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选择题部分
1.与维持内环境稳定无关的生理活动是? ??
?? A.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上升????
B.干渴时尿量明显减少
???C.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恢复正常
D.炎热的夏天,人体内产生的热引起发汗而使体温不至于上升
2.下列哪项叙述适于描述稳态的生理意义( )
A.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
B.使体液的PH值维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维持相对平衡
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4.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5. 下列关于稳态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稳态是由细胞内有序而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
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稳态是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D. 稳态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6.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7.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 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 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
8.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9.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10.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非选择题部分:
1.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内环境主要是由 、 和 等组成的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其 保持相对稳定。
(2)写出图中各标号代表的过程:① ,② ,③ 。
(3)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④为 ,⑤为 。
(4)用简明短语表述⑥ .
(5)要完成图中体现的过程,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之外,还必须有
的参与。
答案:(1)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理化性质
(2)消化吸收 气体交换 泌尿与汗液分泌
(3)养料和氧气 C02等废物
(4)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5)循环系统
(08上海高考题)2.(11分)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环境通过 调节和 调节实现相对稳定。
(2)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 。
(3)体温相对恒定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温度感受器位于 上。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是 和 。
(4)体液中的水和电解质的含量也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脑中缺血,使细胞内Na+浓度升高,会引起细胞 。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 ,引起 激素分泌增加, 中枢兴奋。
答案:(1)体液(激素) 神经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3)下丘脑 皮肤和黏膜 肾上腺素 甲状腺激素 (4)水肿(吸水) 升高 抗利尿 渴觉
3.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B、C分别表示的结构是:A ;B ;C 。
(2)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 。试以图示表示a~d四种物质交换概况
(3)图中a~d,0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 ,
C0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 。试写出人体内利用O2并产生CO2。的反应式
(4)a~d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a和b之间隔以 ,b和d之间隔以 ,b和C之间隔以 ,b的来源有
,b的去向有 。
(5)试以简短语言概括a与人体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与 等系统有直接关系。
答案:⑴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组织细胞
(4)细胞膜 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巴管壁 细胞内液和血浆 细胞内液、血浆、淋巴
(5)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4. (18分)根据下面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问题:
(1)水由消化道进入A,即过程b是以______ 方式进行的。b过程不包括对大部分______ 的吸收。
(2)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图中的______ (只写字母)。其中A中的水以______ 方式进入消化道。
(3)A中的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图中表示的外还应有______ ,A和B的交换是通过______ 结构进行的。
(4)过程e和f的渗透方向的不同处在于:前者______ 。
(5)过程e和d依次表示______ 作用。
(6)E和A相比,E中不含的成分是______ 。
答案: 解题方法和技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读图解着手,分析消化道、肺、E、尿、A、B、C、D之间的结构与功能之联系,明确箭头方向的意思。
水由消化道进入A(血浆),靠渗透(自由扩散)方式吸收。b过程指消化系统对营养物质的吸收,b过程不包括对大部分脂肪成分的吸收,因为脂类物质一般被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或肠壁细胞的胞饮作用进入细胞)。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再根据图示箭头等信息综合分析可以判断出,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细胞,D是淋巴。A中的水分以消化液的形式进入消化道,A和B的交换是通过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壁进行的。E为原尿,E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d为重吸收过程。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包括:泌尿系统、呼吸道、皮肤,图中未列出的是皮肤。
答案:(1)渗透(或自由扩散) 脂肪成分 (2)A、B、D 消化液(3)皮肤 毛细血管壁 (4)e可逆 后者f单向 (5)扩散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6)大分子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