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一下1.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案
课题
发现物体的特征
单元
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学情
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在小学阶段要认识“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质量和体积过于抽象,他们可以通过关注更为具体的特征,如轻重、大小、形状等建立起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整个一年级阶段,学生需要认识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都是为了达到课标所制定的这个教学目标。
学生对形状这个词并不陌生,他们在生活中、幼儿园的学习中和一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已经知道了物体的许多形状,如正方体、长方体、球形等,所以本节课对这些形状的认识不再展开。
很多教师会认为“学生对形状都很熟悉,没有什么可讲的”。然而,认识物体的形状有什么意义,形状的差异对物体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回答,甚至很多教师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
学习
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认识到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意识到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2.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了解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3.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不同。
重点
认识到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
难点
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新课聚焦
您有很多玩具,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才能装的更多?
将物体整齐地、紧挨着摆放可以节省空间,装的更多。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对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提问,
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2. 科学探索
(1)说说物体的形状。
展示几种物体,说一说它们的形状?
教师点拨:
我是螺母--六棱柱形
我是木块--正方体
我是乒乓球--球形
我是橡皮--长方体
你能说出下面这些形状吗?
一个挨着一个的摆放,铺满整个盒子的方法叫“平铺”。
立着铺和平着铺,哪种铺法用的砖更多?
(2)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
展示图片,说一说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
乒乓球:我摆了9个
木块:我摆了16个
螺母:我也摆了16个
橡皮:我摆了24个
结论:物体越窄,摆放得越多,物体的形状不同,摆放的数量通常也不同。
这四种物体,乒乓球摆放的数量最少,橡皮摆放的数量最多。
(3)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的更多吗?
相同的物体,不同的平铺方法,数量一样吗?
乒乓球、玻璃珠和木块不管怎么摆放,数量都是一样的,而螺母和橡皮因为摆放方式的不同,数量也不同。这是什么原因?
圆形、方形等等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物体的形状
立着铺
数数,回答问题
说一说不同物体的平铺方式有几种。
形状不同,每个面不一样。
通过具体对每种物体的形状进行分析,让学生感受物体的形状特征。
通过图片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平铺的方法。
首先思考摆放的不同方法,然后实验证实,平铺的方法不同,摆放的数量是不同的。
3. 交流研讨
研讨:同一种物体的两种平铺方法,结果一样吗?
同一种物体用平着放的方法平铺与用立着放的方法平铺,结果与物体形状的特殊性有关。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在盒子里,摆放的方法不同,摆放的结果可能不同。对于正方体的物体和球形的物体,各个方向对称,摆放的结果一样。
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的空间不同:
乒乓球、玻璃珠和木块每个侧面都是一样的,不管怎么摆放,摆放的方式只有一种,数量是不变的;而螺母和橡皮由于每个侧面都不同,所以不同的摆放方式,平铺时所占的空间不一样,所以,数量也不同。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不同:
乒乓球和木块一样大小,因为木块能把盒子底面铺满,而乒乓球在平铺时中间有缝隙。所以木块的数量比乒乓球多。
交流、讨论。
结果|:不一样
通过全班的讨论交流,对实验内容及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巩固在探索环节学习的内容,对结果进行总结,形成文字。
4. 课外拓展
折叠,节省空间。
衣服折叠摆放,能充分利用空间,摆放的更多;
折叠自行车占据空间少,轻巧方便。
帐篷可以折叠,占据空间少,非常方便携带!
拓展知识面。了解折叠,节省空间在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题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认识了各种各样物体的形状,物体有很多面,不同面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了解到物体本身占据着空间;不同形状的物体会影响它占据空间的方式。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板书
1.3 认识物体的形状
一个挨着一个的摆放,铺满整个盒子的方法叫“平铺”。
板书设计
1.3《认识物体的形状》练习题
选择题
(1)一个挨着一个的摆放,铺满整个盒子的方法叫 。
(2)螺母用平着放的方法和用立着放的方法,所用的螺母的数量 。
(3)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的空间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 。
二、判断题。
1.将方形的物体摆放在方形盒子里更适合。( )
2.把一些球形的物体摆放在盒子里,没有空隙。( )
3.有时把物体水平平铺摆放与立着平铺摆放,装入盒子里的物体数量不一样。( )
三、选择题。
1.右边小木块的形状是( )。
A.正方体
B.长方体
C.球形
2.下列这些水果的形状,在水果篮里摆放( ),摆放的最少。
A.苹果 B.香蕉 C.甘蔗
3.下列物体的形状,描述错误的是( )。
A.树叶都是卵形的
B.树干一般呈圆柱形
C.冰箱一般都是长方体
四、画一画。
妈妈给小彤买了一个新书架,小彤怎样整理摆放她的书更好呢?请将左边的书合理摆放到右边的书架里。(把序号填入书架中)
参考答案:
一、1.平铺 2.不一样 3.不同 不同
√×√
BBA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② ⑤ ③ ④ ①
提示:观察书架的不同分区,选择大小适合的书,充分利用空间,可以把书摆放的更整齐、更多。
课件21张PPT。1.3 认识物体的形状科学科教版 一年级下册认识物体的形状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PPT课件制作:刘老师工作室H2O新课聚焦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的更多?将物体整齐地、紧挨着摆放可以节省空间,装的更多。(1)说说物体的形状。科学探索(1)说说物体的形状。科学探索我是螺母--六棱柱形我是乒乓球--球形我是木块--正方体我是橡皮--长方体科学探索你能说出下面这些形状吗?一个挨着一个的摆放,铺满整个盒子的方法叫“平铺”。科学探索平着铺立着铺哪种铺法用的砖更多?(2)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科学探索(2)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科学探索我也摆了16个我摆了9个物体越窄,摆放得越多,物体的形状不同,摆放的数量通常也不同。
这四种物体,乒乓球摆放的数量最少,橡皮摆放的数量最多。我摆了24个我摆了16个(3)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的更多吗?科学探索相同的物体,不同的平铺方法,数量一样吗?(3)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的更多吗?科学探索这么摆放,里
面还有空隙!我“躺着”摆了16个,我“站着”摆了32个科学探索乒乓球、玻璃珠和木块不管怎么摆放,数量都是一样的,而螺母和橡皮因为摆放方式的不同,数量也不同。这是什么原因?
研讨:同一种物体的两种平铺方法,结果一样吗?交流研讨同一种物体用平着放的方法平铺与用立着放的方法平铺,结果与物体形状的特殊性有关。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在盒子里,摆放的方法不同,摆放的结果可能不同。对于正方体的物体和球形的物体,各个方向对称,摆放的结果一样。交流研讨乒乓球、玻璃珠和木块每个侧面都是一样的,不管怎么摆放,摆放的方式只有一种,数量是不变的;而螺母和橡皮由于每个侧面都不同,所以不同的摆放方式,平铺时所占的空间不一样,所以,数量也不同。
乒乓球和木块一样大小,因为木块能把盒子底面铺满,而乒乓球在平铺时中间有缝隙。所以木块的数量比乒乓球多。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不同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的空间不同科学拓展折叠,节省空间。衣服折叠摆放,能充分利用空间,摆放的更多。折叠自行车占据空间少,轻巧方便。帐篷可以折叠,占
据空间少,非常方
便携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认识了各种各样物体的形状,物体有很多面,不同面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了解到物体本身占据着空间;不同形状的物体会影响它占据空间的方式。课堂总结1.3 认识物体的形状一个挨着一个的摆放,铺满整个盒子的方法叫“平铺”。板书设计完成课后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下节课见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PPT课件制作:刘老师工作室H2O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