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3 4.1 种群的特征(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必修3 4.1 种群的特征(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1-11 08:5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第1节 种群的特征第4章 种群和群落一、种群的概念例如: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鲤鱼,它是由鱼苗、小鱼和大 鱼组成;B D种群的特征 种群并不是许多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单元,种群具有单独生物个体没有的特征。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的空间特征(1)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直接反映种群大小
(2)表示方法: ①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
②大范围及陆生生物——单位面积种群密度1二、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①不同物种,种群密度( )
②同一物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种群密度( )
时间的不同种群密度会( ) 种群密度较高种群密度很低(3)差异区分:如何去计算某一区域大熊猫和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分布范围大,个体较小的种群:估算(取样调查)取样调查方法:不运动或活动范围小的生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逐个计数
样方法:在被调查的种群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
求得每个样方的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样方的大小?样方的多少?取样的方法?样方内个体数的计算? 草本植物样方大小:一般1平方米的正方形 灌木植物样方大小:一般16平方米的正方形 乔木样方大小:一般100平方米的正方形(1)、样方大小等距取样法调查总体为长条形时(2)常用的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 (3)样方内数值的计算: 计上不计下,记左不计右——蒲公英——其他植物注意:方框内+相邻两边(左、上)及其夹角上的使用范围:
常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种群密度的抽样调查(如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如何调查一片草原上绵羊的种群密度? 标志重捕法:在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处,一段时间后再重捕,根据重捕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使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使用方法:
一段时期,标志 个体与非标志个体混合 标志重捕法种群数量∶首捕标志数=重捕数∶重捕标志数 1、在对某地麻雀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 了50只麻雀,将这些麻雀腿上套上标志环并放掉。数 日后,又捕获麻雀40只,其中有标志环的为10只。请 计算,该地约有麻雀
A.200只 B.300 C.350 D.400条件:
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被捕的机会相等;
两次捕捉间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无迁移、出生死亡)
标志不会影响生物个体的生存能力等。1、标志物易脱落,计算的种群密度和实际比较偏大?偏小?相同?

2、研究者重捕中无意识捕捉了较多的带标志的动物?
3、标志物过于醒目或者影响动物的活动,容易被天敌发现?
4、使用诱捕法捕捉动物导致动物变得狡猾,不容易被捕捉

偏大偏小偏大偏大思考讨论:取样调查方法:不运动或活动范围小的生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样方法标志重捕法4、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 度的根本原因。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的直接表现。种群的内部和外界因素影响都以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出生率和死亡率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表达方式:通常以a%表示3.举例说明:例如2016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生
1295个孩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295%2016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单位:‰)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针对不同生物,控制种群数量的措施:
1、控制人口数量实行计划生育:
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能生两个孩子;
2、保护动物,建立保护区;
3、控制害虫的数量等。概念:对于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直接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迁入率和迁出率冬季某城市的乌鸦种群城市人口变化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1.概念:各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比例。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幼年(尚无生殖能力)
成年(有生殖能力)
老年(丧失生殖能力)⑴增长型: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特点:是幼年个体大量成长为成年产生后代,老年个体死亡的少,出生的比死亡的多老年成年幼年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老年成年幼年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 ⑵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老年成年幼年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体数
??????????????????????????????????????????????⑶衰退型:特点是老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偏少。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越来越小。
??????????????????????????????????????????????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①雌雄相当型:
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
 ②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家禽、象海豹等群体动物。③雌少雄多型: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白蚁、蜜蜂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3.性别比例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4.性别比例的意义: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动。蜂群中几百只雄蜂,只有一个蜂王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性外界环境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决定密度大小种群密度预测变化方向影响数量变动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 迁入率和迁出率等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