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种群的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情感目标】能用种群特征描述身边种群,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的保护
种群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
概念的要点:
①一定自然区域内
②同种生物
③全部个体
温故知新
(多选)下列叙述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B.一片草地上全部的东亚飞蝗
C.世界上的全部的鸟
D.一个池塘中全部的蟾蜍
思考题
B D
姚明
观察图片,同学们能够得到什么信息?
如何调查1平方米范围内的蒲公英种群密度?
如何调查70平方米范围内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呢?
合作探究一 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一 观看: 用样方法调查龙城中学南墙外70平方米范围内荠菜的种群密度视频
二利用手中材料模拟演示蒲公英样种群密度的调查 方法
1 要求: 一三五组用五点取样法
二四六组用等距取样法
2 计算种群密度 N1+N2+N3+N4+N5
5
3完成学案上“合作探究一”的内容
归纳总结
①多用于双子叶植物
②某些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蚯蚓等种群。
一般以1㎡正方形为宜,具体大小按照调查范围确定
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1)适应范围:
(2)样方大小:
(3)取样的关键:
(4)取样的方法:
(5)调查步骤:
(6)记数方法:
——蒲公英
——其他植物
计数:样方内和相邻两边(左、上)及其夹角上的个体
9棵
跟踪训练
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不宜采用的做法是( )
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
B.随机选取大小相等的若干块方形地块为样方
C.计算各样方内的平均值
D.样方内各年龄段的植物均需统计
A
如果调查藏羚羊种群还能用样方法吗?
合作探究二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各小组利用黑白棋子模拟标志重捕法的操作过程,完成学案“合作探究二”
要求:
(1)从塑料盒中抓取30粒棋子作为第一次捕捉数
换成不同颜色的棋子后放回盒内并混合均匀。
(2)从盒内随机抓取20粒作为重捕数,统计期中的标记个体计入表格,重复三次,求出种群密度
计算公式:第一次捕捉数×第二次捕捉数 第二次捕捉中的标记数
2 标志重捕法注意事项
a不能影响动物正常生命活动
b不能过分醒目
c要能维持一段时间
d 研究期间没有较多个体出生或死亡,迁入或迁出。
e标记个体均匀分布
归纳总结 1 调查步骤
跟踪练习
在对某兔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6只,第二次捕获25只,期中有标记兔12只,则该种群数量为____只
A 46 B 25 C 12 D 96
D
总结: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大小
思考:我国采取什么措施控制人口持续增长?
出生率和死亡率
实行计划生育降低出生率,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思考:为什么我国东南沿海人口密集?
闯关东
候鸟南飞
迁入率和迁出率
总结: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种群密度大小
增长型:幼年个体多于老年个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稳定型: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种群密度保持相对稳定。
衰退型:老年个体多于幼年个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密度越来越小。
归纳总结: 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年龄组成
不一定,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传染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思考: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够保持稳定吗?
性别比例
(1)雌雄相当型:
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2)雌多雄少型:
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
(3)雌少雄多型:
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
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总结:性别比例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思考:性别比例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人类、社会性动物
农田等人工种群
草地中的蒲公英
种群的空间特征
种群密度
出生率、死亡率
迁出率、迁入率
决定 密度大小
种群数量
直接影响
年龄组成
预测变化趋势
性别比例
影响 密度大小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