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学案
课题:动物的行为(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2、通过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学法指导:
本节的内容是有关动物的社会行为,同学们要结合自己熟悉的实例加以理解(课前通过图书馆、上网等途径大量收集阅读有关动物行为的文章和资料,并观察蚂蚁、狗、猫等一些身边动物的取食过程),使抽象的名词、概念具体化,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行为的特征,体会动物的社会行为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1、快速复习上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完成“知识回顾”练习
2、自学本节的主要知识点。
3、通过讨论和教师精讲明确各问题答案,并强化记忆。
4、在完成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课本,构建本节的“知识结构”。
5、根据“知识结构”自我矫正。
6、完成“自我测评”练习。
学习探究:
一、知识回顾:
请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二、问题探析:
1、课前观察蚂蚁、狗、猫等一些身边动物的取食过程,提出以下问题:
(1)这些动物取食行为都相同吗?
(2)哪些是群体生活的动物?
2、阅读课本98-99页内容,并思考回答:
⑴群体中等级次序是如何形成的?
⑵这些生物为什么要结群生生活
⑶群体中的社会行为的意义是什么?
⑷牧马人在放牧时只需怎样做即可?为什么?
⑸你知道:蜜蜂是如何进行信息交流的呢?
三、知识归纳
1、多种动物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
2、动物的社会行为具有共同特征
⑴群体中有分工与合作,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⑵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
⑶分工中作对于动物的生存意义重大
自我测评A
1.下列昆虫中,有社群行为的是( )。
A.蜻蜓、蝴蝶 B.蝗虫、蟋蟀 C.蜜蜂、白蚁 D.苍蝇、蚊子
2、下列动物行为中( )不属于动物的”语言”.
A.乌贼用腕足捕捉食物 B.狗沿途撒尿 C.蜜蜂的”8”字摆尾舞 D.萤火虫发光
3、在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下列关于“首邻”狒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B。优先选择筑巢场地
C.首领狒狒一般为雌性 D。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
4、下列属于动物社群行为的是( )
A母鸡带领小鸡觅食 B山洞里居住着一群蝙蝠
C蜂王依靠工蜂喂养 D草原上共同生活着大量食草动物
5、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不是由 在一起,而是群体的成员有 。
拓展探究
访问一下饲养场或牧羊人,羊群中有没有最占优势者?它有哪些行为表现?最占优势者是公羊还是母羊?在平时和繁殖期都有哪些表现?
附:自我测评A答案
1、C 2、A 3、C 4、C 5、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地聚集 明确的不同职能
自我测评B
1、下列动物不能形成社会行为的是( )。
A. 一窝蚂蚁 B. 一个蜂箱中的蜜蜂
C. 公园猴山中的一群猴子 D. 麦田中的一群蝗虫
2、 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动物行为都是对动物生存和种族延续有害
B. 所有的动物行为都是对动物生存和种族延续有利
C. 大部分动物行为都是对动物生存和种族延续有害
D. 大部分动物行为都是对动物生存和种族延续有利
3、一位养鸭老人,手中提着鸭食,身后跟着一群竖一字排列的鸭子,这是课本中一个动物行为例子。请分析,这个例子中有鸭子的哪几种行为 ( )
① 觅食行为 ② 学习行动 ③ 社会行为 ④ 迁徙行为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4、人类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是( )。
A. 消灭动物 B. 训练宠物
C. 控制有害动物,保护和利用有益动物 D. 以上都不是
5、下列各种现象,不是动物“语言”的是( )。
A. 老虎通过啸声赶走入侵者
B. 警犬通过嗅觉找到罪犯
C. 蚂蚁根据同伴分泌的化学物质找到食物
D. 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方位
6、社会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表现在:群体内部往往有明显的____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有些鸟类和哺乳类的群体内部还存在明显的________。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进行信息交流,交流方式包括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