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文档属性

名称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1-06 13: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考点互动探究
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反射概念:在 的参与下,人体或动物体对体内或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的 的应答。
反射的类型: 、
思考:哪些生物具有反射活动?
2.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概念:高等动物和人接受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神经结构。
反射弧的组成:
反射弧的联系:反射弧只有保持 ,才能完成正常的反射活动,任何一部分被破坏,都不能完成反射。
思考:1、请描述缩手反射的大致过程:
2、反射弧哪一部分被破坏会造成个体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3.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在 ,由 状态变为 状态的过程。
例1 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是否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
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 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
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
例2 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

刺激部位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 )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的传导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 信号( )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3、传导特点:
思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的方向有何关系?
例3 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
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的结构组成: 、 、
2、突触的类型: 、
3、过程:
4、传递特点:① ;②突触延搁③药物敏感
5、信号转换: 。
思考: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为什么是单向的?
例4 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 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
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 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神经中枢的分布和功能各不相同,彼此间又相互联系,相互调控。
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 的 中枢
小脑:有维持 的中枢
脑 下丘脑:有 调节中枢、 调节中枢等
脑干:有许多维持 必要的中枢
(如: 中枢、 中枢等
脊髓:有调节 的 级中枢(如: 中枢等)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 、 、 等
1.言语区—人类特有的高级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 区受损伤时,引起运动性失语症
听觉性语言中枢: 区受损伤时,引起听觉性失语症
视觉语言中枢: 区受损伤时,不能阅读文字
书写语言中枢: 区受损伤时,不能书写文字。
2.学习和记忆
学习:神经系统不断接受 ,获得新的 、 和积累 的过程。
记忆:将获得的经验进行 和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 的作用以及某些 的合成。
练习1 如图为突触的结构,并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据图回答:
(1)图中的结构涉及到 个神经元,含有 个突触。
(2)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由此判断A、B释放递质的性质依次
是 、 。
(3)细胞合成的递质,经过 加工,形成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反应。“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 ,这种细胞膜外的结构称为 。
(4)已知ab=bd,则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 次,如刺激c点,则偏转 次。 下图为某种反射弧示意图,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电激(即用电刺激)E,结果A发生运动反应;电激B,结果A反应而E无反应。这表明图中的A是 ,E是 ,而B和D分别是 和 。
(2)给你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请设计实验方案,以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在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并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a .探究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方法步骤: 。
结果和结论: 。
b.探究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方法步骤: 。
结果和结论: 。
第二、三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考点互动探究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1.激素调节发现的过程
19世纪学术背景: 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 调节的
研究项目 胰液分泌的调节
研究人 假设 设计实验 结果 解释或结论
法国:沃泰默 胃酸刺激小肠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1、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 胰腺(能、否) 分泌胰液 稀盐酸刺激 ,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2、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 胰腺(能、否) 分泌胰液
3、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留血管),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 胰腺(能、否) 分泌胰液 小肠神经难以 ,胰液的分泌仍是 调节
英国:斯他林、贝利斯 胰液的分泌是由 进行调节的 小肠黏膜+稀盐酸 提取液 注射 该狗静脉 胰腺(能、否) 分泌胰液 假设是 的,小肠黏膜在盐酸刺激下产生某种 ,并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能否排除盐酸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可能性?若不能,应怎样设计实验来排除?
3.其他激素 连线:将各种腺体及其分泌的激素连起来
4激素调节的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激素生理作用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在临床上观察内分泌功能过盛和不足的患者的症状表现。
2、切除法:在实验动物身上,观察某种内分泌腺被切除后的生理变化,从而推断该腺体的正常功能。
3、移植法:切除某内分泌腺,一段时间后,再植入该腺体组织。
4、注射法:切除某内分泌腺,再注射该腺体的提取物。
5、饲喂法:切除某内分泌腺,再在饲料中加入该腺体的提取物。
6、示踪法: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所要研究的腺体或激素,再加以跟踪。
二、激素调节的实例
1.血糖平衡的调节
1) 血糖的正常浓度:
思考:低血糖、高血糖、尿糖、糖尿病区别
2) 血糖的三大来源:
3) 血糖的四大去路:
4) 有关激素的作用: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5) 激素之间的关系
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例如:_______和 对血糖含量的调节
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
到增强效应的结果。例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的作用
反馈调节的概念:在一个系统中, 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 调节 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6) 糖尿病有关知识
病因:
诊断:
症状:
治疗:
思考:绘制血糖调节的模式图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体液调节:激素等 ,通过 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一般来说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的低等动物只有_____________,但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 和 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区别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联系 1.大多数内分泌腺 或 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2.内分泌腺分泌的 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 和 。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⑴体温恒定的调节:
①体温定义:
②体温恒定的原因: ;体温恒定的意义:

思考:根据人体体温调节机制简图解释,极地和高温车间的工作人员是怎样调节体温的?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还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
⑵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①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激素是 ,它的作用是通过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来调节尿量从而调节人体内的含水量。其分泌的多少与尿量的多少成 。
②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 :
③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 调节
小结: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
抗利尿激素分泌量 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重吸收水量 排尿量
饮水多 少
缺水 多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的意义:维持内环境的 。
例1 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体所有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①过程发生后,胰高血糖素随即升高
C.胰岛素能促进靶细胞完成②和③过程 D.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促进⑤过程
例2 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 )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第四节 免疫调节
考点互动探究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细胞
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细胞
细胞
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2.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卫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识别“ ”,排除“ ”,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第一道防线由 和 构成
_________免疫  
第二道防线由 中的 和 构成。
免疫
种类  免疫: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 细胞
借助血液、淋巴循环组成
抗原与抗体:
概念:能引起机体产生 的物质。
抗原 ①    性: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
(如 、 、 等)
②    性:通常相对分子量大于10000
③    性:抗原物质表面具有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以供识别)
概念: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并且能与 发生 结合的物质
化学本质:
分布: (主要)、 和  
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说明: 为体液免疫过程  为细胞免疫过程 为二次免疫过程)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比较: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作用方式 细胞产生的 与相应的 发生 结合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 使其
联系 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例:①清除进入体内的细菌外毒素,主要由    免疫发挥作用②清除结合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必须通过   免疫的作用;③当发生病毒感染时,往往先通过    免疫的作用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扩散,再通过    免疫的作用予以彻底消灭。
2.免疫失调及引起的疾病(监控和清除功能)
类型 特点 基 本 原 理
过敏反应 免疫功能过高 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度敏感,将花粉、蛋白质等识别为抗原导致特异性免疫反应,一般 接受 时发生。特点: 。治疗:
自身免疫病 将自身的正常细胞视为抗原而加以排斥,从而发病。如:
癌症 免疫功能过低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低下,未能及时清除癌细胞。
先天性免疫缺陷 由遗传因素引起。如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伴X隐性遗传)
获得性(后天性)免疫缺陷病 如:AIDS原因:HIV病毒侵入 ,导致大量死亡,免疫系统被破坏,病人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功能,无法抵抗各种感染。HIV存于 传播途径有:
三、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
2、免疫治疗
3、器官移植
自我诊断
1.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2.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 )
A.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B细胞
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3.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A、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就是指艾滋病
A、 HIV主要由DNA、RNA 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
A、 HIV在离开人体后还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
4.下列过程中不属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 ( )
A.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   B.形成效应B细胞
C.形成效应T细胞      D.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5.给健康婴儿接种卡介苗,目的是使婴幼儿体内产生( )
A.效应B细胞 B.效应T细胞   C.记忆细胞   D.抗体
6、流感是一种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不可能的原因是( )
A.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   B.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
C.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 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7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 )
A.抑制病菌的繁殖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
C.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   D.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8.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效应B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
D.记忆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B细胞
9.在人体过敏反应中,释放的组织胺能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浆从毛细血管滤出,结果出现荨麻疹,组织胺的作用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自动调节
10、用大剂量的X射线去照射去胸腺的小鼠,小鼠可失去全部免疫功能。此时如果输给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将得到部分恢复,但与正常小鼠不同,不能产生游离抗体。如果用X射线照射后,只输给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去胸腺的小鼠产生抗体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分析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
汗腺分泌:
毛细血管:
肌肉和肝脏:
A未受刺激(静息)状态
B 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
C 兴奋传导
细胞膜两侧的静息电位为:外 内 
①1处受刺激产生兴奋(膜电位变为外  内  );
②2处膜电位仍为外静息电位:  内  ;
③1与2间存在电位 ,因而形成局部
①1、2间的局部电流刺激2处,使2处膜电位变为外  内  ;
②兴奋由1处传到2处,并依次传到3处......;
③兴奋传到2处后,1处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
1 2 3
神经元间的联系:
上一个神经元(1)的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2)的  或  发生“接触”。
①兴奋顺A传至B( )
②C( )受刺激释放
③递质经D突触前膜扩散入E( )
④引发F( )发生 ,
结果兴奋由1通过突触传递到了2
正常体温
汗腺分泌:
毛细血管:
肌肉和肝脏:
体温:
体温:
体温低于
正常体温
中枢神
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体温高于
正常体温
感受到变化
下丘脑 甲状腺激素
垂体 胸腺激素
肾上腺 分泌胰岛素
卵巢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睾丸 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肾上腺素
胸腺 雄性激素
胰岛 雌性激素
2.激素:由 分泌的 。
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
抗体
性质
免疫
免疫
1.免疫系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