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05 14:5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城市与城市化》检测题

一、单选题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以开封为新兴副中心,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读“中原城市群范围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中原城市群体系中 (   )
A.郑州市的城市功能洛阳市也都具备
B.焦作和开封是同一级别的地区性中心地
C.焦作辐射范围覆盖济源、洛阳、新乡的全部
D.为了发展河南经济,不同层次的城市需要均衡发展
2.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促进郑州市城市规模和等级提升的因素有 (   )
①重要的交通枢纽 ②便利的水陆交通 ③丰富的矿产资源 ④省会城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某高度繁荣的大都市,区域管辖陆地总面积1106.3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648.69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总人口约740.98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下表为该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构成。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下图为该城市局部功能分区示意图,判断制衣、印刷、出版行业主要集中分布在

A.甲 B.乙 C.丙 D.丁
4.该城市的地铁站多分为上中下多层,像个地下城市。这样规划建设的根本原因是
A.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B.为方便乘客换乘、出入
C.人多地少,用地紧张 D.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
5.该城市是
A.香港 B.上海 C.广州 D.大连

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区某城市局部微规划示意图。图中砂层和砾石层由上部砂层和下部砂石层两层组成。该地区一次降水过程中,土层含水量一般未达到饱和。入渗率是指一次降水过程中从地表渗入土层的水量占本次降水总量的百分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区域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大小的排序正确的是(  )
A.坡地>浅凹绿地>停车场 B.停车场>浅凹绿地>坡地
C.浅凹绿地>停车场>坡地 D.浅凹绿地>坡地>停车场
7.若其他条件相同,下列关于图中坡地入渗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强度越大,入渗率越大 B.降水时间越长,入渗率越大
C.土壤湿度越大,入渗率越大 D.土壤粘度越大,入渗率越大

8.读某区域五个村落的分布示意图(附注:图中序号代表 村落),试判断其中最可能发展为城镇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⑤
9.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城市外围向中心依次出现
A.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农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C.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
下图为2019年1月浙江某地雪后,一停车坪上的景观图。停车坪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馒头”状的小雪堆(如下图),且每个雪堆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据了解,这种方砖的中心有个空洞,会露出土壤,属近年流行的“可呼吸”地面铺装。该停车坪用的就 是这种植草砖。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0.照片显示的“雪馒头”形成的原因有
①土壤较地砖比热容大,升温较慢,其上积雪融化较慢
②地砖中心空洞积雪厚
③土温比气温低,积雪融化慢
④砖面比泥土升温快,温度高,其上积雪融化较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与使用普通水泥砖相比,使用植草砖的停车坪
A.增加了雨水下渗 B.增加了地表径流
C.减少了生物种类 D.减少了地下径流

读“我国某城市等地租线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2.O处最可能是
A.工业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文化区
13.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地理事物,分布比较合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4.下列与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最密切相关的是( )
A.高大密集的建筑群体 B.工业、交通、家庭排放的废气、废热
C.城市中水域和绿地的能量调节 D.城市中众多的交通、管理设施
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5.影响图示铁路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有 ( )
A.交通布局 B.地形起伏 C.河流流向 D.矿产分布
16.丁城建港的区位条件有 ( )
A.纬度低,港口水域全年不冻 B.位于河流入海口,长年不淤
C.地形起伏,不便于港口建设 D.水陆联运便利,腹地较广

17.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图例①②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商业区 B.住宅区、行政区
C.商业区、文化区 D.行政区、文化区
下沉式道路绿化带是指将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和中间隔离绿化带设计成低于道路表面50—300mm,能有效将道路上灰尘和雨水收集进道路两边的绿化带。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下沉式道路建设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有
①地表径流 ②水汽输送 ③大气降水 ④下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城市打造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核心功能是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利用和调蓄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

20.地形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地区便于农耕,不宜发展城市 B.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平原上
C.世界上的城市都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平原上 D.山区城市多分布于河谷地区
下图示意四个城镇的商业服务范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1.图中四个城镇级别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22.图中服务职能最多的城镇是
A.①城镇 B.②城镇 C.③城镇 D.④城镇
23.读某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字母E→F反映的现象是(  )

A.逆城市化 B.城市化
C.再城市化 D.城乡差距扩大
二、综合题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浙江省致力于建设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一般选址在城郊结合部。钱塘智造小镇位于杭州东部,是以智能工厂为载体的特色小镇。小镇形成了高端智造、绿色医疗、品牌服饰三大主导产业。未来,该小镇还将引进多家创新型企业。下图是浙江省特色小镇分布略图。

(1)描述浙江特色小镇的分布特点。
(2)分析浙江特色小镇一般选址在城郊结合部的主要原因。
(3)推测钱塘智造小镇为引进多家创新型企业可能采取的措施。
(4)说明钱塘智造小镇在发展过程中,如何避免出现用地紧张导致新企业外迁的问题。
25.图1和图2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1中A到E反映的是________过程。图1中的变化过程与图2中的________曲线对应,符合________国家城市人口变化特点。
(2)图1中E到F反映了________现象。
(3)指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快容易出现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下图为“某县城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推测图中①地最适宜布局的功能区。并说明理由。
(2)概括甲类功能区布局的相同点。
(3)指出该规划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方面采取的措施。
27.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商业区应该是数码 对应的区域,工业区应该是数码 对应的区域,住宅区应该是数码 对应的区域,文化区应该是数码 对应的区域。
(2)a、b、c、d四处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请分析原因。
(3)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请选出最佳地点,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1.B2.B3.D4.C5.A6.D7.B8.D9.A10.B11.A12.B13.D14.B15.B16.D17.A18. B
19. C 20.D 21.A 22.C 23.A
24.(1)特点:分布广泛;北部比较密集,南部比较稀疏;多沿河分布;多沿铁路线分布。(任答3点)
(2)距离较近,交通便利;靠近主城区,距离市场近;靠近主城区,人才众多,科技力量强;位于郊区,土地价格较低。(任答3点)
(3)完善交通网和信息网等基础设施;吸引人才,与高等院校紧密合作;美化环境,改善环境质量。
(4)加强现有土地整合,适度开发郊区和河湖滩地,保证用地面积;做好建筑物高度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与周边城镇的协作,促进区域集群化发展。
25.城市化 ① 发达 逆城市化 环境恶化 交通拥挤 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社会治安差等
26.(1)仓储区 临近客货运总站,便于货物集散;地处城市郊外,地价低。
(2)布局在城市外围;沿交通线分布;位于对城区环境污染较小的区域。
(3)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有绿地附离;大幅增加绿地面积;保护和扩展湿地(沿河打造生态走廊)。(答出两点即可)
27.(1)②③①④
(2)d 原因: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受工业废气污染少;依山傍水、河流上游,环境优美;靠近文化区等。(答出2点即可)
(3)乙地。原因: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少;河流下游,对水源污染小;接近铁矿等原料产地;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靠近河流,工业用水充足。(答出2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