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观察城区两条线段,认识两条直线之间的交角是直角。
2.利用三角尺的直角画出直角,折出相交成直角的折痕建立垂直的表象。
二、过程与方法
1.展示城区地图的简图,观察、寻找其它相交成直角的路。
2.通过动手操作画、折,帮助学生能抽象出垂直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动手操作中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学会绘制垂直线。
【教学过程】
一、通过直角,感知垂直
1.通过测量,知道两条线段相交成直角。
师:明天又是周六了,你们想出去郊游吗?(想)如果我们要去森林公园,不认识路该怎么办?(看地图)。
师:(出示地图)老师这儿有一副地图,上面有些什么路?(媒体)。
问:如果把地图上的路都看成线,那么哪些路相交成直角呢?(这副图就在我们的书上50页,请大家用三角尺测量一下)谁来说说什么路和什么路相交成直角呢?
2.你还能找出什么路和什么路相交成直角呢?(学生说,老师用媒体演示)。
3.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成直角的例子?
二、画出直角,建立垂直的表象
师:你们举了那么多例子,现在你们能用三角尺画出直角吗?
1.把三角尺的直角描在纸上。
2.先任意画一条边,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出另一条边。(学生演示)讲评。
三、折出直角,再次建立垂直的表象
师:大家画得都很对。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你能用这张纸折出直角吗?(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你怎么肯定你折出的角是直角呢?说一说理由。(学生演示)
观察媒体看看还有其它的折法吗?折出的是直角吗?
四、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垂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由情境引入,通过动手操作,量,初步体会到点到直线距离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学会垂直相关概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航海地图(媒体)。
师:船长们,岛上的码头在P处,在陆地上选哪里造码头,到P的航程最短?
P岛
陆地
2.请同学们思考。
3.学生交流。
4.小结:边画边说:从直线L外一点P引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Q,线段PQ叫做点P到直线L的直线。
二、练习
1.量出下列各点到直线L的距离。
(1)学生画一画。
(2)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错的请改正。
(1)两条直线相交,相交点叫做垂足。( )。
(2)直线a与直线b相交,其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 )。
3.拓展。
A
B .O
C
D
小猫、小狗、小兔、小猪分别以同样的速度从A、B、C、D出发到O点,请问谁先到达终点,谁又将是最后一名呢?为什么?
三、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