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3)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9-04 15: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学习目标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学习重点和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二.知识链接:
三.学习过程:
知识点 观察与思考 归纳与总结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什么是内环境稳态?2、稳态就是稳定不变的状态吗?为什么? 1、不同________、不同________的人,体温不同;同一年龄同一性别的同学体温也________;即使同一人在一天内的体温也是________,但一般不会超过1度;尽管外界气温变化大,但健康人的正常体温始终接近________。2、同体温一样,内环境的每一种________和________在机体的调节下,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即稳态。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________,使各个________、________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稳态调节的机制是什么?2、为什么说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一致的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________。如果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________。如肾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________,最终引起死亡。稳态的实现,是机体在________调节下,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的结果。最初,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稳态主要依赖于________的调节;后来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共同调节;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________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是:发现并清除________、________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是________。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若外界环境变化太剧烈,或自身调节出现障碍,稳态就会被________。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其代谢只有________、________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的发挥________作用;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氧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________的重要保障。因此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________。
小结:
1.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
(1)稳态不是绝对稳定而是相对稳定。
(2)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的稳定。
1.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四:巩固练习(将1—10 题的答案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1.(A级)人体中小肠的氨基酸进入骨骼肌细胞的正常途径是
A.血液→组织液→肌细胞 B.淋巴→血液→组织液→肌细胞
C.血液→淋巴→组织液→肌细胞 D.淋巴→组织液→肌细胞
2.(B级)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原因是
A.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度降低 B.组织液回渗速度降低,造成组织液积累
C.淋巴液的生成率降低 D.淋巴循环受阻
3.(A级)组织细胞产生的CO2,进入血浆需穿过几层膜结构
A.3层 B.4层 C.5层 D.6层
4. (B级)下列有关稳态的实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5.(A级)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体液
6. (A级)维持血液pH恒定的缓冲物质
A.都是由强酸和强碱盐组成的  B.都是由弱酸和弱碱盐组成的
C.都是由强酸和弱碱盐组成的  D.都是由弱酸和强碱盐组成的
7. (B级)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通过汗和尿排泄废物 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C.血液运输氧气和废物 D.血浆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会使呼吸加快
8.(A级)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
C.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D. Na+ 、、,K+ 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9.(A级)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的重要条件是
A.血液酸碱度的稳定 B.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 C.酶和稳态 D.温度和渗透压的不断变化
10.(A级)下列哪项叙述适于描述稳态的生理意义
A.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
B.使体液的PH值维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维持相对平衡
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10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1. (B级)如图所示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B、C分别表示的结构是 、 、 。
(2)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 。试以图示表示a—d四者的物质交换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d中, O2的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 , CO2的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 ,试写出人体内利用O2并产生CO2的反应式 _________。
(4)a—b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a—b之间隔以 ,b—d之间隔以 ,b—c之间隔以 ,b的来源有 _____,b的去向有 _____________。
(5)试以简洁语言概括a与人体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具体而言,a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有直接联系。五.个人总结与反思
答案:一.1 年龄 性别 不同 变化 37℃ 2.成分 理化特性 调节作用 器官 系统 相对稳定状态
二.1.基础 稳态失调 尿毒症 2.神经系统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免疫系统 异物 外来病原微生物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三.体温 酸碱度 催化 能量
四.1—10 ABCDB DBCCD
11.⑴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组织细胞
(3)d、a a、d
(4)细胞膜 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巴管壁 细胞内液和血浆 细胞内液、血浆、淋巴
(5)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w.w.w.k.s.5.u.c.o.m
www.
组织细胞
外部环境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四大系统:
呼吸、循环、泌尿、消化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循环系统
细胞外液
营养
物质
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
输送水、无机盐、激素等物质
提供O2、有机物
带走CO2 、含氮废物
泌尿系统
粪便
液体废物(尿素尿酸)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