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在我们的学习中,采用对比联想的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请你回想一下,菜
豆种子中与鸟卵的卵黄功能相似的结构是( )
A.胚 B.子叶 C.胚根 D.种皮
2.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探究“根的哪一部位生长最快”实验时的红小豆根尖描线,第二天观
察到的 m应该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3.水稻生长的后期,为防止灌溉后倒伏应多施( )
A.含氮的无机盐 B.含磷的无机盐
C.含钾的无机盐 D.含铁的无机盐
4.红花刺槐因其花色鲜艳、观赏价值高而成为我市城乡绿化新树种,其繁殖方法一般采用
白花刺槐做砧木嫁接而成.下列有关嫁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无性生殖
B.嫁接时要使用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C.只保持砧木的优良性状
D.能够加快繁殖速度
5.荔枝的果肉香甜多汁。如图中,发育成荔枝“果肉”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发出鸣叫的蛙的性别及鸣叫的意义是( )
A.雄蛙、求偶 B.雌蛙、求偶 C.雄蛙、报警 D.雌蛙、报警
7.种下“绿叶子”,换来“金票子,是对种桑养蚕的形象描述,同时也给蚕农带来可观的经
济收入.下列关于家蚕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经过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B.“春蚕到死丝方尽”是指发育的成虫时期
C.“作茧自缚”是指幼虫不食不动
D.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8.2015年天津港爆炸,使遇难人数达 165人.为确保亲属能准确无误的认领遗体,需根据
以下哪项进行确定( )
A.遇难者身上的服饰
B.遇难者的体貌特征
C.遇难者与家属的 DNA比对结果
D.遇难者随身携带的物品
9.下列各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 B.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C.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D.豚鼠的长毛和卷毛
10.人口专家预测,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我国男女比例失衡问题会更加严峻.下列有
关性别决定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 )
A.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B.人的性别是在胎儿发育后期才决定的
C.自然状况下,第二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D.人的性别取决于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11.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在
世界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先河,该事例成功支持了生命起源的 ( )
A.无机物→有机小分子阶段
B.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阶段
C.有机大分子→独立体系阶段
D.独立体系→原始生命阶段
12.如图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进化树我们可以推测( )
A.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 e
B.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 e
C.较 a和 e而言,a、b间的亲缘关系更近
D.a一定比 c高等
13.水葫芦当初是作为净化水质的植物引进的,但这些植物却在江河湖泊中疯长蔓延,甚至
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不能适应环境
C.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会影响环境
1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凤凰公园里的所有花卉 B.平原水库
C.黄河 D.水泊梁山
15.在“牧草一野兔一狐狸一狼”这条食物链中含能量最多的环节是 ( )
A.狼 B.牧草 C.狐狸 D.野兔
16.微山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湖内有鱼类 78种,鸟类 205种,湖中还有维管束植
物 239种,这些数字主要体现了( )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C.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7.果农常把葡萄酿成葡萄酒,在酿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醋酸菌 D.青霉菌
18.下列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 )
A.培养无病毒植株 组织培养
B.制作酸奶 发酵技术
C.培育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 基因工程
D.“试管婴儿”的诞生 克隆技术
19.下列关于克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克隆是一种无性生殖过程
B.克隆技术可以应用于克隆生物体
C.克隆技术不能克隆生物的组织器官
D.克隆技术属于细胞工程
20.美国马里兰州有个小女孩,她体内的某个基因与常人不同,导致其免疫力严重下降,只
能生活在无菌的隔离帐内.1990年,当女孩四岁时,医生用一种特殊的方法使她的病情
大为缓解,医生釆用的方法是( )
A.基因疗法 B.开刀治疗 C.移植疗法 D.放射疗法
二、非选择题:(每空 3 分,共 60 分)
21.(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果实在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选择了两朵雌花,坚持
每天定时测量果实的体积,并绘制了果实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在曲线 a中,幼果体积增大是花的 迅速发育的结果。
(2)当黄瓜体积达到 A 点时,将它剖开发现有很多粒种子,这是因为每个子房里生
有 。
(3)曲线 b形成的原因是 。
(4)在大棚里种植黄瓜时,为避免出现曲线 B现象,可以采取的措施 。
22.(15分)某小组利用豌豆做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验证实验,并尝试画出了下
列亲本组合图示和数据统计表格。请结合所学,分析图表回答问题:
亲本组合 后代表现
圆粒 皱粒
1和 2杂交 全部为圆粒
3和 5杂交 3268 3196
4和 6杂交 5474 1850
(1)该小组在实验中验证的“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被称
为 。
(2)通过分析图表可知, 属于显性性状。
(3)亲本 4和 6杂交,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皱粒,这种亲子代之间的差异
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之为 。
(4)已知豌豆体细胞中有 7对染色体,在亲本 1和 2杂交时,亲本 1所形成的生殖细胞
中染色体数是 。
(5)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 H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 h表示,则图示中的个体 3
及 9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
23.(18分)图一是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类生物按顺序以
甲、乙、丙、丁为代号建立的能量金字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图一只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除此之外,生态系统完整的生物部
分还用包括 。该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
(3)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
是 。
(4)若图二表示“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的四类生物按顺序建立的能量金字塔,
则甲对应的生物是 。
(5)森林生态系统与图一所处的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 。
24.(15分)小强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他发现雨水多的年份蝗虫很少,而干旱的年份蝗虫
特别多,更容易发生蝗灾。他想通过实验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你能帮助他完成吗?
实验材料和用具:大泡沫箱、土壤若干、活蝗虫成虫若干、新鲜青草、铁丝网罩。
(1)你提出的问题: ?
(2)你的假设:蝗虫喜欢在干燥的土壤中产卵和发育。
(3)设计实验方案:
①取两个相同的大泡沫箱,分别装半箱同样的干燥土壤,并分别编号为甲、乙。
②向甲盆加入清水,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定期加水,使土壤保持湿润。乙盆 ,从
而形成 。
③取大小相同的 20只活蝗虫雌虫和 20只活蝗虫雄虫,分别平均分开放入甲、乙两个泡
沫箱中,并用铁丝网罩住。
④把甲乙两个装置放在向阳温暖处,每天分别按时喂养等量的新鲜青草,观察并记录蝗
虫的生活情况。
(4)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 内出现了大量小跳蝻,而另一花盆中没有出现小
跳蝻或只出现少量小跳蝻。
(5)实验结论: 。
2019-2020 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2分)在我们的学习中,采用对比联想的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请你回想一
下,菜豆种子中与鸟卵的卵黄功能相似的结构是( )
A.胚 B.子叶 C.胚根 D.种皮
【分析】本题考查种子和鸟类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菜豆种子包括种皮(有保护作用)
和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在鸟卵的结构中,卵细胞包括卵黄、卵黄膜、胚
盘.
【解答】解:鸟的卵黄功能是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菜豆种子当满足萌发的条件时,
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
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此时将营养物质运输给胚根、胚芽和胚珠。所以菜豆种子的
结构中子叶跟鸟的卵黄功能相似。
故选:B。
【点评】有关种子和鸟类的结构及发育情况可结合图示对比记忆.
2.(2分)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探究“根的哪一部位生长最快”实验时的红小豆根尖描线,第
二天观察到的 m应该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分析】植物的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使植物生长,其中的根尖各部分使根不断吸收水
分和无机盐,并且不断生长。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
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解答】解:A、根冠﹣﹣在根的顶端。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
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B、分生区(生长点)﹣﹣被根冠包围着。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
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C、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
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
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
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因此植物的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 C、伸长区。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根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3.(2分)水稻生长的后期,为防止灌溉后倒伏应多施( )
A.含氮的无机盐 B.含磷的无机盐
C.含钾的无机盐 D.含铁的无机盐
【分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
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
【解答】解: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
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
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具有抗倒伏的作用。
故选:C。
【点评】明确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无机盐,了解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
意义,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
4.(2分)红花刺槐因其花色鲜艳、观赏价值高而成为我市城乡绿化新树种,其繁殖方法一
般采用白花刺槐做砧木嫁接而成.下列有关嫁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无性生殖
B.嫁接时要使用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C.只保持砧木的优良性状
D.能够加快繁殖速度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
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可见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
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
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
【解答】解:A、有分析知道:嫁接属于无性生殖,A正确。
B、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
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B正确。
C、嫁接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C错误。
D、嫁接能够加快繁殖速度,D正确。
故选:C。
【点评】只要掌握了嫁接的概念及优点,即可作出正确的判断.
5.(2分)荔枝的果肉香甜多汁。如图中,发育成荔枝“果肉”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如图所示:①是柱头、②是花柱、③是子房壁、④是胚珠。在果实的发育过
程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
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解答】解:植物开花后,成熟的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
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再经过受精过程,子房逐渐膨大,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
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可见,
甘甜可口的果肉是雌蕊的③子房壁发育而成的。
故选:C。
【点评】关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可结合花与果实的结构示意图对比记忆。
6.(2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发出鸣叫的蛙的性别及鸣叫的意义是( )
A.雄蛙、求偶 B.雌蛙、求偶 C.雄蛙、报警 D.雌蛙、报警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繁殖行为。解答时可以从繁殖行为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在两栖类无尾类的许多种类的雄性中,使咽壁向外膨出形成膜状的球形囊,
这个囊称为鸣囊,由很小的开口与咽头相连,鸣叫时膨胀,起共鸣器的作用。“稻花香里
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雄蛙有鸣囊,能鸣叫,这里的蛙声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属于
求偶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
7.(2分)种下“绿叶子”,换来“金票子,是对种桑养蚕的形象描述,同时也给蚕农带来
可观的经济收入.下列关于家蚕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经过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B.“春蚕到死丝方尽”是指发育的成虫时期
C.“作茧自缚”是指幼虫不食不动
D.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分析】昆虫的生殖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一生经过卵、幼虫、成虫
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
态;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 4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
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解答】解:家蚕属于昆虫,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的动物。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
蛹和成虫等 4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
于完全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属于有性生殖。
故选:D。
【点评】明确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
8.(2分)2015年天津港爆炸,使遇难人数达 165人.为确保亲属能准确无误的认领遗体,
需根据以下哪项进行确定( )
A.遇难者身上的服饰
B.遇难者的体貌特征
C.遇难者与家属的 DNA比对结果
D.遇难者随身携带的物品
【分析】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为:细胞核在细胞中,细胞核
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染色体是 DNA 的
主要载体.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 DNA片段,每个 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解答】解: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 DNA,DNA
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
是生物体建造生命大厦的蓝图,因此,为确保亲属能准确无误地认领遗体,进行确定遇
难者与家属的 DNA比对结果即可。
故选:C。
【点评】明确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遗传信息库.
9.(2分)下列各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 B.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C.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D.豚鼠的长毛和卷毛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性状.解答时可以从相对性状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A、有耳垂与无耳垂,是耳垂的有无,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
性状。故不符合题意。
B、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豌豆的茎的高矮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
状。故不符合题意;
C、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是眼皮的单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故
不符合题意;
D、豚鼠的长毛和卷毛,是豚鼠毛的长度和是否卷曲,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故符
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10.(2分)人口专家预测,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我国男女比例失衡问题会更加严峻.下
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 )
A.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B.人的性别是在胎儿发育后期才决定的
C.自然状况下,第二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D.人的性别取决于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分析】(1)男女体细胞中都有 23对染色体,有 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
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
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 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 XX.
(2)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
的胚胎,此时的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当胚胎到达子宫后着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怀孕),此后通过胎盘交换营养物质来自母体,同时将代谢废物经母体排出.
【解答】解:A、性染色体是与决定性别有关的染色体,人类的性染色体是 X和 Y染色
体,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人的体细胞内的 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
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 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 XX,A正确。
B、人的性别决定于受精卵形成时,因为: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
含有 X染色体的和含有 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 X染色体的;
在形成受精卵时,如果含 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 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
性染色体就是 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 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 Y染色
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 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这说明
人的性别决定是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B错误。
C、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 X精子与 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
以正常情况下生男生女机会均等,C正确。
D、如果含 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 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
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 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 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
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 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可见,生男生女主要
决定于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D正确。
故选:B。
【点评】人的性别决定是 XY型,XY型性别决定中,子代的性别决定于父方的精子.
11.(2分)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
素,在世界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先河,该事例成功支持了生命起源的 ( )
A.无机物→有机小分子阶段
B.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阶段
C.有机大分子→独立体系阶段
D.独立体系→原始生命阶段
【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
源假说.据此解答.
【解答】解: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
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
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
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
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
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结晶牛胰岛素是一种活性蛋白质,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成功证明
了在生物体外可以将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为有机大分子物质。可见是证明了生命起源的
第二步。
故选:B。
【点评】重点掌握化学起源学说的四个阶段,了解结晶牛胰岛素的知识,结合题意,即
可正确解答.
12.(2 分)如图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进化树我们可以
推测( )
A.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 e
B.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 e
C.较 a和 e而言,a、b间的亲缘关系更近
D.a一定比 c高等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
生到陆生的规律。
【解答】解:A、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 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 f进化
而来,但亲缘关系远近不同。错误
B、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 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 f进化而来,在地层
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 f。错误
C、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以发现 a、b及 c、d间的亲缘关系更近,而它们与 e亲缘关系较
远。正确
D、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 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 f进化而来,也就意
味着 a、b、c、d、e都比 f更复杂、更高等、陆生的可能更大,但我们却不能确定 a、b、
c、d、e之间谁高级谁低等。错误
故选:C。
【点评】读懂生物的进化树是解题的关键。
13.(2 分)水葫芦当初是作为净化水质的植物引进的,但这些植物却在江河湖泊中疯长蔓
延,甚至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不能适应环境
C.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会影响环境
【分析】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
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生物既能适应环境,还会影响环境.
【解答】解:水葫芦当初是作为净化水质的植物引进的,引入后,很快在江河湖泊中疯
长蔓延,表明水葫芦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因此大量繁殖数量增多;水葫芦
与其他水生植物相互争夺水分、阳光、无机盐、生存的空间导致其他水生植物处于竞争
的劣势数量减少,其他生物因食物、氧气减少而威胁生存。这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
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故选项 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14.(2分)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凤凰公园里的所有花卉 B.平原水库
C.黄河 D.水泊梁山
【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
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
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解答】解:A、“凤凰公园里的所有花卉”,只构成生物群落,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
于生态系统。
BCD、“平原水库”、“黄河”、“水泊梁山”,都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
生物,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
故选:A。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15.(2分)在“牧草一野兔一狐狸一狼”这条食物链中含能量最多的环节是 ( )
A.狼 B.牧草 C.狐狸 D.野兔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
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 10%﹣20%的能量能够流
入下一个营养级.
【解答】解: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牧草一野兔一狐狸一狼”这条食
物链中含能量最多的环节是牧草。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能量流动分特点和食物链的组成.
16.(2分)微山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湖内有鱼类 78种,鸟类 205种,湖中还有维
管束植物 239种,这些数字主要体现了( )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C.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
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生物多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
生物)的丰富性,微山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湖内有鱼类 78种,鸟类 205种,湖
中还有维管束植物 239种,这些数字主要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7.(2分)果农常把葡萄酿成葡萄酒,在酿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醋酸菌 D.青霉菌
【分析】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有氧条件下,酵母菌把葡萄糖分解成
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较多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则把葡
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并且释放出较少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酿酒的原理:
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A、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不产生酒精,A不正确;
B、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B正确;
C、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不产生酒精,C不正确;
D、青霉菌发酵产生青霉素,不产生酒精,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酿酒的原理以及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和药品众
多应用.
18.(2分)下列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 )
A.培养无病毒植株 组织培养
B.制作酸奶 发酵技术
C.培育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 基因工程
D.“试管婴儿”的诞生 克隆技术
【分析】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
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
某种目的。
【解答】解:A、培养无病毒植株是利用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培养获得的,因此必须采
用组织培养。A正确;
B、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发酵获得的,因此采用的是发酵技术。B正确;
C、培育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是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C正确;
D、试管婴儿的诞生利用体外受精,体内发育,属于有性生殖,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
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实例。
19.(2分)下列关于克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克隆是一种无性生殖过程
B.克隆技术可以应用于克隆生物体
C.克隆技术不能克隆生物的组织器官
D.克隆技术属于细胞工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克隆技术的含义,克隆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
【解答】解:“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属于细胞工程,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
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如克隆绵羊“多莉”就是用乳
腺上皮细胞(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
的传统方式。克隆技术可以克隆生物的组织器官或生物体。故选项 C错误。
故选:C。
【点评】对于克隆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较广泛的,应重点掌握.
20.(2 分)美国马里兰州有个小女孩,她体内的某个基因与常人不同,导致其免疫力严重
下降,只能生活在无菌的隔离帐内.1990年,当女孩四岁时,医生用一种特殊的方法使
她的病情大为缓解,医生釆用的方法是( )
A.基因疗法 B.开刀治疗 C.移植疗法 D.放射疗法
【分析】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 DNA重组和转基
因等技术,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解答】解:基因疗法,就是利用健康的基因来填补或替代基因疾病中某些缺失或病变
的基因,目前的基因疗法是先从患者身上取出一些细胞,然后利用对人体无害的逆转录
病毒当载体,把正常的基因嫁接到病毒上,再用这些病毒去感染取出的人体细胞,让它
们把正常基因插进细胞的染色体中,使人体细胞就可以“获得”正常的基因,以取代原
有的异常基因。基因疗法的典型例子是半乳糖血症病人的基因治疗。这种病人由于细胞
内缺少基因 G,不能产生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换酶,以致大量半乳糖﹣1﹣磷酸
和半乳糖堆积在肝组织中,为了治愈这种病人,人们把大肠杆菌(一般内含 G基因)能
产生半乳糖酶的脱氧核糖核酸片段提取出来,让噬菌体作为运载体带入病人的细胞内,
病人细胞便开始产生半乳糖酶。这样,原来不能利用半乳糠的细胞便恢复了对半乳糖的
正常代谢。因此题干中的医生釆用的方法是基因疗法。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原理、技术及运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
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每空 3 分,共 60 分)
21.(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果实在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选择了两朵雌花,坚持
每天定时测量果实的体积,并绘制了果实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在曲线 a中,幼果体积增大是花的 子房 迅速发育的结果。
(2)当黄瓜体积达到 A点时,将它剖开发现有很多粒种子,这是因为每个子房里生有 很
多枚胚珠 。
(3)曲线 b形成的原因是 传粉和受精 。
(4)在大棚里种植黄瓜时,为避免出现曲线 B现象,可以采取的措施 人工辅助授粉 。
【分析】植物开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除雌蕊的子房外,其他结构逐渐凋落,最后子房
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a曲线中的子房完成受精后,子房的细胞不断分裂生长使
黄瓜的体积不断增大。
【解答】解:(1)植物开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花萼、花冠、雄蕊以及承认的柱头和花
柱一般都逐渐凋落,子房却慢慢膨大起来,就像图中曲线 a一样。
(2)当黄瓜体积达到 A点时,将它剖开发现有很多粒种子,这是因为每个子房里生有 很
多枚胚珠。
(3)曲线 b表示的是黄瓜的凋落,原因是没有完成传粉和受精。
(4)若授粉不足就会出现图中曲线 b的现象,空粒或瘪粒,所以需要人工辅助授粉的方
法,从雄蕊上采集花粉,再将花粉传授到雌蕊的柱头上,这样可达到增产的目的。
故答案为:(1)子房;
(2)很多枚胚珠
(3)传粉和受精
(4)人工辅助授粉
【点评】掌握植物开花完成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是关键。
22.(15分)某小组利用豌豆做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验证实验,并尝试画出了下
列亲本组合图示和数据统计表格。请结合所学,分析图表回答问题:
亲本组合 后代表现
圆粒 皱粒
1和 2杂交 全部为圆粒
3和 5杂交 3268 3196
4和 6杂交 5474 1850
(1)该小组在实验中验证的“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被称为
相对性状 。
(2)通过分析图表可知, 圆粒 属于显性性状。
(3)亲本 4和 6杂交,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皱粒,这种亲子代之间的差异
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之为 变异 。
(4)已知豌豆体细胞中有 7对染色体,在亲本 1和 2杂交时,亲本 1所形成的生殖细胞
中染色体数是 7条 。
(5)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 H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 h表示,则图示中的个体 3
及 9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Hh 、 HH或 Hh 。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
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
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
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解:(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
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
(2)由“圆粒和皱粒杂交后代全是圆粒”可知:圆粒是显性性状。
(3)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亲本 4和 6都
是圆粒,而后代个体中出现皱粒个体,这种亲子代之间的差异现象属于变异。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
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
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已知豌豆体
细胞中有 7对染色体,在亲本 1和 2杂交时”,亲本 1所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是 7
条。
(5)①个体 3由亲代 1和 2产生,因为亲代 1圆粒与亲代 2皱粒杂交后代全是圆粒,因
此亲代 1的基因组成是 HH,亲代 2的基因组成是 hh,杂交后代 3的基因组成是 Hh。
②个体 9由亲代 4和 6 产生,4和 6 都是圆粒,后代中出现了皱粒,说明亲代个体的基
因组成是杂合,如图所示:即圆粒个体 9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HH和 Hh。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2)圆粒;(3)变异;(4)7条;(5)Hh;HH或 Hh。
【点评】理解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能够判断出显隐性基因是解答
的关键。
23.(18分)图一是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类生物按顺序以
甲、乙、丙、丁为代号建立的能量金字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 生产者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图一只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除此之外,生态系统完整的生物部
分还用包括 分解者 。该食物网由 5 条食物链组成。
(3)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鹰 。
(4)若图二表示“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的四类生物按顺序建立的能量金字塔,
则甲对应的生物是 鹰 。
(5)森林生态系统与图一所处的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 强 。
【分析】解答该题要搞清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二是食
物链的概念及食物链数目的计算,三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解答】解:(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
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
生产者开始的;
(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因此生态系统完整的生物部分还用包括分解者。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
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
网;该食物网中共有 5 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
→鼠→鹰;草→鼠→蛇→鹰。
(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
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
最高;
(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
端,能量越少。故能量金字塔中甲、乙、丙、丁别代表鹰、蛇、鼠、草,故甲对应的生
物是鹰;
(5)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比图一所处的生态系统要多,营养结构复杂,
因此,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
故答案为:(1)生产者;(2)分解者;5;(3)鹰;(4)鹰;(5)强。
【点评】此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答时要注意
食物链数目的计算,注意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
24.(15分)小强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他发现雨水多的年份蝗虫很少,而干旱的年份蝗虫
特别多,更容易发生蝗灾。他想通过实验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你能帮助他完成吗?
实验材料和用具:大泡沫箱、土壤若干、活蝗虫成虫若干、新鲜青草、铁丝网罩。
(1)你提出的问题: 蝗虫的产卵和发育与土壤中的水分有关系吗? ?
(2)你的假设:蝗虫喜欢在干燥的土壤中产卵和发育。
(3)设计实验方案:
①取两个相同的大泡沫箱,分别装半箱同样的干燥土壤,并分别编号为甲、乙。
②向甲盆加入清水,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定期加水,使土壤保持湿润。乙盆 不做处
理 ,从而形成 对照组 。
③取大小相同的 20只活蝗虫雌虫和 20只活蝗虫雄虫,分别平均分开放入甲、乙两个泡
沫箱中,并用铁丝网罩住。
④把甲乙两个装置放在向阳温暖处,每天分别按时喂养等量的新鲜青草,观察并记录蝗
虫的生活情况。
(4)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 乙 内出现了大量小跳蝻,而另一花盆中没有出现小跳
蝻或只出现少量小跳蝻。
(5)实验结论: 蝗虫喜欢在干燥的土壤中产卵和发育 。
【分析】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
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解答】解:(1)你提出的问题是:土壤的干燥和潮湿影响蝗虫的产卵和发育吗?
(2)你的假设是:蝗虫喜欢在干燥的土壤中产卵和发育。
(3)设计实验方案
①取 2个相同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干燥土壤,并分别编号为甲、乙。
②向甲盆中加入一些水,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定期加水,使土壤始终保持潮湿,乙盆不
做处理,从而形成对照组。
③把大小相同的 20只活蝗虫雌虫和 20只活蝗虫雄虫,分别平均分开放入甲、乙两个花
盆中,并且用铁丝网罩罩住。
④把两花盆放在向阳温暖处,每天按时饲喂等量的相同的新鲜青草,观察并记录蝗虫的
生活情况。
(4)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乙花盆内出现了大量小跳蝻,而甲花盆中没有或很少。
(5)实验结论:蝗虫喜欢在干燥的土壤中产卵和发育。
故答案为:(1)蝗虫的产卵和发育与土壤中的水分有关系吗?(意思对即可)
(3)不做处理;对照组
(4)乙
(5)蝗虫喜欢在干燥的土壤中产卵和发育。
【点评】对照实验,要注意唯一变量,这是探究实验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