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
【学习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并能举例说出所熟悉的生态系统。(重点)
2.说出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 3.说明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难点)
【学习过程】
一、温故互查
1.生物圈包括三部分: 的下层、整个水圈和 的上层。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水分、 和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2.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温度、 和 等。
二、设问导读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53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 与 形成的统一整体。
2.举例:一片树林、一块 、一个 、一块农田、一条 等。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它包括地球上的 。
4.生态系统这一名词是英国生态学家 在1935年首先提出的。它的词义包括“生态的”和“系统”两个部分。“生态的”是指 之间和 与 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是指由一些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或 所构成的一个功能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成分
请同学们观察图6.2-1~3并仔细阅读课本P54-55,完成下面的问题:
组成成分 主要包括 作用 各成分间的关系
非生物成分 等。 为生物提供 。 相互 、相互 。
生物 成分 生产者 主要指 进行 ,为各种生物提供 ,生态系统中最 、最 的生物组成成分。
消费者 。 直接或间接地以 为食,将物质和能量传给下一营养级。
分解者 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 分解成简单的 。
讨论:
生产者只有植物吗?动物都是消费者吗?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吗?
三、自主检测
1.(2019·黑龙江龙东中考)“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梁……”下列有关松花江的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
A.松花江 B.松花江里所有的鱼 C.松花江里所有的生物 D.松花江里所有的植物
2. (2018?广州)在生态系统中,能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是( )
A.分解者 B.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下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简图,其中甲、乙、丙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是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B.乙是消费者,它和丙的关系为捕食
C.丙是分解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D.若甲、乙、丙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
四、巩固训练
4.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
A.牧羊人 B.狗尾草 C.蘑菇 D.羊群
5.(2019·湖南株洲模拟)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生物既属于分解者又属于消费者的是 ( )
A.真菌 B.蚯蚓 C.细菌 D.蘑菇
6.(2019·湖南湘西中考)你认为在秸秆还田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
A.无机环境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7.我们经常食用的金针菇,又称“智力菇”。其氨基酸含量高,对促进智力发育、增强记忆力有裨益,是儿童保健增智、老年人延年益寿、成年人增强记忆力的必需品,在许多国家被誉为“益智菇”。请思考金针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
8.(2019·福建泉州模拟)农民一年到头都在田间劳作,春天耕地播种,夏天浇水施肥,秋天收割晾晒。从生物学观点看,农民被称为生态系统的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9.到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工作者,要将生活垃圾带离北极的原因是 ( )
A.北极缺少生产者 B.北极分解者少 C.北极缺少消费者 D.北极缺少非生物
10.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 ( )
A.生产者和分解者 B.消费者和分解者 C.非生物部分 D.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11.(2019·湖南株洲模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稻和青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 )
A.生产者、生产者 B.消费者、生产者 C.生产者、分解者 D.生产者、消费者
12.如图为小刚同学制作的生态瓶,它能组成生态系统吗?从生态系统的组成角度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种类少,不能组成生态系统
B.生物数量少,不能组成生态系统
C.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以是生态系统
D.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所以是生态系统
13.[2019·辽宁朝阳]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消费者
C.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是生产者,分解者则可有可无
D.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14.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该草原中的生产者是草 ②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③该草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是腐生细菌 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15.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组成,下列可正确表示四者之间关系的是 ( )
16.(2019·湖北黄石模拟)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和分解者 ( )
A.都以生产者为食 B.都是动物的食物来源
C.都不能吸收氧气 D.都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17.(2019·江苏连云港中考)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丙主要是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18.(2018·江苏连云港中考)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
B.丙表示肉食性动物或杂食性动物
C.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
D.若甲、乙、丙表示地球上所有生物,则题图可表示生物圈
19.(2017·江苏苏州中考)将鱼的内脏埋入土中,过一段时间后翻开土壤发现鱼内脏不见了。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
A.被土壤吸收了 B.被植物直接吸收了
C.被环境中的分解者分解了 D.通过内脏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了
20.(2016·四川遂宁中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
B.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和非生物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
C.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
D.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21.[2019·贵州贵阳]如图表示在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各图并未按实际比例绘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可表示吃和被吃的关系 B.③表示不同的生物被分解
C.④表示分解后的产物被吸收 D.阳光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22.(2018·湖南娄底模拟)观察下图,认真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大多数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选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从植物中摄取①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这些物质有的构成动物的身体,有的在体内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② 气体等物质;其粪便和遗体中的这些物质经分解也能产生气体②,以及③ 等物质,这些物质又可以被 利用。可见,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2)除了上述作用外,动物在生物圈中还有哪些重要作用? 、 (请写出两点)。
23.2018 年 12 月 2 日, 美国研究人员发布了一项为期 5年的针对美国北部阔叶林区的积雪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预计到 21 世纪末,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美国东北部森林地区的深层积雪减少 95% 。而积雪的减少可能会导致森林急剧减少和森林生态系统过滤空气和水中污染物的能力下降。
气候变化对各种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包括森林生长,碳固存,土壤养分以及空气和水质,气候变化可能对该地区的森林以及依赖它们进行娱乐和旅游、滑雪、地摩托、木材和枫糖浆生产等行业的人民的生计产生利影响。
(1)材料中积雪减少的原因是可能是因为 气体排放量过大造成的 “ 温室效应 ” 。
(2)材料主要研究了积雪等非生物因素对生产者的影响,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还缺少 和 。
(3)积雪减少同样也会对中国的生态系统有影响,说明我们共同处于最大的生态系统中,这个生态系统是 。
(4) 积雪减少与温室效应 、 大气污染等现象息息相关 ,请从我们自身行动中列举出 保护 全球积雪的做法。 。
24.(2018?威海)生命活动离不开物质和能量。为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动植物体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复杂的物质和能量变化。这些变化是否有规律可循呢?让我们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
(1)动植物获得有机物的途径不同。绿色植物通过 自己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需要的有机物直接或间接来自 ,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2)动植物获得能量的途径也不同。绿色植物通过固定 获得能量,动物通过取食或捕食 将能量摄入体内。
(3)动植物释放能量的方式相同。储存在动植物体内的能量需要释放出来,才可以用于它们的各种生命活动。请写出动植物释放能量的生理活动表达式: 。
(4)动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不可分割。动植物体内的能量都以 的形式储存在有机物中,有机物分解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释放。
25.根据下图所示的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光、二氧化碳、氧气、水和各种生物共同构成 。
(2)这个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 。
(3)细菌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其主要作用是 。
(4)该图包含了生态系统的所有成分,即 。
五、拓展探究
26.2019 年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首场 “ 委员通道 ” 上表示,嫦娥四号着陆器、“ 玉兔二号 ” 月球车已再度唤醒,正在获取新的探测数据。
这次搭载的科普载荷,实际上是一个密闭的生物系统,包括 4种植物 ( 土豆、拟南芥、油菜和棉花 )、1 种昆虫 ( 果蝇) 以及 酵母菌 。2019 年1月15日,嫦娥四号上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发布了最新试验照片,
照片显示试验搭载的棉花种子已经长出了嫩芽,这标志着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今后,还将开展更大规模、更复杂的太空种植实验,完善密闭生态系统的设计。
(1) 嫦娥四号搭载的科普载荷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包括 部分和 部分。其中前者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后者中为该生态系统提供能量来源的是 。
(2)酵母菌作为分解者幸运的被带入太空,它属于 ( “ 单 ” 或 “ 多 ” ) 细胞生物体 , 一般通过 来繁殖,在优越的环境中还可以通过 来繁殖。
(3) 通过文章内容可判断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 、 、 。
27. 2019 贺岁大片《流浪地球》, 影片上映以来 收获了非常高的评价和口碑。《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离现在不太远的未来,那时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剧老化,迅速膨胀,很快就要吞没地球。人们集结全球之力,建造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轨道,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家园。
(1)地球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 、 、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2)“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是影响生物生活的 因素,所有生物生命 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 。
(3)在地下城中人们利用蚯蚓干补充能量,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的 和脂肪,营养价值高,蚯蚓在生态系统中担任 角色,把 分解为无机物,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4)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人类超载放牧会导致草原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 。
28.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四个生态瓶,分别编号为A、B、C、D。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池塘水,一定量的小鱼、螺蛳、小虾,放入等量的水草,瓶口密封(如图所示),然后摆放在光照充足的窗台上。对四个生态瓶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观察,发现瓶内的生物生存状态良好。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在生态瓶中,水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2)将生态瓶放置在光照环境中,瓶内生物生存所需的氧气来自 。
(3)若将瓶中的池塘水换成蒸馏水,则生态瓶中的生物成分将缺少 。
(4)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 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填字母标号)。
(5)通过对四个生态瓶内水草、小鱼、螺蛳、小虾的进一步观察,结果发现:D生态瓶内的虾存活时间最短,你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 。
参考答案:
【自主检测】
1.A解析:“松花江”,既包括了环境部分,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松花江里所有的鱼”,只有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松花江里所有的生物”,只构成生物群落,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松花江里所有的植物”,只有生产者,没有非生物成分、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2.D解析: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都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所以,在生态系统中,能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故甲与乙之间为捕食关系;分解者可以将动植物遗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物质的循环。
【巩固训练】
4.B
5.B解析:蚯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同时蚯蚓又能分解有机物产生无机物,所以蚯蚓还属于分解者。
6.D解析:分解者能将秸秆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因此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在秸秆还田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
7.C解析: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金针菇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吸收和利用,故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8.B解析:农民不能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属于消费者。
9. B解析:人体的尿液、粪便中含有的有机物必须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能转变成植物可利用的简单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北极地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都较少,尤其是分解者,所以为了保护北极生态环境,到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和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北极。
10.D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题图中草是生产者,兔、狐、鼠、蛇、鹰都属于消费者,因此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题图中所示的成分外,还缺少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11.D解析: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对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水稻是生产者,青蛙是消费者。
12.D解析:生态瓶中除了具有生产者(水草)和消费者(小鱼)外,在河沙里还含有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是生态瓶中的分解者;该生态瓶中的非生物成为除了空气和土壤外,还具有温度、水、阳光等成分,可见生态瓶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构成了生态系统。
13.C
14.B解析: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所以该草原中的生产者是草,①正确。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腐生细菌和真菌等,既有生物成分又有非生物成分,故构成一个生态系统,②正确。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自己和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因此草是该草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③错误。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蜣螂也担当着分解者的角色,④正确。
15.A解析:分解者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物质的循环。分解者可以分解消费者的遗体、遗物,分解者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物进入无机环境能再被生产者利用,但分解者不能被消费者利用。
16.D解析:消费者主要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还包括腐生动物,如蚯蚓、蜣螂等。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和分解者都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17.D解析: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丙能分解甲、乙的遗体、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形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进入生态循环,丙是分解者。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因为缺少非生物成分。
18.B解析:丙能分解甲、乙的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形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进入生态循环,丙是分解者。
19.C 解析: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无机环境,供植物重新利用,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故埋在土壤中的鱼内脏被分解者分解了。
20.C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和非生物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大多数动物是消费者,少数腐生动物如蚯蚓、蜣螂等属于分解者;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21.D解析: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土壤、空气等。
22.(1)消费者 有机物 二氧化碳 无机盐和水 绿色植物 促进物质循环 (2)维持生态平衡、帮助植物传粉 传播种子等(合理即可)
解析:(1)大多数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从植物中摄取①有机物,这些物质有的构成动物的身体,有的在体内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②二氧化碳气体等物质:其粪便和遗体中的这些物质经分解也能产生气体②,以及③无机盐和水等物质,这些物质又可以被绿色植物利用。可见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促进物质循环。(2)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②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有钩刺,可以钩挂在动物的皮毛上传播种子。
(1)二氧化碳 (2)消费者 分解者 (3) 生物圈 (4)绿色出行 节约用纸(合理即可)
(1)光合作用 植物 (2)太阳能 植物或动物 (3)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4)化学能
(1)生态系统 (2)绿色植物 (3)分解者 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利用
(4)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
【拓展探究】
26.(1)生物 非生物 土豆、拟南芥、油菜和棉花 阳光
(2)单 孢子 出芽 (3)适宜的温度 适量的水分 充足的氧气
27.(1)阳光 空气 (2)非生物 太阳能 (3)蛋白质 分解者 有机物
(4)生物影响环境
28.(1)生产者 (2)水草的光合作用 (3)分解者 (4)A和B (5)小鱼捕食小虾,造成小虾存活时间短:生态瓶空间小,消费者数量太多,小虾因氧气和食物缺乏而死亡(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1)(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阳光下,水草会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生活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所以水草属于生产者。(3)池塘水中含有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担任分解者的角色,如果把池塘水换成蒸馏水,则生态瓶中的生物成分缺少分解者。(4)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实验的变量是小虾,其他条件相同,因此最好选择A和B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5)生态瓶空间狭小,消费者数量太多,小虾因氧气和食物缺乏而死亡。(或二氧化碳过多导致环境中pH太低,小虾被小鱼捕食,小虾缺少食物,环境承载数量有限,虾的竞争能力弱等合理均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