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2010届一轮复习课件2010届一轮复习课件第22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目标:
1.稳态的生理意义的认识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的理解
考点一、细胞生活的环境的要点简析1.内环境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与相关的器官系统)【渗透压、酸碱度(PH)、温度等】思考:什么是渗透压?它的大小主要与哪些物质的
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细胞外界
环境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体液:体
液概念
成分
分类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内环境分 类
化学组成
理化特性?内环境讨论:组织细胞是如何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讨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主要有
那些异同?血浆H2CO3 ∕NaHCO3乳酸CO2 + H2O肾脏排出体外碳酸钠碳酸氢钠由肾脏排出 呼吸NaH2PO4 ∕Na 2 HPO 4血浆中PH调节过程:主要有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和皮肤等直接参与讨论:下图中液面的变化如何?半透膜(不允许葡萄糖通过)10%的葡萄糖溶液10%的蔗糖溶液(只允许单糖通过)下列人体不同种类的体液之间,电解质浓度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血浆与组织液的NaHCO-3
B. 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蛋白质
C. 血浆与组织液的Cl-
D. 组织液与淋巴液的Na+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
A.O2、CO2、血红蛋白、H+?
B.H2O2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
行物质交换毛细淋巴管细胞的生活环境是( )
A.血浆和组织液 B.血浆和淋巴
C.淋巴和组织液 D.细胞内液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病
症( )
A.浮肿 B.手足抽搐
C.贫血 D.尿毒症考点二、内环境的稳态的要点简析1.内环境稳态及调节机制2.对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的分析(实验原理、实验对比分析)(概念、稳态的调节机制、稳态维持的意义)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项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
于动态平衡中。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稳态是怎样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稳态的意义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理化环境,保证细胞的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进行,同时内环境也可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尾产物。 稳态破坏→生病状态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 细胞内、外Na+ 、K+的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D. 运动后Na+、 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
B.血红蛋白、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
境的成分?
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
pH保持不变?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
液癌症患者腹部积水后,为利尿排水应静脉输送的
主要成分是 ( )
A.复合氨基酸 B.葡萄糖和维生素?
C.无机盐 D.血浆蛋白右图表示人体的皮下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①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
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
起毛细血管的通
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
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回答问题:
(1)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
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
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 ,耗氧量 ;
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 含量增高,病人会
感觉肌肉酸痛。
(2)人的体温是由位于 的 中枢调
控的。
(3)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人体的 和
系统参与了调节,最终实现稳态。增多 增大 乳酸 下丘脑 体温调节 神经 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