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及理化特性。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 1.2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知识链接:
1.血液的组成。
2.人体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的功能。 .
三.学习过程: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写出下列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1)组织细胞:__________ (2)血细胞:___________
(3)毛细淋巴管壁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4)毛细血管壁细胞:________________
2.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
3.总结: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分析
1. 血浆成分
含量(约数) 90% 7%~9% 1% 血液运送物质
物质 无机盐 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特点 含量明显高于组织液和淋巴中的含量
2.本质: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 。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及作用
1.理化性质:
(1)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___左右。
2.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图示:
呼吸系统
③↓↑④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 内环境 → 组织细胞
① ↓②
泌尿系统
图中①—④分别代表什么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图中箭头有几处错误,应如何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图表明: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内环境)不断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四.同步练习(将1—12的答案写在题后的横线上)
1.(A级)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2. (B级)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氨基酸
3.(A级)人体肌肉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血液
4.(A级)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A.3 B. 5 C.6 D.10
5.(B级)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6.(A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7.(A级)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8.(B级)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
9. (B级)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增多
B.毛细血管破裂,使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增多
10.(B级)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C.组织液
淋巴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11.(A级)当人体进行深呼吸时,血液中的pH与平静呼吸时相比,暂时会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12. (A级)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选择题答案:1-5_________ 6—10________
11—12____
13. (B级)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气从血液中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通过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4)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增加的物质有 。
五.归纳小结与学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三。学习过程( 一 )1.(1)组织液(2)血浆(3)淋巴与组织液(4)血浆与组织液2.血浆 组织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体液
( 二)。1.水 蛋白质 大分子蛋白质 2.盐溶液 海洋
1. (三)无机盐 蛋白质 7.35—7.45 37℃ 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养料 废物 O2 CO2 两处 循环系统与内环境以及内环境与组织细胞之间分别为双箭头
四.同步练习:1—12 CCBDB DDCAC AB 13. (1)② ③(2)6 三(3)②中含有较多的大分子蛋白质(4) CO2,尿素等代谢废物
w.w.w.k.s.5.u.c.o.m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