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学习目标】
1.说出生物进化的原因。(重点)2.概述人工选择的概念。
3.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并利用自然选择解释有关实例。(难点)
【学习过程】
一、温故互查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2.植物进化的历程:
二、设问导读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8~20页,边读边思考,把有疑问的地方做出标记,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1~3不用填写,只需在课本中勾画出即可):
(一)自然选择学说
1.学说的提出
(1)生物进化论的奠基者:英国博物学家 。
(2)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
(3)著作: 。
2.探究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1)长颈鹿的祖先:长颈鹿的祖先的颈和前肢的长度上存在 。
(2)食物繁盛时期:每个长颈鹿都可以 而生存下来。
(3)青草缺乏时期: 的长颈鹿能获得高处的食物,生存下来并 ;
的长颈鹿因吃不到高处的食物,生存下来的机会 。
(4)长颈鹿的形成:环境的 使 的长颈鹿得以保留,逐渐形成了现代的长颈鹿。
3.自然选择的内容
(1)过度繁殖:绝大多数生物都有 的倾向,即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这些后代能够生存下来的却是 。
(2)生存斗争: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为争夺 和 进行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 个体和 个体之间的斗争,以及生物与 之间的斗争。
(3)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中,具有 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将 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具有 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淘汰。
(4)适者生存:生存斗争的结果是 。
4.小组分析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 为什么长颈鹿祖先的颈和前肢有的长、有的短?
(2) 你认为环境变化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 尝试描述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二)人工选择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20~22页,边读边思考,把有疑问的地方做出标记,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1.概念: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 和 ,不断 和 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2.意义:利用生物的 作为材料,通过 不断地培育 的个体,淘汰 的个体,以改良生物的 ,创造 品种。
3.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比较
比较项目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选择因素 自然环境 人
选择结果 保留了对生物 的性状,有利于物种生存,但这种性状不一定对人类 。 满足 的需求,但不一定对生物自身有利。
进化速度 时间 ,速度 。 时间 ,速度 。
4.小组分析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 在各种家鸽品种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2)家鸽品种的培育过程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有什么区别?
三、自主检测
1.[2019·湖南湘潭]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2.[2019·湖北宜昌]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形成过程”:①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②它的后代有颈长和颈短的变异,③为吃到高处的树叶,它努力伸脖子会使颈部更长,④缺乏青草时,长颈成为了有利生存和繁殖的有利变异。正确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2019·湖南衡阳]某森林中生存着一群不同体色的蛾类,由于某种原因,森林中几乎所有树木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请你推测多年以后,如图中最能体现这群蛾类体色变化趋势的是( )
A B C D
4.(2019·威海中考)养牛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消灭苍蝇,第一次使用时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药效逐渐下降。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杀虫剂对苍蝇进行了选择 B.杀虫剂增强了苍蝇的繁殖能力
C.杀虫剂增强了苍蝇的免疫力 D.杀虫剂使苍蝇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5. [2019·贵州六盘水]在 “ 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 ” 的活动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 25 张,放在一块黄布上,实验者先背对黄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
A.红色的 B.绿色的 C.蓝色的 D.黄色的
6.[2019·四川广安]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达尔文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理论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C.一般情况下,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现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复杂到简单,从陆生到水生,从低等到高等
7.我国的金鱼品种是世界上最多的,形成众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生存环境不同 D.食物不同
8.关于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主要区别,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工选择速度快 B.自然选择是各种环境起作用
C.自然选择十分缓慢 D.人工选择的结果是促进生物进化
四、巩固训练
9.[2019·云南]在工业污染地区,深色桦尺蛾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桦尺蛾却成了少数,原因是( )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食物改变 D.浓烟熏黑
10.(2019福建龙岩月考)20世纪60年代用DDT来杀灭稻螟的效果很好,但到了80年代DDT杀灭稻螟的效果不好,其原因是 ( )
A.DDT的长期使用,导致稻螟体内产生抗DDT的抗体
B.变异永远都是有利的,稻螟往抗DDT的方向发生变异
C.为了适应环境,稻螟的繁殖能力发生变异,繁殖能力越来越强
D.有抗药性变异的稻螟保留下来,种群中抗DDT的稻螟比例增大
11.[2019·江苏泰州]松树在寒冷的冬季仍然郁郁葱葱,显示不畏严寒的特性。这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遗传变异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环境变化的结果
12.[2019·内蒙古巴彦淖尔、包头]人类为了观赏需要,把野生金鲫鱼及其后代进行多次杂交,经逐代选择,最终培育出了极具观赏价值的金鱼。下列对此过程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观赏性状的出现是由于人工选择而产生的
B.此过程中进行了生存斗争
C.人工选择的金鱼在人工培育的环境中生存机会较大
D.与自然选择相比,人工选择能缩短生物演变的时间
13.(2019·湖南岳阳]自然选择学说关于长颈鹿进化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古长颈鹿颈有长有短 B.颈长的鹿更易生存
C.颈的长短是可以遗传的 D.为适应环境产生变异
14.(2019北京延庆一模)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距,花距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距变异的方向
B.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变得越来越长
C.兰花花距变长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兰花花距和蛾的口器的进化与遗传变异无关
15.(2019·云南模拟)蝴蝶泉中的枯叶蝶形似枯叶,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下列对枯叶蝶这一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有利于躲避敌害 B.这是一种拟态
C.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D.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6.(2019·江苏泰州姜堰期中)长期使用同一种杀虫剂杀虫,害虫抗药性增强,这是 (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遗传变异的结果 D.生存竞争的结果
17.[2019·内蒙古通辽,17.2分]如图为某研究所利用某种新型抗生素对一种致病菌多次用药实验的效果图,下列解释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由图中波动的曲线可知,该病菌一直存在抗药性变异
B.抗生素淘汰了不具有抗药性的病菌个体
C.该病菌产生抗药性变异是为了适应存在抗生素的环境
D.具有抗药性变异的病菌个体能够大量繁殖
18.(2019·聊城中考)下列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理解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繁殖的子代个体数与亲代基本相同 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生物产生变异的原因是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D.环境对生物变异的选择是不定向的
19.(2019·青岛中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找不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C.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20.(2019·泰安中考)下列对生物进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体型大、体格健壮的动物在生存斗争中不易被淘汰
C.古代长颈鹿为吃到高处的树叶,颈经常使用,逐渐进化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D.米勒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多种氨基酸和核酸
21.(2019·浙江金华中考)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现在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药菌”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如图,上方箭头表示抗生素开始用于医疗的时间,下方相应箭头表示该抗生素的耐药菌出现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可用抗生素治疗所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C.耐药菌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耐药菌出现的时间和抗生素用于医疗的时间没有关系
22.(2020·江苏初二期末)下面的概念图标号1、2、3分别代表
A.定向变异、环境因素 、化石
B.自然选择、定向变异、用进废退
C.生物的遗传变异、环境因素 、化石
23.[2019·湖南娄底]根据以下科普材料,回答:
在我国内蒙古和新疆的大草原上,曾多次发生最可怕的生物灾难,铺天盖地的蝗虫,疯狂地吞噬着草原,顷刻间就可以把其他生物逼入绝境,与旱灾与涝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
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是国际上生态基因组学研究的领衔科学家,他领导的科研团队对蝗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科学家在隔离的一小片麦苗上放入十只绿色蝗虫、十只黑色蝗虫和一只大山雀,大山雀最先发现了一只黑色虫,啄了几口就放弃了,转而发现了绿色蝗虫,啄了两下,就吃了下去,接下来就是第二只,第三只…黑色蝗虫却都幸免于难。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黑色蝗虫在受到攻击以后,体内的苯乙腈迅速转化成剧毒的氢氰酸,鸟类少量摄入就会头晕、眼花、呕吐,如果继续摄入,就会有性命之忧,鸟类轻度中毒,再也不敢造次,所以黑色蝗虫的体色和气味都成为其很好的防御武器。请问:
(1)鸟类的上述行为属于 。
(2)你认为在这个具有麦苗和大山雀的环境中,绿色蝗虫和黑色蝗虫,哪一个更容易被发现? ;哪一个更适应这个环境呢? ,请说明理由 。
(3)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 的结果。
24.达尔文发现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分别生活着15种陆生龟类,它们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它们都保留着南美洲西海岸大陆龟类的痕迹,是由南美洲西海岸大陆龟进化而来的。请用自然选择学说说明大陆龟的进化过程及其原因。
(1)在大陆龟的后代中具有 变异,为大陆龟的进化提供了 。
(2)在不同岛屿的特定条件下,龟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的 ,是不同岛屿上龟类进化的 。
(3)不同岛屿上特定环境的 作用,保留了有利变异的个体,并决定了龟类的进化 。
(4)有利变异通过 得到积累和加强,经过上述长期进化的过程形成了具有显著变异的不同种群。
25.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依赖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变异以及进化,下面以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为主线,梳理一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请回答:
(1)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它们赖以生存的条件是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进行 。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
(2)那么,哪些个体会被淘汰呢?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但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掉。这些所谓的“有利变异”是指 的变异。在如图所示的模拟长颈鹿取食树叶的情景中,最后生存下来的长颈鹿应是标号1、2、3、4中的哪一个? 。
(3)在生物进化中,能够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利变异必定是由 改变改起的,这种变异通过生殖和发育过程在子代表现出来。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是这种物质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4)综上所述,生物通过 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传,生生不息,而生物的 又使得生命不断发展。生物的 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26.(2018春?安阳县校级期末)某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表:
地区 浅色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
释放数 回收数 释放数 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 393 158 406 19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 ,桦尺蛾的体色在生态学上叫 。
(2)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数比较高,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的回收数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 。
(3)在工业污染区, 是有利变异,而在非工业区, 则是有利变异。
(4)这种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 。
(5)如果严厉禁止污染,使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
五、拓展探究
27. [2019·烟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多年来,不断优化的自然环境,已成为港城烟台靓丽的城市名片。
(1)沿海防护林是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烟台的重要载体。烟台海域900多公里海岸线的防护林面积近2.3万公顷。它不但能够防风固沙,清新空气,还改善了周边10万多公顷农田的生态环境,使粮食增产达10%以上,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 ,形成了统一的整体。
(2)防护林主要由黑松和刺槐等抗旱抗盐碱的植被初成。黑松和刺槐分别属于种子植物的两大类群,区分的主要依据是 。右图所示,刺槐种子中能萌发形成新个体的结构是[ ] 。
(3)烟台良好的滨海水域环境成为“东亚一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的重要释站。生物社团的同学调查发现,仅辛安河、鱼鸟河和沁水河口湿地栖息的水鸟种类就达到100多种,黑尾、金眶鹃及鹃头蜂鹰等鸟群数量达10万只以上。由此看来,保护鸟类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迁徙的鸟适于飞行的呼吸特征是 。
(4)春季是夏候鸟繁殖的季节。在岩石上筑巢的黑尾鸥产的卵与岩石颜色相近,而在芦苇丛筑巢的绿头鸭产的卵却是青绿色的,这是它们经过逐代积累,形成了与环境一致的 ,是 的结果。
(5)去年冬天的一场大雪给港城披上了银装。有的街道把洒上融雪盐的积雪堆积在绿化带上,这引起了同学们的担忧。生物社团用清水与含0.1%融雪剂的溶液做对照,观察25℃下荞麦种子的萌发。5夭后的结果如右图所示。 对此你的感悟或倡议是 。
参考答案:
【自主检测】
1.C解析: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是适应当时的环境,有利于生物生存的,但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异就不一定适应新环境。
2.C解析: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前肢长和前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前肢和颈长的个体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前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留下后代的机会就会变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前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的长颈和长前肢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D
4.A解析:随着杀虫剂的使用,苍蝇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因此苍蝇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对苍蝇定向选择的结果。
5.B
6.D
7.B解析:人工选择是指通过人类的不断选择和培育而形成新品种的过程,其结果是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和爱好。与自然选择相比,人工选择的速度较快。金鱼在进化过程中出现不同类型的变异,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进行选择,从而培育出不同品种的金鱼。
8.D解析:自然选择是自然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作用,选择结果是使生物更加适应环境,但选择过程漫长;人工选择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各自的需求和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人工选择速度快。人工选择的结果是满足人的需求,但不一定对生物自身有利,即不一定促进生物进化。
【巩固训练】
9.A解析:建立工业区50年后,黑尺蛾占99%,而灰尺蛾仅占1%,这是因为煤烟将树干熏成了黑色,黑尺蛾就不容易被发现而生存下来,是适者生存,而灰尺蛾容易被敌害发现而不易生存,是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尺蛾的两种体色比例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0.D解析:使用DDT后,抗药性强的稻螟活下来,其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再次使用农药,抗药性弱的稻螟又被杀死,抗药性强的稻螟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大多是抗药性强的稻螟。因此20世纪60年代用DDT杀灭稻螟的效果很好,到了80年代DDT杀灭稻螟的效果不好,原因是DDT的选择作用使得有抗药性变异的稻螟保留下来,种群中抗DDT的稻螟比例增大。
11.A
12.A解析:人类为了观赏需要,把野生金鲫鱼及其后代进行多次杂交,经逐代选择,最终培育出了极具观赏价值的金鱼,是人们经过长时间培育,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
13.D解析: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颈长的个体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且繁殖后代;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生存下来的机会就比较小,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环境的不断选择使颈长的长颈鹿被保留下来,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的颈很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4.C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蛾的口器对兰花花距进行了选择作用,但不能决定兰花花距变异的方向;蛾的口器越来越长是兰花花距选择的结果;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兰花花距和蛾的口器的进化与遗传变异息息相关。
15.C解析:枯叶蝶繁殖的后代,有的形似枯叶,有的与枯叶还有差别。体形与枯叶有差别的枯叶蝶易被敌害发现而不易生存,这样经过若干代的选择,最终活下来的枯叶蝶似枯叶,不易被天敌发现。因此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16.B解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存在抗药性变异。使用农药时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再使用农药时,抗药性弱的害虫又被杀死,而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
17.C
18.B解析: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大多数物种繁殖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现存数量;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环境对生物变异的选择是定向的,即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19.A解析: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即生物产生的变异不一定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20.A解析:在生存斗争中,体型大、体格健壮的个体不一定获胜;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米勒的实验表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可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21.C解析: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抗生素只针对细菌引起的疾病起作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到抗生素的影响,就如现了耐药菌;耐药菌出现的时间和抗生素用于医疗的时间是有关系的。
22.C解析: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的越多,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23.(1)学习行为 (2)黑色蝗虫 黑色蝗虫 黑色蝗虫的体色和气味都成为其很好的防御武器 (3)自然选择
24.(1)微小、不定向的(或不同的) 原材料 (2)生存斗争 动力 (3)定向选择 方向
(4)遗传
25.(1)生存斗争 (2)能适应环境 3 (3)遗传物质 生殖细胞 (4)生殖和发育 进化 遗传变异
26.(1)性状 保护色 (2)适应性 (3)深色桦尺蛾 浅色桦尺娥 (4)自然选择 (5)深色桦尺蛾减少,浅色桦尺蛾增多
解析:(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桦尺蛾的体色就是一种性状。桦尺蛾的体色属于其形态结构特征,在遗传学上叫性状。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生物具有保护色可以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有利于躲避敌害,有利于掩护自己捕食猎物。因此桦尺蛾的体色在生态学上叫保护色。
(2)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利于其避敌和捕食,这种体色叫做保护色;工业污染之后,桦尺蛾较深的体色对其本身来说是一种保护色;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深色桦尺蛾对工业污染区的环境的颜色是适应的。
(3)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回收数多,说明深色桦尺娥在工业污染区更容易生存,是有利变异,而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回收数多,说明浅色桦尺娥在非工业区更容易生存,是有利变异。
(4)达尔文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5)如果严厉禁止污染,使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工业区的环境颜色会变浅,这样浅色桦尺娥的体色就会与环境颜色一致,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容易生存下去,因此深色桦尺蛾减少,浅色桦尺蛾增多。
【拓展延伸】
(1)(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或有无果实) 5 胚 (3)保护鸟类的栖息地 气囊辅助呼吸(或双重呼吸) (4)保护色 自然选择 (5)与社会责任相关的合理答案即可
解析:(1)沿海防护林是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烟台的重要载体。烟台海城900多公里海岸线的防护林面积近2.3万公顷,它不但能够防风固沙,清新空气,还改善了周边10万多公顷农田的生态环境,使粮食增产达10%以上,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统一的整体。
(2)防护林主要由黑松和刺槐等抗旱抗盐碱的植被构成。黑松和刺槐分别属于种子植物的两大类群,区分的主要依据是有无果皮。如图1所示,刺槐种子中能萌发形成新个体的结构是[5]胚。
(3)烟台良好的滨海水域环境成为“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生物社团的同学调查发现,仅辛安河、鱼鸟河和沁水河口湿地栖息的水鸟种类就达到100多种,黑尾鸥,金眶鸻及鹃头蜂鹰等鸟群数量达10万只以上。由此看来,保护鸟类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鸟类的栖息地。迁徙的鸟适于飞行的呼吸特征是双重呼吸。
(4)春季是夏候鸟繁殖的季节,在岩石上筑巢的黑尾鸥的卵与岩石颜色相近,而在芦苇丛筑巢的绿头鸭产的卵却是青绿色的,这是他们经过逐代累积,形成了与环境一致的保护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去年冬天的一场大雪给港城披上了银装,有的街道把洒上融雪盐的积雪堆积在绿化带上,这引起了同学们的担忧。生物社团用清水与含0.1%融雪剂的溶液做对照,观察25℃下荞麦种子的萌发,5天后的结果如图2所示:对此你的感悟或倡议是: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