细胞数分别是 和 个。
(4)细胞周期中,完成各期所需时间的计算公式是(N是取样的总细胞数,n是各期的细胞数),则该细胞完成分裂期和间期的时间分别是 和 小时。
第二节 细胞的分化
一、单选题
1.下图是培养人体内两种细胞时,细胞在培养瓶壁的生长和分布情况。下面对这两种状态的细胞作出的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A.A是正常细胞,B是已经分化的细胞
B.A是正常分化的细胞,B是癌细胞
C.A是正常细胞,B是癌细胞
D.A是癌细胞,B是正常细胞
2.对于白血病患者,目前较为成功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骨髓移值。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正常人的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来产生正常的白细胞,从而使病人的生理机能恢复正常,则在造血干细胞形成白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了哪两个过程
A.先细胞分裂,后细胞分化 B.先细胞分化,后细胞分裂
C.先细胞融合,后细胞分裂 D.先细胞融合,后细胞分化
3.一般情况下,下列细胞中分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
①卵细胞 ②受精卵 ③胚胎干细胞 ④造血干细胞 ⑤神经细胞
A.⑤①②③④ B.⑤③①②④ C.⑤①④②③ D.⑤①④③②
4.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不使细胞数目增加
B.分化的细胞所呈现出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源于细胞内化学物质的改变
C.细胞分化的前途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就已决定,不能逆转
D.动物不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潜能的体细胞
5.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①用悬浮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也培养成了可育的植物 ②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后代
③用烟草组织培养的单个组织培养出了可育的完整植株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6.分析以下事实:①胡萝卜韧皮部细胞通过细胞培养能发育成完整植株;②绵羊乳腺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能发育成有生殖能力的绵羊。基于以上事实,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                                 
A.高度分化的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B.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C.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仍存在于细胞核中 D.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具有启动表达的潜能
7. 干细胞是生物体生命进程中出现的一类未分化细胞,一旦需要,它可以按照发育途径通过分裂而产生、分化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动物胚胎干细胞中的基因与分化形成的组织细胞中基因不同
B.个体发育过程中最原始的干细胞是受精卵
C.运用胚胎干细胞可以培养动物器官或组织,从而开创人类疾病治疗的新方法
D.干细胞中含有本物种个体发育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
8. 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
A.细胞表面结构的改变 B.细胞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C.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D.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
9. 癌细胞属于恶性分化的细胞,表现为
A.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 B.游离核糖体数量减少 C.细胞代谢速率下降 D.细胞含水量急剧下降
10.高等动物随着胚胎发育,仅有少数细胞依然具有分化成其他细胞类型和构建组织器官的能力,这类细胞称为干细胞,如造血干细胞。下图中最能完整显示正常机体内干细胞基本特征的是
11.某种花卉感染了植物病毒,叶子出现疱粒,若欲培养出无病毒的后代,应采取的方法和依据的原理分别是
 A.用带病毒植株的种子培育后代;有性生殖
 B.用带病毒植株中无明显症状的枝条扦插;无性生殖
 C.用带病毒植株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细胞全能性
 D.用带病毒植株的根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细胞全能性
1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 B.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C.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 D.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逐渐减少
13. 动物和人体内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对下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a过程表示干细胞能自我更新 B.b、c过程表示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
C.a、b、c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
D.b过程形成的细胞直接组成器官,可供器官移植使用
14.在下列自然现象或科学研究成果中,能为“动物细胞全能性”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A.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B.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峰 C.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 D.小鼠腺细胞的自我复制
15. 鼻咽癌是种族差异非常明显的恶性肿瘤,我国南方几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及防治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用咸鱼过多有可能是诱发鼻咽癌的重要因素
B.致癌相关基因在家族中的稳定遗传可能是鼻咽癌高危家族存在的原因
C.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加,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
D.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间期
二、简答题
16.研究人员从人体的DNA中筛选克隆出内皮抑素基因,将此基因转移到双歧杆菌中,使其能够正常表达。用这样得到的双歧杆菌制成口服制剂,此制剂可以用于抑制癌症。在这种药物用于临床治疗之前,应该先进行动物实验,以确定制剂对机体内重要脏器的安全性。写出简要的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材料:转基因双歧杆菌口服制剂;健康鼠4只,性别、体重如下表所示:
代号




性别




体重
78 g
76 g
99 g
101 g
①实验设计:
第一步:将实验鼠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其中 为实验组, 为对照组。(填写代号)
第二步:每日为两组小鼠提供等量的食物、水,另外,实验组: 。
对照组
第三步:饲养相同时间后,分别解剖观察实验组、对照组的鼠,检查重要脏器发生病变情况。
②预期可能的结果及结论: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一)
1-5、CDDBA 6-10、BBDCB 11-15、CBDAD
16.(1)DNA复制 间 着丝点一分为二 (2)BC 2 (3)1:2 1:1
17.(1)、5 (2)、5 (3)、4 (4)、1 (5)、2 (6)2、 (7)3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二)
1-5、CADDB 6-10、CAAAC
11.(1)解离  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染色  使染色体(染色质)着色  (3)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4)分生  (5)载玻片  分生  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12. (1)、DNA (2)、DE cd (3)、AB BC DE (4)、CD AB
(5)、BC EF 中心体移到两极,从细胞的中央向内凹陷最后一个细胞缢裂为二个子细胞
(6)、BC EF 牵引染色体运动 EF
13.(1)20 (2)C D B (3)1500 1200 (4)1 19
第二节 细胞的分化
1-5、CADDB 6-10、AADAD 11-15、CDDBC
16.①甲与丁(乙与丙) 乙与丙(甲与丁) 实验组定时服用双歧杆菌制剂 对照组同时服用等量的水
②两组小鼠的重要脏器健康状况一致,则该口服制剂对重要脏器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实验组小鼠的重要脏器健康状况远远差于对照组,则该口服制剂对重要脏器有一定的毒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