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3 4.1 种 群 的 特 征(课件+素材)(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必修3 4.1 种 群 的 特 征(课件+素材)(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1-30 08:49:25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4.1 种 群 的 特 征 第 2 课 时【课标要求】:种群的特征 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列举种群的特征
【能力目标】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领悟数学统计方法在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认同生命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重点】:种群的特征
【教学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活动一:观看视频1.观看视频,记录有关朱鹮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词:7只 一千多只 陕西洋县 河南信阳……2.根据关键词,回忆视频中与种群的特征相关的内容,第1课时
复习:第2课时
新授:种群、种群密度(最基本):概念、公式、特点、调查方法……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活动一:观看视频两对成年朱鹮夫妻分别哺育3只幼鸟活动二:问题导学,小组发言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中的以下问题:
一、出生率和死亡率
二、迁入率和迁出率
三、年龄组成
四、性别比例
五、种群的空间特征
六、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一、出生率和死亡率
1.什么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2.如何计算?例题:在黄山猴谷,一猴群年初有200只,一年中新出生20只,死亡10只,年底时有猴210只。该猴群在这一年的出生率、死亡率分别是多少?
3.类型:
4.研究意义?1.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10%、5%⑴出生率 > 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多,种群密度增大
⑵出生率 ≈死亡率: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⑶出生率 < 死亡率:种群数量减少,种群密度减小活动二:问题导学,小组发言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二、迁入率和迁出率
1. 什么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2. 类型:

3.研究意义?
4.朱鹮种群现状与保护措施
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⑴迁入率>迁出率:种群数量增多,种群密度增大
⑵迁入率≈迁出率: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⑶迁入率<迁出率:种群数量减少,种群密度减小活动二:问题导学,小组发言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1、广东、福建等城市人口剧增的重要原因?思考Ⅰ:主要是迁入率 > 迁出率造成的。主要是出生率 > 死亡率造成的,
不能单纯地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3、中国人口增长的原因?2、在北方调查燕子的种群数量,
春季高、秋季低的原因?主要是燕子春季迁入北方,秋季迁出造成的。三、年龄组成
1.什么是年龄组成?3.意义:年龄组成可以 该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预测活动二:问题导学,小组发言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幼年多于成年、老年个体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幼年少于成年、老年个体>≈FG
DN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四、性别比例
1.什么是性别比例?
2.类型:


3.性别比例的应用?性别比例与种群数量有什么关系?活动二:问题导学,小组发言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⑴雌雄相当型:多见于高等动物,如人
⑵雌多于雄型: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养殖场的鸡、奶牛
⑶雄多于雌型: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如蜜蜂、蚂蚁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雄性个体——改变正常的性别比例使出生率降低,从而使种群密度明显降低。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山东省曾经在一次会议上通过一项规定:
未经卫生或者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展人工终止妊娠手术。未经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展胎儿性别鉴定。
思考Ⅱ:我省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五、种群的空间特征
1.什么是种群的空间特征?
2.类型及实例:活动二:问题导学,小组发言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活动三:归纳梳理知识网络,尝试构建思维导图种群的特征活动三:归纳梳理知识网络,尝试构建思维导图六、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迁入率、迁出率直接年龄组成直接预测影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