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二章第二节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说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措施。
能力目标:
通过网上教学和学生网上冲浪,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形成关爱生物的情感;
2、 培养和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型和师生共同探讨型相结合。
教学用具:网络课件
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内容分两大部分: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由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看,不应详细介绍,故本节重点放在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从而自觉地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中,更注重情感的教育。本节的内容,通过制成网络课件,采用目标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学。本节的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直观呈现、联系实际、应用于实际等方法来完成目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一个女孩为救一只丹顶鹤而失去生命的故事)及动画 聆听、观看、体会 激发学生兴趣进行情感教育引入课题—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操作演示 简单介绍网络课件的操作流程和方法 看、听、记 使学生掌握操作方法
展示目标 引导学生阅读网络课件中的“教材分析”和“学习指导”两大板块 阅读学习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进行学法指导
扣标自学 引导学生自学并巡回指导答疑或网上答疑 自学网络课件中的下列板块:“学习内容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必学)、“学习内容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必学)、“拓展知识”(选学)有疑问举手或进入网上交流板块发帖求解 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体现网络教学信息量大的特点。
达标练习 引导学生进入网络课件中的“在线测试”板块测试 自测分析错误原因 使学生了解自学的情况并及时查漏补缺。
深入目标 引导学生进入网络课件中的“网上交流”板块。就“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中学生该如何去做?”这一主题谈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在“网上交流”板块发表见解谈自己的做法;提交后在全班交流。 突出情感目标,使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和意识升华;给学生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体现网络教学交互性的特点。
系统小结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以口答或在交流板块发帖的形式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体会、感想、建议等。 及时了解学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师更好地适应学生,进行反思。
当堂检测:
1.如果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都从地球上消失,那么这个物种将
A.只有通过克隆技术才能使其再生 B.不可再生
C.濒危 D.受到威胁
2.就世界范围而言,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威胁,下列分析与此无关的是
A.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是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B.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快速增长
C.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是巨大的
D.建自然保护区,建动物园、植物园都是对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手段
3.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 B.物种退化
C.食物链中弱肉强食 D.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4.我国是最早加入国际《 》的国家之一,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许多法律、法规。如《 》、《 》和《 》。
5.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 。
6.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里约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 》。该公约从1993年开始实行,每年的 月 日被定为
。
7.我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自然保护区。
8.科学家估计,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致使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物种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物种的丧失速度由大致每天一个物种加快到每小时一个物种。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类、爬行类动物以及20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临灭绝。
(1) 从上面的资料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2) 你能举例说出生物灭绝的一些原因吗?
(3) 你是否知道某种生物正濒临灭绝?你能说出我国现在采取的保护濒临灭绝生物的措施吗?
9.我国目前已知的外来有害生物(如水葫芦、紫茎泽兰、食人鲳)就有近百种,他们分布在农田、草原、林地、湿地、水域等,与本地生物种类的减少甚至灭绝。请回答:
(1) 为什么外来物种入侵会形成生态灾难?
(2) 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减缓或阻止外来物种入侵所形成的生态灾难?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