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最新《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课件+微课+活动记录表(12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最新《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课件+微课+活动记录表(12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07 00:27:36

文档简介

1.发现物体的特征

【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引导学生在利用眼、鼻、手等器官,通过两两比较发现物体的一些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轻重,还会发现一些其他特征,比如透明度、表面光滑度、弹性、硬度等,并运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描述与记录。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物体打交道,他们能够对一个物体进行简单地描述,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然而,要让学生有序地观察,尽可能多地观察到物体的信息,并运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还是存在困难的。所以需要教师在科学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周围的物体,尝试用一些具体词汇描述物体,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探索板块,选择玻璃球、螺帽、乒乓球、橡皮、海绵、塑料杯、木块、卡纸中的一个物体,和其他物体比较,并在比较中,从颜色、气味、轻重、软硬、粗糙光滑等方面进行描述。同时指导学生使用表格进行记录。
研讨板块,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形成共识,什么是有序地观察,有序的观察可以观察物体的哪些特征。
【学情分析】
学生在经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已经具有了初步的科学观察能力,但是在描述物体特征的时候,一些学生会将物体的特征和用途进行混淆。比如描述铅笔盒,较多学生描述“装文具的长方形盒子”。装文具是用途,长方形是形状特征。所以在这节课中,首先让学生分辨特征的描述不能混入用途;其次,学生在描述物体特征时,往往只关注一两个点,在其他同学描述以后才能去寻找未被发现的特征。所以本课还需要针对一个物体,让学生多维度描述它的特征,有意识、有序地进行观察和表述,同时通过表格记录,提升学生的综合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的特征。
2.知道观察物体的相同和不同就是在进行比较。
科学探究目标
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用两两比较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倾听同伴对物体特征的描述,并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认识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较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
难点:能有序地进行观察和描述。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用做神秘盒的纸盒一个。
小组:乒乒球(空心、小、轻、光滑)、网球(实心、大、重、粗糙)、塑料杯(透明、轻、光滑)、海绵擦(大、轻、软)、橡皮(小、重,长方体)、木块(小、硬,正方体)、三角形回形针(小、三角形、金色)、圆柱形木块(圆柱形);学生活动手册。
[建议:教师可以使用其它具有类似特点的材料来替换。]
【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分辨物品的特征和用途(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PPT]
1.谜语导入(PPT)
白娃娃,爬黑墙,越爬个儿越小,再也没法长。
提问:这是教室里很常见的一种物品,猜猜是什么?(预设:粉笔)
提问:为什么判断这个物体是粉笔呢?(预设:粉笔是白色的、粉笔不会变长、粉笔是越用越短的)
小结:抓住物体的特征,比较容易辨别它。
2.尝试描述身边的物体。
提问:你能说一说某种物体的特点,就像刚才的谜语,让大家来猜猜这个物体是什么?
3.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班级交流。(预设:这个东西每天都要用,里面装着笔、尺子、橡皮;这个物体是长方形的,不大,软软的;)
提问:装着笔是物体的特征还是作用?(预设:装东西是作用)
小结:物体的特征和用途(作用)是不同的,今天要描述的是物体的特征,也就是物体的样子、特点。
二、探索:发现物体的特征(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乒乒球、网球、塑料杯、海绵擦、橡皮、木块、三角形回形针、圆柱形木块、神秘盒]
1.挑选一件物品。
提问:能用哪些观察方法进行观察?(预设:眼睛看、鼻子闻、手摸一摸;)
教师板书:看、闻、摸
2.任意选择两件物体。
提出任务:先观察物体,再试着向同伴介绍它们的不同特点。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教师板书有代表性的特征,如“光滑、粗糙;透明,没有颜色;三角形,球形;软、硬;厚、薄”等)
4.提问:当没能看见物体时,能根据物体的特征描述判断出是哪种物体吗?(预设:能、不能;)
将教师材料盒中的八种物体都放入神秘盒。学生从神秘盒中摸一个物品,尝试说一个或者几个特征,其他同学举起材料中的相同物品。
小结:一个物体具有多种特征;描述特征越多,就能越准确地找出该物体。
5.综合描述一个物体的特征,然后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6.学生手册的展示和交流。
三、研讨和交流(预设10分钟)
1.提问: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
小结: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捏、掂。
2.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物体的特征?学生尝试小结。


(
颜色,没有颜色;
光滑

粗糙





透明

不透明

厚、薄;
三角形

球形

长方体

软,硬;
)【板书设计】
(
观察
方法




)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观察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可以提前剪好活动手册中的词汇。有条件的可以用不干胶纸打印相关词汇。
3.本课中完成“颜色、气味、光滑度、轻重”等特征记录即可;“形状、是否透明、是否流动、是否可见”在后续的第3-7课中添加。

物体 特征 木块或者其他物体 水 空气
颜色 黄色
气味 有气味
光滑度 粗糙
轻重 轻
形状 正方体
是否透明 不透明
是否流动 不流动
是否可见 看的见



【作业设计】
1.可以用哪些词来描述它们的特征?用“○”圈出来。
(
颜色

大小

形状

轻重
远近

软硬

光滑或粗糙
)



2.照样子连一连
(
眼睛看
鼻子闻
用手摸
)形状 光滑

轻重 颜色

气味 大小

软硬 粗糙

3.神秘盒。
找一些你喜欢的物品,展示给爸爸妈妈看;然后把这些物品放进一个盒子里;再请你伸手进去摸一摸,抓住一个物体,然后描述它的特征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来猜猜这是什么物品?这个小游戏也可以互换角色来玩。


(共12张PPT)
1.发现物体的特征
白娃娃,
爬黑墙,
越爬个儿越小,
再也没法长。
聚焦
请找一样教室里的物品,
用一句话介绍它。
当你看见这个物品到时候,
还能说出更多的特征吗?
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
研讨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物体的特征?
研讨
课后探索:神秘盒游戏
课后小结
观察方法:



颜色,没有颜色;
光滑、粗糙;
轻,重;
透明;不透明;
厚、薄;
三角形、球形,长方体;
软,硬;
fen bi
粉笔
zuo yong yong tu
作用和用途
te zheng
特征
探索活动要求:
两件
观察
不同点
介绍给全班同学听
我介绍的是号和号,
几号是
几号是
2
7
3
shen mi he
神秘盒
shuo shuo te zheng
摸一个物品,说说特征,
ju
然后请同学们拿出这个物品举起来
气味
形状
厚薄
是否透明
是否可见粗糙程度
附表:
学生活动记录表
第( )组
物体 特征 木块或者其他物体 水 空气
颜色 黄色
气味 有气味
光滑度 粗糙
轻重 轻
形状 正方体
是否透明 不透明
是否流动 不流动
是否可见 看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