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实验7 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设计
课型
实验探究解决课
课时
第1课时
学习日期
设
计
思
路
依据新课程有效教学理念和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设计本课,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本节课以“碱法苏打水的酸碱性?”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意识到“溶液酸碱性”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学生检验化学试剂的酸碱性,多观察、多思考、多交流,并进一步探究生活中某些溶液的酸碱性,有助于学生熟练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水瓶上的标签与学生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思考,得出酸碱指示剂、pH试纸和pH计(酸度计)之间的差异,定性测量和定量测量相结合更好的认识溶液的酸碱性。选择生活中的奇特现象“吹气使紫甘蓝汁变色”和“紫薯粥变色”等,让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以解释这些奇特的现象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学情境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真实性和现代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化学就我们身边,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学
习
目
标
1.了解酸碱指示剂(石蕊、酚酞)在pH不同的溶液中所呈现的颜色。
2.学会使用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操作。
3.学会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操作。
4.通过指示剂和pH试纸的使用,提高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创新精神,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5.会用溶液酸碱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
重难点
学习重、难点: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既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学
习
方
法
1.小组实验学习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质疑、解疑融入小组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突出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的合作,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3.展示学习法:培养学生综合展示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学
习
准
备
教师准备:1.《实验记录单》;2.课件;3.实验仪器。
学生准备:1.课前预习本节内容;
2.在学校图书馆或是通过手机,电脑等多种方式查阅检验溶液酸碱性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
内容
教学环节
与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宗旨与意图
完成情况
及反思
(一)
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创设情境,
进入主题】
1.展现“碱法苏打水”,提出本节课将研究溶液的酸碱性。
[引导]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天都要喝大量的水。市面上也有很多不同种类的饮品。下面,我们来一起看其中一款饮品的宣传片。
看完这个宣传片,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观看视频]
“碱法苏打水”
[猜想]
观看“碱法苏打水”产生的疑问:
①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②它是碱性的吗?
③喝它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吗?
[学生演示实验]
常用的检验溶液方法: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可以粗略的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pH试纸:可以粗略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启发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维方法学习化学。
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是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常用方法,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过程。
[问题生成]
如何检验这瓶苏打水的酸碱性呢?有同学愿意来完成这个实验吗?
由学生亲自检验日常生活饮品的酸碱性,复习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操作及注意事项。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生通过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探究活动,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从而增进对溶液酸碱性的理解,增进对化学学科的理解。
[得出结论]
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常用于检验溶液酸碱性。借助演示实验,加深对检验溶液酸碱性方法的认识,强化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的实验操作,有助于更好的掌握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对比检验结果,明确酸碱指示剂可以判定溶液的酸碱性,pH试纸可以粗略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3.图片展示“碱法苏打水”的信息(pH)
[追问]为什么我们测得的结果和水瓶上的标识不同?要想测得相同数据,可以使用什么方法?
[思考]
回忆之前使用pH试纸测得的结果,分析得到pH试纸只能粗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而pH计(酸度计)可以精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对比实验结果和“碱法苏打水”数据之间的差异得出pH试纸与pH计之间的差异
学生积极思考检测溶液酸碱性的方法(酸碱指示剂、pH试纸和pH计)并且进行对比,分析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从而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这3种方法。
[得出结论]
对比常用的检验溶液酸碱性的三种方法:使用酸碱指示剂是定性测量;pH试纸和pH计(酸度计)是定量测量。
【问题呈现,
实验探究】
选择合适的试剂检验实验室或生活中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小组实验,得出合理的结论。
[点拨]
通过观看演示实验,对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已经有所了解。借助对某些试剂酸碱性的检测来检测自己的掌握程度。
[提示]
1.实验记录单中的实验内容可选择性地做,也可增加实验,设计并探究完成。
2.小组进行实验时,组员分工明确,注意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并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自主探究性实验]
从已给出的实验记录单中的实验内容,可以选择性地去做,也可以选择自己带来的试剂,增加实验内容,设计实验并检验其酸碱性。
[问题讨论]
对于实验中出现的情况,学生通过组内分析原因,自主完成。
[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使用触摸板进行展示)
化学试剂在石蕊试液、酚酞试液中的颜色变化。
化学试剂的pH。
日常生活中常见溶液(学生自带、感兴趣的溶液)酸碱性的判定。
1.教师充分调动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兴趣,并在操作上予以指导。
2.指导学生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同学间的合作精神以及用化学用语描述实验现象。
1.学生很活跃,争先恐后的表达自己看到的或感知到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感受到了探究后收获成功的快乐。
2.注意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 。
3. 通过交流、合作,体验小组实验的乐趣,使学生能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
【总结提升】
1.常见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显色。
2.pH试纸的使用
[分析归纳]
1.常见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显色:①石蕊试液可以检验酸性、中性、碱性溶液。
②酚酞试液只能检验碱性溶液,但是变色明显。
2.pH试纸的使用: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pH试纸不用润湿),待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
(二)
溶液酸碱性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问题生成】
这瓶苏打水的成分是什么?
喝苏打水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吗?
[提示]
根据苏打水是碱性溶液猜测苏打水的成分。从而推测苏打水可能的功效。
[分析]
碳酸氢钠溶液显弱碱性。苏打水的成分中可能有碳酸氢钠。
弱碱性水的功效。
1.溶液酸碱性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化学知识渗透在各个领域,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2.通过利用溶液酸碱性知识解释“吹气能让紫甘蓝汁变色”,“紫薯粥变色”等现象,体会化学来源于什么,服务于生活。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积极性高,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反馈、自我完善,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教师适当保留个人意见,由学生归纳并猜测,及时地给出补充性的意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应用知识,
学以致用】
1.溶液的酸碱性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过渡、引导]
课前布置的作业,通过学校图书馆或是手机、电脑等网络途径查阅的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意义。
[归纳]
通过课前查阅的资料,归纳溶液酸碱性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观看图片]
工业生产中不同酸碱性的溶液
检测饮用水、鱼缸水等日常用水。
检测污染、酸雨。
检测土壤。
2.掌握溶液的酸碱性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奇特现象。
[引导]
“吹气能使紫甘蓝汁变色吗?”,猜测其中原因。
[追问]
为什么紫薯粥在煮制过程中会变色?
[学生活动]
猜测并汇报“紫甘蓝汁变色”的原因,其他同学予以完善和补充。
[结论]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产碳酸,从而使紫甘蓝中的花青素变色。
食物在煮粥过程中产生碱性物质,形成碱性溶液可以使紫薯中的花青素变色。
花青素在不同浓度的酸性或碱性溶液中颜色不同。
(三)
小组总结,
全面评价,拓展延伸及时反馈
【总结收获,
交流评价】
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
1.总结归纳,提炼升华。
2.积极思考,互相补充,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3.有持续探究问题的愿望。
学生谈收获与心得,最后紧扣主题:溶液酸碱性。
掌握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常用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化学的角度重新认识身边的物质,生活中的现象等。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心观察,化学无处不在。
板书设计: 基础实验7 溶液的酸碱性
常见酸碱指示剂 pH试纸 pH计(酸度计)
定性测量 定量测量
认识溶液的酸碱性
教 学 反 思
《基础实验7 溶液的酸碱性》是沪教版下册教材中的第七章基础实验内容,本节的学习旨在.了解酸碱指示剂(石蕊、酚酞)在pH不同的溶液中所呈现的颜色。学会使用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操作。通过指示剂和pH试纸的使用,提高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创新精神,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会用溶液酸碱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在本节的教学设计中,我主要采用的是小组实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一.关注教学方式的变革,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生本课堂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阶段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的科学素养。课堂教学中, 进一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教师的角色转变为集三者于一身,即匠心独具的设计者,激情睿智的合作者,方向明确的引导者。以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发展为本,激发兴趣, 创造条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给学生留有自主性学习的空间和时间,相信-发现-依靠-帮助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验学习、合作学习,切实有效的促进生成性学习,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培养实事求是、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
二.?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1.本节课以“碱法苏打水的酸碱性?”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意识到“溶液酸碱性”就在我们身边。从学生的身边的熟悉的“水”出发,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选择常用的方法检验化学试剂的酸碱性,并进一步探究生活中某些溶液的酸碱性,有助于学生熟练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然后展示水瓶上的标签与学生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得出酸碱指示剂、pH试纸和pH计(酸度计)之间的差异,定性测量和定量测量相结合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溶液的酸碱性。选择生活中的奇特现象“吹气使紫甘蓝汁变色”和“紫薯粥变色”等,让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以解释这些奇特的现象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学情境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真实性和现代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化学就我们身边,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关于溶液酸碱性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图书馆查阅资料或是听过手机,电脑等途径获得溶液酸碱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重新认识身边熟悉的事物和现象,理解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化学知识去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化学知识的运用,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更丰富,更精彩。?
三.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重视知识生成过程
在学生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小组实验过程中,适时地点拨,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然后进行小组汇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使学生能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定性测量和定量测量。??本节课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提高学生实验能力,让学生体会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过程,形成感性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既生动又精彩。让我们来一起学化学,用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