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3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素材)(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必修3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素材)(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1-14 23:38:29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
稳定性 1、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2、以碳循环为例,理解物质循环过程
3、识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4、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学习目标:温室效应(1)温室效应的危害(3)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解决“温室效应” ,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我们
可以做些什么来挽救我们共同的家园?想一想(2)温室效应的原因?破坏碳循环的平衡大气中CO2含量增加温室效应关注社会一、碳循环结合碳循环的过程请大家讨论完成以下问题:(1) 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 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3) 碳进入植物的途径:
(4) 碳循环的形式:
(5) 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
(6) 碳进入大气的途径:CO2CO2和碳酸盐含碳有机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食物链(网)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有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构建: 利用关键词、箭头等构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图。 无 机 环 境生产者 消费者分解作用(CO2)捕食食物链碳的循环过程图解 分解者煤、石油1、图中A、B、C、D各指什么?
2、图中①-⑤代表的生理过程?CDAB①③⑦⑤④⑥②生产者无机环境消费者分解者与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变式训练拓展引申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碳进入生物群落
碳出入生物 把CO2合成有机物
群落的途径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碳出生物群落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燃烧总结: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物质循环的概念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
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
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叫生态系
统的物质循环。 (1)物质:
(2)范围:(4)特点:(3)循环:组成生物体C、H、O、N、P、S等基本元素。而不是单质,也不是化合物。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所以又叫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全球性,反复利用,循环流动.2、概念要点施用农药DDT 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南极动物体内为何会出现DDT?此现象说明了什么?全球性主要以有机物形式
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主要以无机物形式
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循环
全球(生物圈)
具全球性,反复循环1、能量流动的过程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2、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3、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是生态系统主要功能,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物质循环的概念: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特点:具有全球性,往复循环。实例: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小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大气中的CO2库化石燃料(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_____作用和____________作用。(4)在生物群落内部,碳通过______________,以含____有机物的形式传递。(3)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 碳以_____的形式循环.(2)碳进入大气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合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燃烧CO2碳练习:食物链和食物网化能合成(3)图中D C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C D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B D过程是通过______ 作用实现的。
(4)生物群落中有一部分碳以 _________________ 形式储藏在地层中。碳在无机环境中以 形式存在。(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_____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传递是以 ________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A为 ,B为 。2、右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A、B、C、D是生态系统的成分,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消费者分解者光合呼吸分解煤、石油等化石燃料CO2CO2及时反馈: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练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