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植物的无性繁殖(优质课评比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节 植物的无性繁殖(优质课评比说课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10-24 13: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第七节 植物的无性生殖 一 敎材与学情分析 本章教材主要阐释了“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繁殖过程和“种子→幼苗→根、茎等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过程和无性繁殖三个部分核心内容。本节内容是对植物生殖这一主题的完善,符合新课标要求,介绍了嫁接、扦插、压条等营养繁殖的方式和组织培养技术,使学生能够明确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对于营养繁殖特别是扦插技术比较熟悉,并且常见一些嫁接的花卉,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及结合七年级所学“细胞核的功能”和“克隆羊培育过程”可以帮助学生领会组织培养的内容。通过前三节的学习,对有性生殖内容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这些都有利于学生领悟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和联系。 二 教学目标 1 、区别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举例说出什么是营养繁殖,列举常见的营养繁殖现象;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2、尝试完成一种植物的扦插、嫁接、压条繁殖。3、通过比较两大类生殖方式的特点,辩证的认识生命现象,关注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的应用。 三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组织培养的操作、原理是本节的难点。四 课前准备和课时安排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扦插的月季、嫁接的仙人球等实物。3、一课时五 教学流程采用“目标导学------课堂研讨------知识自测------学生反思”即自学、互助、释疑、达标“学案导学教学法。六 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 俗语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学生对于利用“扦插”技术进行营养繁殖都比较熟悉,教师可利用这一点顺利完成“植物的营养繁殖”概念的学习。利用多媒体展示“扦插、嫁接、压条”等无性生殖过程,并与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领悟两类生殖方式的本质区别。在获得感性认识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通过点评引导,总结出无性生殖的特点,进而将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完成无性生殖概念的学习,最后学习无性生殖的应用。并布置学生课下完成【应用与实践】茎的扦插,以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动手能力。
关于组织培养技术的学习,结合七年级所学“细胞核的功能”及“克隆羊培育过程”,帮助学生领会组织培养 技术的原理。明确无论营养繁殖、组织培养,本质上都是由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七 教学过程 通过回忆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繁殖过程,以复习提问的形式使学生明确有性生殖的本质。进而提出问题:植物除进行有性生殖外还有其它的生殖方式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观看营养繁殖图片课件引出不同于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无性繁殖,为后面学习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作下铺垫。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马铃薯块茎发芽生根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二) 明确学习目标 (三)基础知识的检查与研讨
1、检查学生对学案中预习提纲的完成情况,了解学情集中问题便于研讨,并及时反馈。
2 、合作探究1、举例说明植物的无性生殖,列举常见的植物营养繁殖方式,正确分析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2、尝试植物的钱擦汗、嫁接、压条操作过程。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
3、描述植物组织的原理、过程及意义。
4、了解无性生殖的意义、原理和在实践上的应用。合作探究问题的设计思想及方法指导 题目既包括本节的重点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又包括难点组织培养的操作和原理。探究过程中结合多媒体课件充分展开学生的主体活动,以学生的兴趣思维习惯和认知方式为设计根据,以知识要点的掌握、科学态度的形成、学习能力的加强为宗旨。教师尽量少讲甚至不讲,把时间和思维空间教给学生,通过生生讨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方法指导
1、自学本节的主要知识点,完成“合作探究”的各个问题。
2、通过交流讨论和教师精讲明确各问题答案,在完成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课本,构建本节的“知识结构”。
合作探究一 植物的营养繁殖
1 、【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本第33-34页内容,、观察三幅图4.1-35、4.1-36、4.1-37分析并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1)观察图思考这些植物是依靠什么繁殖后代的?
(2)这种生殖方式与种子繁殖有什么本质区别? (3)???为什么叫营养繁殖?
(4)营养繁殖的方式有哪些?
2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观察甘薯用根繁殖观察与思考玉吊钟用叶繁殖马铃薯用茎繁殖3 、让学生根据观察及讨论展示交流结果,教师通过课件作简要点拨。以上这些植物的
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 他们都不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
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帮你总结无性生殖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
的生殖方式。帮你总结你知道无性生殖在农业、
园艺等方面的应用吗?嫁接、扦插、压条、无性繁殖的方式(二) 1 、【提出问题】 观察34页图4.1-38,35页 4.1-39, 4.1-40阅读课本 34页和35页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扦插?
(2)用一句俗话来解释扦插。
(3)哪些植物的繁殖可以用扦插的方法?
(4)什么是嫁接?
(5)嫁接的方式有哪几种?
(6)为什么接穗和砧木会长到一起?
(7)嫁接成活的关键是什么?
(8)哪些植物可用嫁接的方式繁殖后代?
(9)什么是压条?
(10)哪些植物可用压条的方式繁殖后代?2 、教师展示课件,学生观察扦 插压条繁殖嫁接枝接芽接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以确保接穗成活。作用:繁育保持优良品种蟹爪兰仙人掌嫁接举例你还知道哪些嫁接实例?请你讨论白花玫瑰嫁接在红花玫瑰上,开什么颜色的花?保持优良品种仍然开白花请你思考怎样让七色玫瑰在同一株玫瑰上开放3 、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图片和讨论结果展示本部分内容,教师作简要点拨并强调重点和难点。对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作简要总结。完成表格: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方式
对植物生产的应用能迅速繁殖,并扩大生产。植物组织培养(二) 植物的组织培养

1、【提出问题】 学生阅读36页内容并观察图4.1-41,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组织培养?
(2)植物的哪些组织可以进行组织培养?
(3)为什么可以进行组织培养?
(4)组织培养在生活实践中有什么应用?
2、教师展示课件,学生观察组织培养的发明简介:
1902年德国的植物学家哈布兰特根据细胞理论提出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也就是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直到1958年美国的斯图尔德用胡萝卜根细胞成功培养出完整植株,开花结实,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奠定了基础,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突破。3 、学生根据课件观察和问题讨论展示结果,教师根据课件作简要小结。组织培养的一般操作步骤:
取活体组织(或细胞)接种在培养基上→细胞分裂→分化成幼苗→移栽
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体的(茎尖、叶片、茎段、花药、花粉等)切成小块,放在适当的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通过细胞的增殖的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叫组织培养。意义:可以在短时间内大
量繁殖植物新个体。还可
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四)运用能力的检查和指导1、处理教材中的思考与练习
2、完成学案达标检测
3 、布置课下应用与实践:茎的扦插
(附课件:通过例题来领会操作要领)(五)课堂小结和练习反馈剪取某些植物的根、茎、叶、芽等,
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
生根后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扦插:应用与实践: 茎的扦插 例如 扦插杨树枝条时,要注意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要有充分的光照:在剪取茎段时,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根据你的实践及所给的材料,你认为扦插紫背天葵时要注意哪些条件?为什么剪取茎段时,上方切口是水平的,而下方切口是斜向的?
?解析:扦插时应注意适当的条件,扦插成活的关键是枝条能不能很快长出根(不定根)。所以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尽量避免其体内水分过度散失。
?答案:扦插杨树枝条剪取茎段时,上方切口是水平的,可以减少伤口水分过多蒸发;而下方切口是斜向的,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这样剪出的材料也很容易辨认正反方向,以免插错影响生长。八 板书设计 第七节 植物的无性生殖
(一)植物的营养繁殖
1.扦插
2.嫁接: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密合
3.压条
(二)植物的组织培养
1.定义略
2.优点:繁殖速度快、培育无病毒植株。九、教后反思 利用多媒体展示扦插、嫁接、压条等无性生殖过程并与有性生殖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领悟两类生殖方式的本质区别,在获得感性认识后,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点评引导,总结出无性生殖的特点,从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无性生殖的概念,通过课下实践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动手能力。组织培养内容的学习通过两幅图片联系克隆羊的培育过程化解了难点,帮助学生领会组织培养的原理。告诉学生我国的组织培养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