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1.3《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测试(1)(浙科版选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1.3《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测试(1)(浙科版选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12-02 19: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验3 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一、选择题
1.纤维素酶可以将下列哪种物质分解…………………………………………( )
A.牛肉片 B.鱼片 C.滤纸条 D.塑料条2.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的菌落是……………………………( )
A.分解尿素的细菌 B.硝化细菌 C.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D.乳酸菌3.本实验关于选择培养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B.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C.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 D.所用培养基是平板培养基4.下列材料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是……………………………………………( )
A.杨树 B.小麦 C.玉米 D.棉花
5.纤维素酶能够分解……………………………………………………………( )
A.纤维素的微生物 B.淀粉的微生物 C.纤维素 D.淀粉
6.刚果红能与哪项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 )
A.纤维二糖 B.纤维素 C.葡萄糖 D.麦芽糖
7.寻找纤维素分解菌应到………………………………………………………( )
A.湿润的环境中 B.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
C.富含无机盐的环境中 D.池塘中
8.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有选择作用,原因在于其含有………………( )
A.NaNO。 B.KCl C.酵母膏 D.纤维素粉
9.下列哪种生物能产生纤维素酶 …………………………………………… ( )
A.纤维素分解菌 B.牛 c.羊 D.兔
10.选择培养时应将锥形瓶固定在……………………………………… ……( )
A.桌子上 B.温箱里 C.窗台上 D.摇床上
11.选择培养的结果:培养液变……………………………………… ………( )
A.清澈 B.浑浊 C.红色 D.产生透明圈
12.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可在…………………… ……………………( )
①制备培养基时 ②梯度稀释时 ③倒平板时 ④涂布时 ⑤培养基上长出菌落时
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④⑤
13.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结果是…………………………………………… …( )
A.均会出现透明圈 B.均不会出现透明圈
C.方法一出现,方法二不出现 D.方法一不出现,方法二出现
14.培养基能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 …( )
A.水 B.碳源 C.氮源 D.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
15.牛肉膏可以为微生物提供………………………………………… ………( )
A.氮源和维生素 B.氢元素和氧元素 C.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 D.无机盐
16.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
C.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17.下列几项需要用到灭菌的是…………………………………………………………( )
A.实验操作的空间 B.操作者的衣着和手 C.培养基 D.牛奶
18.下列关于进行微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实验室中,切不可吃东西、喝水 B.离开实验室时不一定要洗手
C.进行实验操作前一定要对双手消毒 D.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
19. 下列部位中不含有微生物的是…………………………………………… ………( )
A.洗干净的脸上 B.洗完澡后的皮肤
C.刷完牙后的口腔 D.灼烧之后的灭菌环
20.关于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配制需要在火焰旁操作的是……………………( )
A.称量 B.灭菌 C.溶化 D.倒平板
21.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应用……………………………………………………( )
A.灼烧灭菌 B.高压蒸气灭菌 C.干热灭菌 D.煮沸灭菌
22.倒平板时需将培养基冷却至…………………………………………………………( )
A.室温 B.0℃左右 C.50℃左右 D.100℃左右
23.以下操作用到接种环的是……………………………………………………………( )
A.平板划线操作 B.系列稀释操作 C.涂布平板操作 D.倒平板操作
24.土壤中的细菌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 ………( )
A.尿素酶 B.脲酶 C.蛋白酶 D.细菌酶
25.DNA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在何处将少量DNA大量复制的技术…… ……( )
A.体内 B.体外 C.细菌体内 D.真菌体内
26.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为多少的平板进行计数……………………( )
A.30~100 B.30~200 C.30~300 D.30~600
27.在105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为50则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是……( )
A.5×107 B.50 C.5×108 D.50×3
28.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什么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
A.测试因素 B.非测试因素 C.全部因素 D.部分因素
29.细菌适宜在接近何种酸碱度的潮湿土壤中生长………………………………………( )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强碱性
30.土壤取样时应选取什么样的土…………………………………………………………( )
A.表层土 B.距地表约3~8 cm的土壤层
C.距地表约10~20 cm的土壤层 D.距地表20 cm以下的土壤层
31.下列属于菌落特征的是…………………………………………………………………( )
①菌落的形状 ②菌落的大小 ③菌落的多少 ④隆起程度 ⑤颜色 ⑥有无荚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2.进行系列稀释时,按什么顺序进行……………………………………………………( )
A.稀释度递增 B.稀释度递减 C.不论稀释度大小 D.A、B两项均可
33.能排除培养基是否有杂菌污染的方法是………………………………………………( )
A.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实验桌上培养 B.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窗台上培养
c.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D.将已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34.纤维素酶的组成元素有…………………………………………………………………( )
A.C、H、O B.C、H等 C.C、H、O、P D.C、H、O、N等
35.水溶性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一种………………………………………………………( )
A.无机盐 B.商品纤维素 C.天然纤维素 D.微晶纤维素
36.刚果红与纤维素结合后可形成什么颜色复合物…………………………………( )
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黑色
37.下列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含量最高的是………………………………………( )
A.热带雨林中土壤 B.寒带森林中士壤 C.花盆中 D.荒漠地区
38.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后还需要用什么实验来确定………………………………( )
A.发酵产纤维素酶 B.发酵产纤维素
c.纤维素酶分解滤纸 D.纤维素分解产生葡萄糖
二、非选择题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 种组分,即 、
和 。
2.当纤维素被 分解后,刚果红一纤维素自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
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 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3.为什么要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分解菌
4.请分析下面的培养基配方,回答下面的问题:
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
纤维素粉 5 g
NaN03 1 g
Na2HP04·7H 20 1.2 g
KH2P04 0.9 g
MgS04·7H 20 0.5 g
KCl 0.5 g
酵母膏 0.5 g
水解酪素 0.5 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 mL
(1)上述配方是液体培养基还是固体培养基 为什么
(2)这个培养基对微生物是否具有选择作用 如果具有,又是如何选择的
(3)如果要证明该培养基的选择培养作用可用        培养基做   实验。
5.请你设计实验来证明纤维素酶的作用。
实验步骤:
(1)取2支20mL的试管,分别放入1cm×6cm的   。
(2)再分别加入pH为4.8,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的        缓冲液10mL、11mL。
(3)在加入lOmL缓冲液的试管中加入1mL      。
(4)将2支试管固定在摇床上,振荡反应1h。结果:加纤维素酶的滤纸条被分解,另一支中的未分解。则证明: 。w.w.w.k.s.5.u.c.o.m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 C A D C
6——10 B B D A D
11——15 B C A D C
16——20 B C B D D
21——25 B C A B C
26——30 C A B C B
31——35 B A C D B
36——38 A A A
二、非选择题
1.C1酶 CX酶 葡萄糖苷酶
2.纤维素酶 纤维素分解菌 透明圈
3.由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含量相对较高,因此从这种土样中获得目的微生物的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
4.(1)是液体培养基,原因是配方中无琼脂。
(2)有选择作用,本配方中的碳源是纤维素,所以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可以大量繁殖,不能利用纤维素的微生物则难以生存。
(3) 牛肉膏蛋白胨 对照。
5.(1) 滤纸条。
(2) 醋酸—醋酸钠
(3) 纤维素酶。
(4) 纤维素酶有分解纤维素的作用。
w.w.w.k.s.5.u.c.o.m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