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3张PPT。第六节 芽的类型和结构 一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关于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过程(也就是枝芽和茎的关系)的内容及顶端优势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不是很难,但很专业化,像芽原基叶原基等名词学生对此普遍缺乏感性认识,如何让学生对这些陌生而枯燥的知识产生兴趣,使课堂效益最大化,我的设计思想是:为学生提供熟悉的实物标本让其研究观察,以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和深刻印象;尽量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调动手、脑、口、眼多种感官,通过课前准备、课中观察、课后探究三个阶段的亲历实验,让学生动起来,亲自感受事物的变化芽变茎的现象。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体验调动积极性加深印象,使知识更加鲜活自然生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新课标关注学生感受和发展的理念。
二 教学目标1、说出芽的种类、描述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过程。
2概述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辩证关系,列举顶端优势在生产中的应用。
3描述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
4初步学会用放大镜观察叶芽的结构。
5认同环境对生物结构的影响,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 教学重点1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过程。
2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
四 教学难点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过程。五 课前准备、课时安排1、带枝芽的杨树枝条、紫甘蓝叶球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自制茎结构简易模型
4、两课时
六 教学流程图 采用‘‘目标导学-------课堂研讨-------知识自测------学生反思’’即‘‘自学、互助、释疑、达标’’学案教学法。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检查学案预习情况。
(四)合作探究。
(五)知识应用
(六)课堂总结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 观察枝芽的结构实验,教材中只安排了纵切,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纵切、横切,自主探究枝芽的结构,并绘出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根据观察,推测枝芽的各部分将来发育成枝条的哪一部分,明确枝芽各部分结构的名称。为便于学生观察,教师可以利用一颗纵向切开的卷心菜叶球作为枝芽的结构模型,即中间的基部是芽轴,芽轴的顶端有生长点,生长点两侧有叶原基和幼叶,幼叶的叶腋有芽原基,这样既形象又直观。
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塑料薄膜和硬纸板做成一个多层次套筒式的立体结构模型,课堂上可以按层次拆开观察也可以按层次组合成一个完整结构。这样学生既便于理解又便于观察。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掩饰初春时节盛开的鲜花,返青的柳枝引出它们都与各种芽的发育有关。
-------芽的类型和结构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 (三)检查学案中的课前预习,了解学情。
→(二) 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
1 、说出芽的类型。2 、初步学会用放大镜观察叶芽的结构,提高实验操作和科学观察的能力。3 、描述枝芽的基本结构。(四)、合作探究
(一)芽的类型:
1 、【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第29页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按着生位置的不同,芽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2) 按芽将来发育结果的不同,芽可分为哪些类型?
2 、学生观看课件。一、芽的类型顶芽侧芽1、按着生位置的
不同,芽分为顶芽侧芽一、芽的类型花芽枝芽2、按芽发育结果的
不同,芽分为枝芽花芽混合芽一、芽的类型3 、学生根据课件和讨论结果描述芽的类型。
4 、教师作简要点拨,明确答案。(二):观察枝芽的结构
实验设计思路:明确实验目的要求 →检查材料用具→熟悉实验方案步骤→观察讨论分析→汇总分析结果→明确枝芽结构
1 、【提出问题】
(1)、枝芽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2)、为什么说枝芽是尚未伸展的枝条?
2 、【指示方法】
(1)、认真阅读实验的方法步骤
(2)、观察时要与纵切的卷心菜叶球相对应
(3)、观看课件二、芽的结构和发育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轴芽原基3. 学生展示:学生通过解剖观察绘出枝芽结构图并标明各部分名称
4 、教师根据学生展示情况作简要点评,并通过课件和一颗纵向切开的卷心菜叶球作为枝芽的结构模型进行点拨并小结本部分内容。
二、芽的结构和发育枝芽的结构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轴芽原基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五 知识应用1、随机练习
2、教材【思考与练习】
3、学案【基础达标】和【能力提升】练一练1、美丽的鲜花是由什么发育成的?( )
A、花芽 B、花蕊 C、枝条 D、叶芽
2、按照着生的位置来区分,芽可以分为 ( )
A、叶芽和花芽 B、顶芽和侧芽
C、叶芽和混合芽 D、侧芽和花芽
3、既能发育成枝、叶,有能发育成花的芽叫做( )
A、顶芽 B、花芽 C、叶芽 D、混合芽
ABD4、枝芽的生长点的作用是( )
A、长出侧芽 B、长出幼叶
C、使芽轴不断伸长 D、发育成茎
5、枝条的侧芽是由( )发育成的?
A、叶原基 B、生长点 C、芽原基 D、芽轴
CC1、按着生位置的不同,
芽分为顶芽枝芽一、芽的类型第六节 芽的类型和结构(第一课时)2、按芽发育结果的不同,
芽分为侧芽花芽混合芽二、芽的结构和发育枝芽的结构
生长点
叶原基幼叶芽轴
芽原基六、课堂小结(附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用比喻的方式将微观事物宏观化,更便于学生去观察,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完全放手給学生自己去解剖去观察,通过探究和细致的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再通过严密地推理上升到理论,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第六节 芽的类型和结构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回忆上节课时内容以复习提问的形式由课件引出芽是怎样变成枝条的即芽的发育过程。
-----芽的结构与发育
芽是怎样变成枝条的?二 明确学习目标
1、描述枝芽的发育过程和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2 、学会观察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年轮,明确木本植物茎的维管束的组成。3 、概述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辩证关系,列举顶端优势在生产中的应用。4 、认同环境对生物结构的影响,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 检查学案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四 合作探究(一)芽的发育和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1 、【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本第31页上半部分及图4-1---32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模式图和相关链接:年轮的形成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枝芽是尚未伸展的枝条
(2)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如何?它能逐年长粗的原因是什么。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什么部位,各有什么功能?
(3)木本植物茎的维管束有哪些部分组成?它们在茎的横断面上的排列顺序如何?
(4)年轮是怎样形成的?
2 、【问题设计思想方法】
第一题是上课时重点内容的延伸,必须进一步明确枝芽结构,才能对各部份的功能一一对应。通过课件来加深理解茎和芽的关系。第二、三、四题教材虽没有详细介绍,但从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来看,结构特点很重要可适当补充。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观看课件。
枝芽的结构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轴芽原基茎叶幼叶分裂分化产生新
的芽结构侧芽(枝芽是枝条的雏形)幼叶芽轴芽原基 树 皮 髓 木质部茎从外向内由哪几部分组成?
每部分各有什么功能?相信你会观察 韧皮部三、木本植物的茎1、由于形成层的活动,木本植物的茎可以逐年增粗。
2、木质部内有导管,与水分和无机盐的输导
有关。
3、韧皮部中有筛管,与有机物的运输有关
(相关链接:年轮的形成)导管3 、学生展示:通过小组讨论和图片观察让学生描述本部分内容。
4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通过一个多层次套筒式立体结构模型作进一步的点拨和总结。(二) 顶端优势
1 、【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下面和观察图4-1---33盆景与行道树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什么叫顶端优势?举例说出它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 、【设计思想和方法】本题主要让学生领会顶芽和侧芽的辩证关系。可通过观察行道树悬铃木 生长形状联想果树及花卉的整枝。
3 、学生展示观察和讨论结果 。
4 、教师根据学生描述情况作简要点拨。 顶端优势
(1)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对侧芽有一定的制约关系。
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
(2)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功能
树皮 :内层为 韧皮部 ,分布有筛管,运输有机物。
形成层 :有分裂增生能力,使茎逐年加粗。
木质部 :内有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髓 :储存营养物质。
顶端优势:顶芽制约侧芽的生长小 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五)知识应用
1、处理教材思考与练习
2、处理学案达标与检测
(六)课堂小结 (附板书设计)二、芽的结构和发育枝芽的结构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轴芽原基茎叶幼叶侧芽分裂分化产生新
的芽结构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中:
木质部:内有输导水和无机盐的导管
形成层:使茎逐年加粗
韧皮部:内有输导有机物的筛管
顶端优势:顶芽制约侧芽的生长
教学反思本节设计力求体现细节决定质量,如问题设计、材料准备等方面都力争达到最佳效果,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导演与演员的关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