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1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的运动-北京课改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1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的运动-北京课改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28 19:4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为生命提供了阳光、水、空气等。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
2.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热爱地球、关心地球的情感。
【教学方法】
谈话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重点】
理解生命的摇篮。
【教学难点】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社会不断的进步,人类不断的把探索的目光集中到了神奇的宇宙。这节课我和同学们共同去探索宇宙的奥秘。(明确学习内容)
二、学习新课
1.师:人类生活在宇宙中,哪位同学知道我们生活在宇宙中的什么星球上?我们周围还有那些星球?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1)查阅资料。(2)小组交流。(3)汇报成果
(培养学生多途径获得资料的方法、小组合作的能力、细心倾听的品质)
2.师:让我们共同欣赏,出示多媒体资料。你看到了什么?和你了解的一样吗?你还想说什么?
生:(1)概括欣赏的内容。(2)汇报说说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说话、想象、倾听的能力)
3.师:我还收集到了一些宇宙中的图片,我们共同欣赏——出示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宇宙图片。谁能说出图片上的内容?
生:(1)讨论交流(2)汇报
师:小结。
(培养学生说话、想象、小组合作探索、倾听的能力)
4.师:我们人类生活在宇宙中的地球上,地球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星球,你知道的星球和地球一样吗?他们有什么区别?说一说。
生:(1)小组讨论。(2)谈认识。有什么不同。
(培养学生说话、想象、小组合作探索、倾听的能力)
5.师:出示教材85页图片,共同欣赏。教师朗诵自制的配乐散文《快乐的森林》,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生:(1)欣赏。(2)倾听。(3)自我发现。
(培养学生说话、想象、倾听的能力)
6.师:小结。
三、教学总结
师:通过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你想说什么?有什么体会?
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地球运动的两种形式,建立地球始终在运动的概念,知道地球运动引起的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等现象。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倾听的意志品质。
2.情感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空间的热情以及立志献身科学的情感。
【教学方法】
谈话、演示、实践、观察法。
【教学重点】
揭示地球运动两种方式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地球运动引起的现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星球,那么,地球是静止不动的,还是不停的运动着的?它又是怎样运动的?今天,我们共同来探究这个问题。(揭示课题的内容)
教学新课
1.师:用你生活中的现象说说地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不动的?
生:(1)体会收集生活中的资料-现象。
(2)用生活现象说说。
(使学生明白科学来源于生活)
2.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其实,生活的许多自然现象都包涵着深奥的科学知识。科学家们对生活中的现象,就爱问:“为什么?”,这是他们探索科学的动力。老师这里有一些“为什么?”,同学们看看和你想的一样吗?能和老师共同探究吗?出示讨论题:
A.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说明了什么?相隔的时间是多少?
B.为什么太阳总是东升西落?
C.从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向到再次看到,相隔的时间大约是多少?这说明了什么?
生:(1)小组讨论。(2)交流汇报。
(用生活现象揭示科学的道理)
3.师:小结地球运动的知识要点。
4.师:为了研究地球,人们制作了地球仪。
生:(1)阅读资料。(2)观察地球仪。(3)汇报学习体会。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理解知识的能力)
5.师:其实,地球运动的形式是很有意思的,它就像在做游戏。同学们根据你知道的,编一个游戏,表演一下,看谁做的好,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忙。
生:(1)准备。(2)表演。(3)评价表演成果。
(进一步理解地球运动的形式)
6.师:在研究地球的过程中,有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他就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请大家阅读他的资料。
生:(1)阅读资料。(2)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你有什么收获?谈一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