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6.2《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6.2《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7-11 08: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问题探讨
2003年的夏季,世界上许多地方出现了异常高温,一些地区引发了森林大火。炎热还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对出现异常高温的原因,众说纷纭。而一些气象专家则预言,“再过50~l 00年,像这样的夏天可能是司空见惯的了”。
讨论:
1.气象学家的预言有根据吗
2.当地近些年来的气候是否有突出的变化 你认为这可能与什么原因有关
1.提示:气象学家的预言是有科学根据的。例如,英国《自然》杂志和《观察家报》于2004年披露了美国国防部专家组的一份报告。该报告预测:气候变化可能演变成全球公害;未来20年气候变化将成为全球性灾难,如英国将会像西伯利亚那样寒冷,美国等主要粮食生产国将因遭遇严重干旱而出现粮食大幅减产。又如,我国科学家2004年预言:未来大气的增温值将是20世纪的2至10倍;我国华北等地仍将保持继续变干旱的趋势;气候变暖严重影响全球的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部门之一(详见《北京日报》2004年3月10日)。
思考与讨论
我们先分析以下两个实例,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实例l 在我国,红树林原广布于福建、广东、海南沿海的潮间带,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又是潮间带多种贝类、甲壳类、鱼类的栖息繁衍地,也是多种水鸟营巢繁殖的处所。由于人类的围海造地和人工养殖以及建筑、薪柴之需,其面积日益缩小。
实例2 大面积种植水稻、玉米或小麦等,给人类带来了粮食的丰收。但是,栽培品种大多抗病性差。而它们的祖先,野生的水稻、玉米或
小麦等,在基因组成上与栽培品种有着一定的差别。
讨论:
1.红树林的消失,将会影响多少生物的生存发展 又将怎样影响周边的其他生态系统 这对人们的生活又有怎样的影响
2.如果你是一位育种工作者,你将怎样利用栽培作物野生种的基因 你知道育种专家袁隆平利用了野生水稻的什么基因吗
3.从上述两例能说明生物多样性的哪些价值 你还有其他更好的实例吗
提示:1.红树林的消失,使得潮间带多种鱼类、甲壳类、贝类以及多种水鸟因生态环境改变而无法存活和繁衍,并且影响附近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使大量的物种无法生存和发展。红树林能维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防风、抗海潮侵蚀海岸的作用。因此,红树林的消失还将直接影响附近的农田、养殖场、森林和城市等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可以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检测并获取水稻、小麦等栽培作物野生种细胞中人类所需要的某些优良基因(如抗旱基因、抗病基因等),然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这些优良基因导人到相应的栽培种的细胞中并使之表达。袁隆平曾利用在海南岛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的普通野生水稻(含有使花粉不育的基因),利用杂交技术成功地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从而掀起了水稻生产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后来,经过分子检测技术得知,野生水稻细胞中至少含有两个增产基因:其中的一个增产基因就能增产18%,两个增产基因则能增产36%。
3.这两例能够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价值(红树、野生水稻等生物很可能还有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重要功能)、间接价值(红树林对海岸的防护作用)和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生物的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森林生态系统同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自身的调节功能更强大,因而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从金鸡纳树中可以提取治疗疟疾的药物——奎宁,这些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练 习
一、基础题1.将左、右两侧的词句,按对应关系画线连接起来:
提示:1.潜在价值——某种不知名的昆虫。间接价值——每个物种都维系着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直接价值——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蝉蜕是一种动物性药物;鲁班通过观察某种叶片的叶缘得到启示,研制出了木工用的锯;海洋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能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的灵感。
2.1997年在日本京都,许多国家的代表通过了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你知道《京都议定书》落实中的困难和争议是什么吗 为了少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你有哪些建议
2.主要的困难是,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拒绝核准或迟迟不予核准该议定书。主要争议的问题是,这些国家担心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和其他国家可能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美国政府在2003年3月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由,宣布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
建议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通过联合国大会和各国的政府以及民间组织等多种途径,呼吁每年大量产生温室气体的发达国家率先核准《京都议定书》(我国政府早在2002年9月就核准了《京都议定书》)。
二、拓展题
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老子说过,“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请你用现代的语言诠释这段话,指出其中的含义,并结合学习本章的体会阐述自己的见解。
提示: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诠释这句话: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这四个大,而人是这四个大中的一个。老子认为“道”是一个浑然而成的、先于天地而存在的东西;“道”不靠外力而永久存在、循环运行且永不停息;“道”伸向遥远而最终又返回自然,可算是天地万物的根本。老子把人提升为“宇宙中四个伟大的存在之一”,可与“道”、“天”、“地”并立,而惟独不认为有“神”的存在,这是老子哲学观念的可贵之处。
我们可以把老子所说的“道”,理解为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固然十分重要,甚至被说成是自然界中的“万物之灵”。但是,人也只是这四大中的一个,人绝不能超越其他三个大而为所欲为。人类必须追求和实践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美好理念,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高考资源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