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检测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70小题,共70分。
1、在生物体内,能把营养物质运送给各个细胞,并把废物运送到有关结构排出体外的物质是
A.具有运载功能的蛋白质 B.无机离子
C.与有机物结合的水 D.自由状态的水
2、人体缺铁时,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会减少,红细胞输送氧的能力也会下降,这种现象说明铁在人体具有下列哪种功能
A.催化合成血红蛋白的反应 B.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C.调节细胞中液体的浓度 D.调节血浆的pH
3、生物大分子中出现最多并起骨架作用的元素是
A.碳 B.氮 C.氧 D.磷
4、为细胞提供能源的主要物质是
A.核糖 B.果糖 C.葡萄糖 D.所有的单糖
5、下列化合物中,哪项不是多糖
A.纤维素 B.麦芽糖 C.糖原 D.淀粉
6、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维生素 B.生物素 C.纤维素 D.蛋白质
7、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
A .蛋白质、核酸、脂质、糖类、无机盐和水 B.糖类和无机盐类
C . 蛋白质和水 D. 核酸和脂质
8、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分子的
A.肽键 B.肽链 C.空间结构 D.氨基酸
9、下列哪项不是核酸类物质的功能
A.贮藏着遗传信息 B.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C.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D.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10、大多数细胞的边长不到0.01cm,主要原因是
A.小的细胞有利于物质交换 B.小的细胞代谢旺盛
C.小的细胞生活力强 D.小的细胞分裂更快
11、下列细胞器中,哪种细胞器能够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并能消化掉吞噬泡内的物质
A.线粒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12.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脂质、蛋白质、糖类 B.糖脂、糖蛋白
C.脂质、蛋白质、无机盐 D.磷脂、蛋白质、核酸
13.下列结构中,原核细胞没有的是
A.细胞膜 B.核膜 C.细胞壁 D.DNA
1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A.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B. 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C.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
D.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可以运动
15.溶酶体的功能是消化细胞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和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有时溶酶体膜会破裂使整个细胞自溶,下列哪种现象可能与这种细胞自溶有关 。
A.破碎的线粒体被吸收 B.蝌蚪发育成蛙尾部消失
C.白细胞能消灭入侵的微生物 D.细胞内失效的酶被清除
16.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和中心体 B.液泡和叶绿体
C.细胞壁和液泡 D.中心体和溶酶体
17.细胞骨架中有一种成分叫做微丝,它主要是由下列哪种物质组成的?
A.肌动蛋白 B.胶原纤维 C.中间纤维 D.微管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它所执行的功能关系不大
B.细胞溶胶的功能只是为细胞器提供了一个液体环境
C.活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
D.细胞中所有膜的结构和成分都完全相同
19.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A. DNA和RNA B.蛋白质和DNA C.蛋白质和RNA D.DNA和脂类
20. 对能量释放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叶绿体 B.内质网、叶绿体
C.高尔基体、核糖体 D.高尔基体、叶绿体
21.为各种细胞器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同时也是多种代谢活动进行的场所,这部分物质被称为
A.细胞骨架 B.细胞质 C.内环境 D.细胞溶胶
22.细胞核内具有遗传功能的结构是
A.核膜 B.核孔 C.核仁 D.染色质
23.真核细胞中,具有双层膜又含有DNA分子的结构是
A.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 B.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C.核膜、线粒体、叶绿体 D.质粒、叶绿体、高尔基体
24.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的
A.核糖体和线粒体 B.细胞膜和叶绿体
C.内质网和中心体 D.细胞膜和核糖体
25.在人的心肌细胞中,明显比腹肌细胞中多的细胞器是
A、内质网 B、核糖体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26.下列有关细胞核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核孔是大分子物质的通道 B、染色体和染色质的物质组成是相同的
C、细胞核和细胞质在结构上没有联系 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调控中心
27.在剧烈运动时,人体骨胳肌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A.肌糖元 B.脂肪酸 C.葡萄糖 D.腺苷三磷酸
28.生物体属于
A.开放的系统 B.闭合的系统
C.隔离的系统 D.独立于环境的系统
29.ATP分子简式是
A.A—P—P~P B.A—P~P~P
C.A~P~P D.A~P~P~P
30.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B.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扩散进入细胞内
C.主动转运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
D.易化扩散和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31.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A.酒精进人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小肠腔中的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D.水分子出入细胞
32.细胞的下列转运类型中需要消耗ATP的是
A.易化扩散 B.主动转运 C.渗透 D.包括A与B
33.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母乳中免疫球蛋白过程是
A.主动转运,消耗ATP B.被动转运,不消耗ATP
C.胞吞,消耗ATP D.胞吐,不消耗ATP
3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细胞通过渗透吸收水分的过程中,部分水分子也可以通过渗透离开细胞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易化扩散
D.大肠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转运
35.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与本实验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清水中的上皮细胞会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环境中,上皮细胞均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D.当质壁分离的细胞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36、下列细胞放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A.人的红细胞 B.洋葱表皮细胞 C.变形虫 D.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绿藻)
37、淀粉酶能使淀粉在很短的时间内水解成麦芽糖,而对麦芽糖的水解却不起作用。这种现象说明酶具有
A.高效性和多样性 B.高效性和专一性 C.专一性和多样性 D.稳定性和高效性
38.在甲乙两试管中各加入2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甲试管中加入2滴新鲜鸡肝匀浆,向乙试管中加入少许二氧化锰,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甲试管比乙试管产生的气泡多 B.甲试管比乙试管产生的气泡少
C.甲试管不产生气泡,乙试管产生气泡 D.甲试管产生气泡,乙试管不产生气泡
39.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麦芽糖酶
40.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可用于去除细胞壁
A.强酸 B.强碱 C.纤维素酶 D.蛋白酶
41.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分解有机物,贮藏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4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合成ATP最多的阶段是
A.葡萄糖转变为丙酮酸 B.柠檬酸循环 C.电子传递链 D.产生二氧化碳
4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A.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B.在电子传递链的末端与氢结合生成水
C.参与酶的催化作用
D.氧化葡萄糖形成丙酮酸
44.现有酵母菌甲进行有氧呼吸,酵母菌乙进行发酵,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放出的二氧化碳与酵母菌甲吸入的氧气之比为
A、3:4 B、1:2 C、4:3 D、2:3
45.用黄豆发豆芽,1kg黄豆可以长出5kg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总量
A、先少后多 B、不变 C、增多 D、减少
46.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④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47.在干燥的大米和面粉中生活的“米虫”一生都不需要“饮水”,也吃不到含水量丰富的食物,可它们仍能正常生活。其原因是米虫
A.生命活动不需要水 B.从空气中吸收水
C.消化淀粉时产生水 D.利用代谢产生的水
48.下列关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相同的第一阶段(醣酵解)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阶段开始于丙酮酸 B.该阶段需要氧气的参与
C.该阶段可以产生少量的ATP D.该阶段主要发生于线粒体中
49.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呼吸是重要的放能反应
B.细胞呼吸是细胞中有机物的一系列氧化分解过程
C.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缓慢燃烧”的过程
D.细胞呼吸是细胞与环境间的气体交换
50.让一只白鼠吸入有放射性的18O2,该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O2的化合物是
A.二氧化碳 B.水 C.丙酮酸 D.乳酸
51.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处于暂时缺氧状态下的骨胳肌可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得大量的能量,此时葡萄糖分解成为
A.酒精 B.酒精和二氧化碳 C.乳酸 D.乳酸和二氧化碳
52.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源于
A.水 B.叶绿素 C.二氧化碳 D.葡萄糖
53.下列对光反应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叶绿素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B.电子传递链到达最终的电子受体NADP+
C.光能被用于分解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D.水在光下裂解为H+、氧气和电子
54.把新鲜叶绿素溶液放在光源和分光镜之间,在光谱中可以看到最强的吸收区在
A.绿光部分 B.红光和蓝紫光部分 C.蓝紫光部分 D.黄橙光部分
55.下列对碳反应描述不正确的是
A.碳反应又被称为 Calvin循环 B.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氧气在此反应中释放 D.C3酸被NADPH和ATP还原为C3糖
56.用含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的碳原子,其转移的途径是
A.CO2→叶绿素→ATP B.CO2→三碳化合物→ATP
C.CO2→三碳化合物→糖 D.CO2→叶绿素→糖
57.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与五碳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三碳化合物增多,五碳化合物减少
B.三碳化合物增多,五碳化合物增多
C.三碳化合物减少,五碳化合物增多
D.三碳化合物减少,五碳化合物减少
58.在温室大棚栽培作物,可以适当增加室内某物质的含量,从而起到增产的效果。这种物质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59.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60.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比为
A.1∶1 B.1∶2 C.2∶1 D.4∶1
61.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明显不同的是
A.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 B.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
C.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D.分裂末期在细胞的中部不形成细胞板
62.右图为一高等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物为一种植物
B.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12条染色体
C.该细胞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D.该细胞中含有12条染色体
63.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是2:1:2的时期是
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间期和末期
64.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可以无限进行下去
B.细胞都要经过发生、生长、成熟、衰老和凋亡的过程;
C.高度分化的细胞有可能永远失去增殖的能力;
D.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
65.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
A.上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B.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C.上一次分裂完成到下一次分裂开始
D.上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66.对间期细胞不正确的说法是
A.细胞内进行着旺盛的生理、生化活动
B.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这个时期只占细胞周期的一小部分时间
D.是整个细胞周期中极为关键的准备阶段
67.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分辨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为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68.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根尖分生区细胞染色后,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69.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C.细胞分裂存在于整个个体发育过程,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70.正常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能产生各种血细胞,在体外某些因素的诱导下,却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其根本原因是这些造血干细胞
A.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B.还没有分化
C.能合成神经细胞或干细胞所需要的蛋白
D.其细胞核中具有与受精卵相同的全套遗传基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50分。
1、右图为某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它和细胞膜、核膜一起构成__________________系统。
(2)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结构是图中
的[ ] ,所需氧气除外界扩散进入细胞外,还可能来自[ ] 中进行的_______ 作用。
(3)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 ____________
2、(7分)下列是以鸡蛋清为底物,研究酶E的一组试验。其中E是一种消化酶.5只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溶于不同PH--缓冲液中的酶E,置于20℃水浴中。然后,将鸡蛋清放在5只同样的细玻璃管中,再将玻璃管投入沸水中,使鸡蛋固化呈不透明状态。试验时,将装有固化蛋清的细玻璃管分别投入水浴的酶E试管中,并开始记时。当酶E作用于蛋清时,会使玻璃管两端变得透明。每2分钟测量一次玻璃管两端透明部分的长度,计算出已被消化的鸡蛋清的百分率。所得实验结果如表:
试验开始后的时间(分) 被消化鸡蛋清的%
PH2 PH4 PH6 PH8 PH10
0 0 0 0 0 0
2 12 8 0 0 0
4 28 12 0 0 0
6 39 20 0 0 0
8 55 29 0 0 0
10 68 38 3 0 0
12 94 53 10 3 0
(1)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对酶E催化效率的影响。
(2)水浴的原因是______ _____。试管变得透明的原因是____ ____。
(3)你得出的结论是:酶E是_________酶.其最适PH在_________左右。
若用唾液代替酶E试验,你预期的结果是_________ 。
(4)请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出该酶在20℃条件下,12分钟时,其催化效率随PH值变化的大致曲线.(纵坐标为催化效率,横坐标为PH值变化)绘图于答题纸坐标系中。
3、(10分)图4-4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图像和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数量变化曲线,其中A、B、C、D、E为细胞代号。请据图回答:
甲图所示细胞分别处于细胞周期的什么阶段?
A.___期 B.___期 C.___期 D.___期 E.___期
(2)甲图中B细胞所处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的____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上。
(3)在乙图a~b时间段,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这个变化出现在甲图的________细胞中(用细胞代号)。
(4)乙图中b~c时间段表示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
(5)请在乙中相应的位置上,画出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
4、(3分)图4-3示某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周期,请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写字母,横线上填写文字。
(1)在观察该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看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 ] ____。
(2)细胞e的发育方向有两种可能,一种如图所示,另一种是经过________,形成各种组织。
(3)若该物种正常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则细胞中含有16个染色体的时期是[ ] ____。
5.(5分)右图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组织内CO2产生的影响,试据图回答:
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的CO2较多,
这些CO2是____________的产物。
由A到B,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B到C,CO2的释放量又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或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分)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做了如下实验:
在培养小球藻的试管内加入14C标记的CO2,先进行一定强度的光照后,再黑暗处理,分别检测小球藻体内的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的放射性强度,得出的曲线如下图3-18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都是光合作用_________阶段的中间产物。
(2)曲线I表示的是_________的变化趋势。判断依据是黑暗处理时,由于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阶段终止,不能提供_________和_________,导致小球藻细胞内 积累。
(3)理论上,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的放射性出现较晚的是_________。
7、(5分) 植物的新陈代谢受外部环境因子(如光、温度)和内部因子(如激素)的影响,研究内、外因子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右图表示野外松树(阳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中的纵坐标表示松树整体表现出的吸收CO2和释放CO2量的状况。请分析回答:
当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b称为______________。如果提高环境中CO2量, b点的位置应向___________(左\右)移动。
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等于呼吸作用放出CO2的量。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期为a,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光合作用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7分) 下图是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仪器。在密闭小室内放有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缓冲液用以调节小室内CO2的量,使其浓度保持在0.03%。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管内水柱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光照条件下,测得小室内气体体积如下表所示(表中气体体积的单位是微升/平方厘米叶面积/分。“+”表示增加,“一”表示减少,光强度单位为千勒克司)请回答:
光强度 0 5 10 20 30 40
气体体积 -0.25 +0.5 +1.2 +1.7 +1.7 +1.7
(1)光强度为0时,小室内减少的气体是___________,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 光强度增加时,小室内增加的气体是____________,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光照引起小室内气体的物理性膨胀或收缩所造成的误差,必须要有对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那么对照组小室内应放置 ( )
A.同样大小新鲜叶片和水 B.同样大小死叶片和缓冲溶液
C.同样大小纸片和水 D.同样大小死叶片和水
(4)如果用氧气释放量表达光合作用速率,那么当光强度为20千勒克司时,表观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_微升/平方厘米叶面积/分,真正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_微升/平方厘米叶面积/分。
浙科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检测一参考答案
选择题:本大题共70小题,共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D B A C B C A C C A D A B D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B B A C B A D D B D C C D A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B C C B C A B A B A B C C C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B C D B D C D B C A C B C C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C C D B D B A A B C B D B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1.共5分,每空1分
(1)蛋白质和磷脂;生物膜系统 (2)⑨线粒体;①叶绿体;光合 (3) ②核糖体
2.(1) PH值
(2) 使温度恒定;避免不适温度影响酶活性,使各反应的温度条件保持一致。
鸡蛋清在酶E的作用下水解
(3) 蛋白 2 蛋清不会水解
3、(1)A.前 B.中 C.后 D.间 E.末 (2)着丝点 (3)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 (4)分裂 (5)见图4-5
4、 (1)a (2)分化 (3)d 后期
5.(1)厌氧呼吸 (2)氧气增加,厌氧呼吸受到抑制 (3)氧气充足时需氧气呼吸加强,CO2释放量增多 (4)B点所对应的浓度 这时需氧呼吸已明显降低;同时又抑制了无氧呼吸,水果和蔬菜组织内糖类等有机物分解得最慢。
6.(1)暗反应 (2)C3 光反应 ATP [H](或NADPH) C3 (3)C5
7(1)①最高,光照强度再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仅答“最高”亦可)。光饱和点,。右 ②不能。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等,但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从全天看消耗大于积累,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方程式(略)
8.(l)O2 被叶片呼吸作用消耗 (2)O2 叶片光合作用产生O2 (光合大于呼吸) (3)B (4)1.7 1.95
w.w.w.k.s.5.u.c.o.m
www.
催化效率
PH值
甲 乙
图4—4
图4—3
图3—18
PH值
6
2
4
8
10
催化效率
图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