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6《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 》课件(1)(浙科版选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2.6《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 》课件(1)(浙科版选修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8-28 08: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一 、酶的生产
①提取法
定义:采用一定的技术直接从动植物或微生物的组织、细胞中将酶提取出来
缺点:
要有充足的原材料,广泛应用受到限制
③发酵法——常用方法
定义:通过微生物发酵获得所需要的酶。
优点:
易培养、繁殖速度快、便于大规模生产。
②化学合成法
缺点:
成本高、已知分子结构的酶
二 、酶的特点
①天然酶通常对强酸、强碱、高温和有机溶剂等条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
②溶液中酶很难回收,不能再次利用,提高了生产成本
③反应后,酶会混在产物中,影响产品质量,难以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针对酶的特点,如何在生产实践中加以应用?
固定化酶:将水溶性的酶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固定在某种介质上,使之成为不溶于水而又有酶活性的制剂。
类型 优点 不足
直接使用酶 催化效率高,低耗能、低污染等 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不能被再次利用,提高了生产成本;反应后酶会混在产物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固定化酶 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同时,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反复利用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而在生产实践中,很多产物的形成都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才能得到的
直接使用酶和固定化酶的优缺点
三、 酶的固定化方法
1、物理吸附法:
将酶吸附到固体吸附剂表面的方法,固体吸附剂多为活性碳、多孔玻璃等
2、包埋法:
将酶包裹在多孔的载体中,包埋成格子型或包埋成微胶囊型
3、化学结合法:
将酶分子相互结合,或将其结合到纤维素、琼脂糖,离子交换树脂等载体上的固定方式

物理吸附法
交联法
包埋法
酶的固定化方法
固定化酶技术生产高果糖浆的图示:
把酶固定在反应柱上有何好处?
反应柱能连续使用半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果糖的产量和质量。
生产流程
含淀粉的浆液
α-淀粉酶
糊精
糖化酶
葡萄糖
葡萄糖异构酶
葡萄糖的异构化
42%~45%转化成果糖
果葡糖浆
果糖和葡萄糖分离
葡萄糖再次异构化
反复多次
果糖含量70%~90%
高果糖浆
淀粉
糊精
葡萄糖
麦芽糖
遇碘显蓝色
遇碘显红色
遇碘不显蓝色
遇碘不显蓝色
α—淀粉酶
β—淀粉酶
糖化淀粉酶
淀粉
糊精
石英砂
α淀粉酶
反应柱
分布着小孔的筛板
四、“α淀粉酶固定化”实验步骤
1、α淀粉酶的固定化。5mg α淀粉酶溶于4ml蒸馏水,加入5mg石英砂,搅拌30min
2、将石英砂装入含气门心并用夹子封住的注射器中。用40ml蒸馏水用流速1ml/min来洗涤除去未吸附的游离淀粉酶
3、使淀粉溶液以0.3ml/min的流速过柱,在流出5ml后接收0.5ml流出液。加入1-2滴KI-I2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预期结果: 水解产物糊精遇碘呈红色
板书
一 、酶的生产
二 、酶的特点
三、 酶的固定化方法
四、 “α淀粉酶固定化”实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