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概述
细胞学说
创立过程
科学家 时间 贡献 不足
胡克 1665 用显微镜观察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观察的是死细胞
列文虎克 17世纪 用显微镜观察了活细胞 未上升到理论
施来登 18世纪 细胞是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未与动物界联系
施旺 18世纪 提出了细胞学说: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未搞清楚细胞来源的过程
耐格里 18世纪 发现了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未上升理论
魏尔肖 1858年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未考虑非细胞结构生命的繁殖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的。
2、细胞组成的生命
生物类型 举例 生命活动现象举例 结论
无细胞结构的生物 病毒 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繁殖 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 草履虫、变形虫、衣藻、细菌 运动、分裂增殖等 单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合作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 大多数动植物和真菌 细胞代谢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由此知: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只有依赖细胞才能完成。
3.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种类 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1~10μm) 较大(10---100μm)
染色体 无染色体,一个细胞一般只有一个DNA,且不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一个细胞有几条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细胞核 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分布的区域称为拟核,无核膜核仁 有成型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
细胞器 有分散的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细胞壁 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胞壁酸等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膜 有。成分和结构与真核细胞相似 有
核外DNA 细菌有裸露的质粒DNA 线粒体DNA、叶绿体DNA
转录和翻译 出现在同一时间和地点 转录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中
生殖 主要是分裂生殖,无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细胞分裂 二均分裂、出芽;无丝分裂 能进行有丝分裂
举例 细菌、蓝藻、放线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的细胞 真菌、动物、植物的细胞
细胞膜和细胞壁
细胞膜
化学组成: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和糖类组成
空间结构:两排磷脂分子平行排列,形成亲水性头部朝向膜表面,疏水性尾部在中间的双分子层。中间嵌有蛋白质以及带有糖链的蛋白质。
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
生理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细胞壁
主要成分:纤维素(植物)、肽聚糖(细菌)
功能:支持和保护功能,维持植物细胞的正常形态。
细胞质
细胞质
成分:含有各种细胞器和透明粘稠流动着的液体
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了重要的代谢反应场所、所需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Ⅰ Ⅱ Ⅲ
线粒体 叶绿体 高尔基体 内质网 液泡 核糖体 中心体
结构特点 双层膜 单层膜,形成囊泡状和管状结构,内有腔 不具膜结构(主要是有蛋白质形成的)
主要功能 有氧呼吸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光合作用的场所 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及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粗面内质网是核糖体的支架;滑面内质网与糖类和脂类的合成及解毒作用有关 储存物质,进行渗透作用,维持植物细胞的紧张度 把氨基酸装配成蛋白质的场所 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形成纺锤体,牵引染色体向细胞两极运动
都与能量转换有关
主要结构或成分 在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基粒中进行光反应,基质中进行碳反应 扁平囊和小囊泡 由膜构成的管道系统 液泡膜及其内的细胞液 蛋白质、RNA、酶 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
分布 所有的动植物细胞中 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及幼嫩茎的皮层细胞 大多数动植物的细胞中,一般位于核附近 大多数动植物细胞中,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 所有的植物细胞中 所有的动植物细胞中 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常在核附近
细胞亚显微结构及功能分类小结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液泡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液泡(含花青素等)
有色体(含类胡萝卜素)
核糖体的分布和功能:附着在内质网上(合成分泌性蛋白,如消化酶、抗体、部分激素等)
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胞内蛋白,如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产生水的细胞器:线粒体(有氧呼吸)
核糖体(脱水缩合)
产生ATP即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叶绿体(光合作用:光能 电能 ATP 稳定化学能)
线粒体(有氧呼吸:稳定化学能 ATP)
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供能)
核糖体(合称载体蛋白)
生理活动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细胞器:细胞核(DNA复制、转录)
线粒体(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
叶绿体(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
核糖体(翻译)
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
中心体(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高尔基体(末期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线粒体(供能)
与分泌蛋白合成、分泌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以分泌型蛋白的合成与运输为例说明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
能量
能量
能量
能量
游离氨基酸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膜
翻译
装配
线粒体
蛋白质(肽链)
较成熟的蛋白质
成熟蛋白质
分泌蛋白
加工
折叠、组装、糖基化、运输
加工、运输
分泌、胞吐
具膜小泡
具膜小泡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