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 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02 20:5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
【学习目标】
1.说出食物链、食物网和生物富集的概念。(重点)
2.说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3.理解生物富集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温故互查
1.在一定的地域内, 与 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2.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 、 和 。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 关系。
二、设问导读
(一)食物链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58,结合课本图6.2-4,完成下面的问题:
1.概念: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 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表示方式
例如:草→蚱蜢→青蛙→蛇
(1)草: 是最基础的环节。
(2)蚱蜢: 初级消费者。
(3)青蛙: 次级消费者。
(4)蛇: 三级消费者。
讨论:
为什么食物链中没有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食物链中“→”两端的生物是什么关系?
(二)生物富集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59,结合课本图图 6.2-5,完成下面的问题:
1.概念:有害物质通过 在生物体内不断 ,使其浓度随 级别的升高而逐步 的现象。
2.有害物质: 等重金属和某些 。
3.结果:环境中低浓度的有害物质在食物链 消费者体内 。
讨论:
DDT,很容易随水进入海洋,这种农药既不能经代谢排出体外,也无法被分解,在食物链:藻类→虾→小鱼→大鱼→……→海洋中最高级的消费者,哪种生物体内DDT浓度最高?为什么?

(三)食物网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60—61,结合课本图图 6.2-6,完成下面的问题:
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 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
2.食物网内各生物之间的关系:相互 、相互 。只要某一物种数量突然发生变化,就会牵动整个 ,影响生态系统的 。
讨论:
1.食物网是怎样形成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是固定不变的吗?试举例说明。

2.如果食物链中的某一环节被破坏,会影响其他环节的生物吗?试举例说明。
三、自主检测
1.[2019·龙东、鸡西]“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一食物链可以准确地表示为(  )
A.虾米→小鱼→大鱼 B.大鱼→小鱼→虾米
C.阳光→虾米→小鱼→大鱼 D.植物→虾米→小鱼→大鱼
2.《庄子·山木篇》有一段有趣的记载:“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正确表述这段记载中的食物链是( )
A.某种植物→蝉→鹊→螳螂 B.某种植物→蝉→螳螂→鹊
C.某种植物→蝉→螳螂→鹊 D.蝉→某种植物→螳螂→鹊
3.[2019·新疆]在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某重金属含量如下表所示,则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生物体 A B C D E
某重金属浓度/ppm 0.05 7 0.51 58 0.39
A.A→E→C→B→D B.D→B→C→E→A
C. D.

4.(2019·四川南充嘉陵模拟)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丁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B.甲、乙、丙都是消费者
C.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 D.若甲的数量增加,则丁的数量将减少
5.(2015·淄博)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有3条食物链
B.蛇和鹰之间只构成捕食关系
C.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D.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的污染,体内积累重金属最多的是蛇
四、巩固训练
6.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图中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中书写正确的是 ( )

A.草→蝗虫→食虫鸟→鹰 B.鹰-→食虫鸟→蝗虫→草
C.阳光→草→食草鸟→鹰 D.蘑菇→兔子→鹰
7.[2019·山西]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一部分,若某种有毒物质已进入该食物网,而且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出,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A.鼠 B.麻雀 C.蛇 D.猫头鹰
8.食物链中位于起点的生物通常是 ( )
A.食草的 B.进行光合作用的 C.食肉的 D.腐生的
9.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和最高级消费者分别是 ( )
A.猫头鹰和食草昆虫 B.青草和猫头鹰 C.食草昆虫和青草 D.食草昆虫和猫头鹰
10.[2019·四川成都]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是(  )
A.食物链和食物网 B.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物和非生物环境 D.有机物和能量
11. [2019·贵州六盘水]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
B.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图中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
C.如果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网,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猫头鹰
D.猫头鹰和蛇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12..下面四幅图均表示在一个食物链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在每一个图最下面一层都表示生产者。其中可以表示“草→虫→山雀→食雀鹰”这一食物链的是 ( )

13.(2017广东东莞三模)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积累的毒素最多 B.②与③是竞争关系
C.④是消费者 D.该生态系统只有一条食物链
14.(2019·云南昆明一模)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
A.草→牛→虎→腐生细菌 B.鼠→蛇→鹰 C.鹰→蛇→青蛙→昆虫 D.草→兔→狐
15.(2019·湖北十堰丹江口模拟)如图为某公园的一个小树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虫的体色与栖息环境相近,这体现出生物影响环境
B.图中有多条食物链,其中一条是“植物→虫→鸟→细菌”
C.图中若去掉细菌、真菌,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D.图中的植物是生产者,细菌、真菌是分解者
16.(2019·威海中考)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示意图,该生态系统所含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式是( )

A.树→虫→鸟 B.光→树→虫→鸟
C.树→虫→鸟→细菌和真菌 D.光→树→虫→鸟→细菌和真菌
17.(2019·海南中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捕食关系,但不构成食物链,根本原因是 ( )
A.无生产者 B.无分解者 C.无能量流动 D.无物质循环
18.(2019·湖南郴州中考)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条食物链中含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食物网中生物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C.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积累
D.“阳光→草→昆虫→细菌”是一条食物链
19.(2018·安徽亳州中考)下列关于食物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食物链的起始部分是分解者 B.食物链反映的是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C.食物链中可以没有生产者 D.构成食物链至少要有三种生物
20.(2016·潍坊中考)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关系,该食物网的消费者中,哪种生物灭绝一定会导致另一种生物灭绝 ( )

A.乙 B.丙 C.丁 D.己
21. [2019·湖北黄冈]“黄梅吋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水草丰茂、蛙鸣声声的乡村美景。下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在水草丰茂的池塘边的靑蛙体色大多是靑绿色的,这样不易被天敌发现。此事例反映出生物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2)图中有 条食物链。
(3)科研小组为研究某种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对池塘的影响,测定水体及其中一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该有毒物质的含量如下表。据表分析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变化的规律: 。

(4)甲鱼属于爬行动物。从生殖或呼吸方面比较,爬行动物比鱼类高等的特征有 (回答一点即可)。
五、拓展探究
22.通过微视频“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导学后,为测验“学习任务单”的完成情况,请你和学习小组一起根据下图完成以下“进阶作业”:

(1)如图,A代表生态系统中的 者,它们能通过 作用利用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2)图中,兔与鼠之间为 关系。鹰锋利的喙和爪有利于捕食,根据达尔文进化论分析,这是 的结果。
(3)图中D主要是腐生的 ,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可把动植物遗体、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写出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该食物链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成为一个统一整体。
23.[2019·山西,23.15分]阅读资料,分析回答。
在北美大陆上,生活着很多种类的蝴蝶,但没有任何一种能像帝王蝶一样受到公众的宠爱。这种蝴蝶身体硕大(双翅展开约10厘米),色彩斑斓,有着极为美丽的外表。更为人称道的是,它们每年秋季不远万里从北美迁徙到墨西哥越冬,来年春季又一路跋涉返回北美,整个过程四代接力完成,但它们勇敢无畏,义无反顾。
帝王蝶的成像一片片彩色的叶子飘在花丛里,采食花蜜。而无数天敌在南下的路上等待着它们,鸟、黄蜂,甚至蜘蛛和蚂蚁都在伺机捕食毫无反抗能力的帝王蝶。不过弱者自有弱者的自卫办法。对帝王蝶来说,那就是一句警告:“我不好吃!”在帝王蝶的体内含有一种心脏毒素,它来自帝王蝶幼虫阶段食用的乳草。这种毒素含有鸟类不喜欢的怪味道,食用后会引起鸟类的不适甚至死亡。
据有关研究部门和蝴蝶爱好者观察,从1994年到2014年间。到墨西哥越冬地的帝王蝶数量逐年减少,2014年竞比最高年景减少了近90%,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专家认为,乳草减少是直接威胁、另外墨西哥越冬地森林的非法砍伐,以及近年来美国南部异常的气候,可能也是使越冬帝王蝶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请回答下列与帝王蝶有关的问题:
(1)请写出一条有帝王蝶参与的食物链:   。
(2)迁徙行为对帝王蝶有什么意义?  。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帝王蝶的生殖和发育有哪些特点?(至少答出两点)  。
(4)帝王蝶的身体呈现很多黑黄相间的花纹,这种恫吓天敌的体色是一种“警戒色”。下面是运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对警戒色形成过程作出的解释,请你补充完整:
帝王蝶的繁殖能力很强,由于   的原因,个体之间体存在差异。在与环境中天敌之间进行的   中,一些其他体色的帝王蝶被天敌捕食,逐渐被淘汰;而黑黄相间体色的个体,使天敌在数次误食中毒后,再看到这种蝴蝶便会畏而远之,因此这些帝王蝶便幸运地生存下来。经过多代积累,这种黑黄相间的体色愈加醒目,成为“警告”天敌“不要吃我”的警戒色。达尔文把自然界中这种   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   。
(5)帝王蝶不仅是大自然美丽的象征,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无国界,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与使命。为保护帝王蝶,请你建言献策(至少答出两点):   。








































参考答案:
【自主检测】
1.D
2. C解析:选项A中鹊和螳螂的捕食关系反了,应该是鹊吃螳螂;选项B中箭头方向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捕食者;选项D中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
3.D解析: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浓度(ppm)从少到多依次是A0.05、E0.39、C0.51、B7、D58.其中E0.39和C0.51有机汞浓度差不多,可能是营养级别相同。因此选D 。
4.D 解析: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在该食物链中,若甲的数量增加,则乙的数量减少,丁的数量因天敌乙的数量减少而增加。
5.C解析:从图中看,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草→鼠→鹰,草→鼠→蛇→鹰,草→昆虫→食虫鸟→鹰,草→昆虫→食虫鸟→蛇→鹰。蛇和鹰都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鹰以蛇为食,为捕食关系,它们又都以鼠为食,又存在竞争关系。图中食物网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有毒物质沿食物链逐级积累,消费者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鹰在食物链的末端,消费者级别最高,其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最高。
【巩固训练】
6.A解析:鹰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阳光属于非生物成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成分;蘑菇是真菌,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
7.D
8.B解析: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一初级消费者一次级消费者……因此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即食物链是从生产者开始的,如草→兔→狐。所以食物链中位于起点的生物通常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9.B解析: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且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越多。青草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属于生产者。在该食物链中,生产者和最高级消费者分别是青草和猫头鹰。
10.A
11.B
12.C解析:通常营养级越高,生物的相对数量越少。所以题图中表示“草→虫→山雀→食雀鹰”这一食物链的最下层生产者的矩形框最大,向上随营养级的升高,矩形框逐渐变小
13.D解析: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越多。题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③,其体内毒素积累最多;题图中③食虫鸟、②虫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④是腐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属于分解者;食物链描述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被吃与吃的关系,题图中只有①→②→③这一条食物链
14.D解析: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鼠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鹰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而且鹰、蛇、青蛙、昆虫的捕食关系反了;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及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捕食关系。
15.D解析:虫的体色与栖息环境相近,这体现出生物适应环境: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因此图中只有1条食物链:植物→虫→鸟;图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若图中加入阳光、空气等非生物成分,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16.A 解析:光属于非生物成分,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成分;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食物链的书写不包括分解者;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光属于非生物成分,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
17. A解析: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以最高级消费者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缺少绿色植物(即生产者),不构成食物链。
18.C解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被吃与吃的营养关系而形成食物链,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食物网中生物之间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积累,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阳光→草→昆虫→细菌”不是一条食物链。
19.B解析:食物链的起始点必须是生产者,而不能是分解者,但是终点一定是消费者;食物链反映的是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即捕食关系;食物链反映的是各种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中必须有生产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起始点是生产者,构成食物链不一定必须有三种及以上生物,也可以是两种生物,如草→鸟。
20.B解析:由题图可知,甲是生产者,图中包含的食物链有:甲→乙→戊:甲→乙→丙→戊:甲→乙→丙→己→戊;甲→丁→丙→戊;甲→丁→丙→己→戊:甲→丁→戊。从食物链中可以看出己的食物只有一种,即丙,所以丙灭绝一定会引起己的灭绝。
21.(1)生物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2)4 (3)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增加/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合理即可)
(4)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卵壳(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卵壳/体外受精,其它合理即可)
【拓展延伸】
22.(1)生产 光合 (2)竞争 自然选择 (3)细菌和真菌 分解 (4)绿色植物→鼠→鹰(或绿色植物→兔→鹰) 太阳能
23.(1)乳草→帝王蝶→鸟(或乳草→帝王蝶→黄蜂;乳草→帝王蝶→蜘蛛;乳草→帝王蝶→蚂蚁)
(2)有利于顺利越冬(有利于繁殖后代或有利于生存)
(3)有性生殖、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体内受精;卵生;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蟠、成虫四个阶段;幼虫阶段有蜕皮现象;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4)遗传变异(或“变异”) 生存斗争 适者 自然选择
(5)保护乳草;在帝王蝶迁徙经过的地方种植适量乳草;保护帝王蝶越冬地的森林;加大保护帝王蝶的宣传力度;禁止捕捉帝王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