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息二则课件(共42页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1、消息二则课件(共42页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16 20:1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你注意过常见的新闻体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吗?知道新闻采编过程是怎样的吗?
毛 泽 东
文体知识
概念:新闻,又称消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作的准确简短报道。
新闻:从广义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 从狭义来讲,就是指消息。
新闻的三大特征:
1.真实性: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2.及时性:报道迅速及时。
3.准确性:语言简明扼要。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时效性 强 一般 较弱(有日益变强的趋势)
报道对象 新闻事件整体 新闻事件的某一场景 新闻事件整体及细节
篇幅 一般而言比较短 篇幅比较灵活 较长
表达方式 以记叙、说明为主 以记叙、描写为主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注意:
消息不是“纯客观”的报道,它要把作者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融入其中。因此,消息一般以记叙为主,也可适当穿插议论。
新闻
(消息)
六要素:
五结构:
三特征:
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如何(how)
标题、导语、主体、 背景、结语
1、真实性
2、及时性
3、准确性
了解新闻的结构
一、标题:包括主标题,引标题和副标题。可以三个标题齐全,也可以只有其中一部分。它是对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二、导语:一般为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三、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四、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五、结语:是消息的结尾。
背景和结语有时很明显,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命题点:给新闻拟写标题】
(1)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也是新闻内容的精髓所在。好的标题,不仅能够反映出新闻的内容,还能把其中的精神传达出来。
(2)考查形式:①给下列新闻拟写一则标题;②把这则新闻的标题补写完整。
(3)答题技巧:①抓住关键句、特征句;②表达形式要规范,如“谁干什么”;③注意限制条件,如字数限制。
作家作品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诗词方面的代表作有《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
一九四九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 我人民
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
抗, 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的苦心经营后,于4月20日悍然
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 毛泽东和朱德立即发布了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
时, 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
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战况。22日夜,毛泽东
又写了这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识记字音
溃退 执行 横渡
诸城 歼灭 督战
签订 要塞 芜湖
荻港 授予 摧枯拉朽
锐不可当


kuì
zhí
zhū
shòu yǔ
héng
jiān
qiān
sài



dāng
cuī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阅读课文,找出新闻的各个组成部分;找出这则新闻的五个要素。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标题:
导语:
主体:
结语:
英勇的人民的解放军……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的命令。
这则新闻的要素
1949年4月22日
长江前线
敌我双方
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结果:
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
1、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

2、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交代了哪些内容?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简洁 、 概括
是新闻的电头。
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3、说说文章的导语部分在文中的特点及作用。导语中“大约”一词说明了什么?
特点:简洁、概括,把主要事件简明扼要的概括出来。
作用:为了尽快向读者报告重要的新闻事实,吸引读者的注意。
“大约”表约数,突出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文中哪些词描绘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描写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5、语言品析
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被打垮,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势不可挡。
⑵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不到”突出时间短,“即已”表示人数多,人民解放军锐不可当。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我军的渡江战役及其成果,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渡江的时间、地点及结果,饱含了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高度赞扬之情,也充满了作者对敌人的嘲笑和讽刺。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
1、朗读课文,概况新闻内容。
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状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放,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1、这篇新闻的六要素是什么?
何人:
何时:
何地:

何故: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1949年4月20日至4月22日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战线。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何事及如何
1、导语是什么?从哪几方面总领全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人数之多
战线之长
攻势之猛
地点和事件结果
导语:从“人民解放军”到“横渡长江”。
2.说说主体可以分几个层次?
具体描述
渡江战况
中路军:
首战告捷
西路军:
锐不可当
东路军:
英勇突破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30万
安庆-芜湖
20日夜-
21日夜
全部渡过
35万
九江(不含)-安庆
21日17时-
22日22时
渡过2/3
35万
芜湖-江阴
21日17时-
22日22时
大部分已渡过
人数 区域 时间 战况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江阴
安庆
芜湖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35万)
(30万)
(35万)
九江
思考:三路军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为什么这样安排?

作者按事件发生的先后,即中路军、西路军、西路军的顺序叙述。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战役,且渡江顺利,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但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叙述完中路军的渡江情况后,紧接着叙述西路军的渡江战况,最后写东路军的激战,文章达到高潮。
3、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此种情况……都很泄气”。
属“背景”部分。
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
文章中心。

4.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鲜明的感彩的词语。
突破、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
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微弱、不想再打了、泄气

敌军:
我军:
这则新闻及时报道了渡江战役的战况,歌颂了我军的 ,嘲笑了敌军的 ,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鼓舞。
英勇善战
溃不成军、毫无斗志
1、详略得当。

2、穿插议论
试找出二则消息的相同点
文体相同
作者相同
目的相同:
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主旨相同: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大背景相同:
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请找出下面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新华社厦门9月3日电(记者刘华、李慧颖)国家主席习近平3日在厦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习近平欢迎普京来华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和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习近平强调,我今年7月访问俄罗斯期间,同总统先生就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两国各部门正在全面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推动各领域合作取得新成果。中方愿同俄方携手努力,推动中俄关系迈上新的更高水平,助力两国各自发展振兴,合力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
标题
导语:
国家主席习近平3日在厦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主体:
“习近平欢迎普京来华……合力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
当堂演练
《消息二则》所报道的大军渡江和渡江战役,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结语
毛泽东最广为流传的八句话: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最充满信任的一句话---你办事我放心
最无奈的一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拓展
牛刀小试
请你就近期校园内发生的事情拟写一则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