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
【复习目标】掌握细菌 真菌 病毒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及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三种微生物的结构和繁殖
【复习方法】列表比较法
【复习过程】
(一)展示复习目标及要求
(二)学生自主复习课本后填写下表
列表比较细菌 真菌 病毒的形态 、结构 、生命活动、与人类关系
比较项目种类 形态 结构 生命活动 与人类关系
病毒
细菌
真菌
(三) 学生根据复习内容绘制知识网络表。
(四) 单元达标
1、下列细菌中对人类有益的是( )
A、痢疾杆菌 B、棒状杆菌 C、结核杆菌 D、肺炎双球菌
2、医药上用的青霉素提取于( ):
A、细胞 B、真菌 C、霉菌 D、酵母菌
3、青霉、曲霉的生殖方式是:( )
A、分裂生殖 B、孢子生殖 C、出芽生殖 D、接合生殖
4、在显微镜下观察某种霉菌的直立菌丝,看到顶端有帚状结构,每一分枝上有成串孢子,这个霉菌是:( )
A、青霉 B、酵母菌 C、曲霉 D、黄曲霉
5、腌肉能存放长久的原因是( )
A、腌肉内水分较少 B、腌肉内的盐分对细菌有毒杀
C、腌肉上的细菌体内水分被浓盐水夺去 D、腌肉上的细菌繁殖速度很慢6.噬菌体是 ( )
A.动物病毒B.植物病毒C.细菌病毒D.病菌
7自然界中形体最小的生物是 ( )
A.病毒 B.球形菌 C.杆菌 D.酵母菌
8病毒的外壳和核心的组成成份分别为:( )
A 脂类、蛋白质B脂类、核酸C、蛋白质、核酸D、核酸、蛋白质
9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细菌.真菌接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B.细菌细胞和真菌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但没有成 形的细胞核
C.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等离不开真菌中的酵母菌
D.制作豆酱.腐乳.奶酪等食品离不开真菌中的霉菌
10.下列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分布较多的是:
A.腌制食品的盐水中 B.抽真空的罐头食品中
C.刚煮熟的食品中 D.流通的货币上
11关于芽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细菌的一种休眠形式 B.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差
C.是在细菌发育的初期形成的 D.是一种生殖细胞
12.下列各组生物,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
A.大肠杆菌、银耳、猴头
B.酵母菌、灵芝、黄曲霉
C.青霉菌、口蘑、紫菜
D.香菇、根霉菌、乳酸菌
13真菌不同于细菌的结构特点是(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有芽孢和鞭毛 C.有细胞壁 D.有成形的细胞核
14.真菌的生殖方式是( )
A.营养繁殖 B.孢子生殖 C.分裂生殖 D.出芽生殖
15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菌和真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
B.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
C.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及丰富的有机物
D.有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不需要氧
16某同学发现家里储存的橘子长毛了,而且是青绿色的。他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该“毛”属于( )
A.霉菌 B.大肠杆菌 C.乳酸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17蘑菇属于大型真菌,它的地下菌丝的主要作用是( )
A. 吸收营养物质 B.吸收水分 C.吸收无机盐 D.固定地上部分
18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有鞭毛,生活在水中
B都有荚膜,都能形成芽孢
C肺炎双球菌是多细胞的生物体
D每个细菌都是独立生活的
19下列四组生物中,主要靠孢子生殖的是( )
A曲霉 青霉 B大肠杆菌 C螺旋菌 D酵母菌
20外科手术器械和罐头食品的消毒,都要以能够杀死下列哪项作为标准( )
A球菌 B螺旋菌 C杆菌 D芽孢
21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碳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菌和真菌在碳循环中起分解有机物的作用
B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供植物吸收利用
C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就能避免动植物和人患病
D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活的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
22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一组生物是( )
A细菌和酵母菌
B HYV病毒和噬菌体
C真菌和草履虫
D烟草花叶病毒和乳酸菌
23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病毒不能独立生活
B病毒都营寄生生活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D病毒只有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才可看到
24比较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菌细胞 酵母菌细胞 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填入下表
相同点 不同点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菌细胞
酵母菌细胞
病毒的形态结构
病毒的生命活动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细菌的形态结构
促进生物圈中的氮循环
真菌的形态结构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病毒
细菌
真菌
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细菌的生命活动
真菌的生命活动
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