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章 生物的生活环境复习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生物栖息地的特征。
2、举例非生物因素以及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快速浏览课本,试着完成下列知识结构
1、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是 、 、 和
等。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 和 。其中的非生物因素有
等。生物因素主要是指 与 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包括 之间和 之间的相互作用。
合作探究:
1、 连线并分析问题:
(1)连线
仙人掌 南极冰原
鲫鱼 高山竹林
大熊猫 淡水湖泊
企鹅 海洋
鲸 沙漠
灰喜鹊 松林果园
(2)仙人掌、大熊猫、企鹅、灰喜鹊的栖息地各有什么特点?
(3)大熊猫的数量正日趋减少, 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4)鲸的体形为什么像鱼?
2、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花盆或石块等潮湿的地方,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潮湿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发现问题:我们为什么常能在潮湿的地方看到鼠妇 某同学的探究活动过程如下:
(1)提出问题: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 。
(3)制定并实施计划:
设计思路:给鼠妇提供 和 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同,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
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土、干土、铁盘。
方法步骤:
。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干土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湿土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
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
(5)表达交流。
3、利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作用的知识,谈谈人类将怎样与生物和谐共存?
我的收获:
拓展延伸:
1、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测定裸地、草地和树林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并通过比较,了解植物对气温和空气湿度的影响。
2、沙漠绿洲出产的瓜果个头大,糖分高,香味浓,质量好。查阅资料沙漠绿洲的瓜果比其他地方的瓜果品质好的自然因素是什么?
学情分析:
1、竹节虫
(1)你见过竹节虫吗?竹节虫的形态像 ,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拟态。
(2)影响竹节虫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 ;竹子对竹节虫来说应属于 因素。
(3)竹节虫静止不动时,可以使 不容易发现它,这有利于 。竹节虫的这种现象说明竹节虫对 的适应。
2、下列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1)狮和鹿的关系是( )
(2)树皮中的天牛幼虫与它所寄居的树种之间的关系是( )
(3)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 )
(4)白蚁以木头为食,但是它自身不能消化木纤维。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够将木纤维分解成果糖,这些果糖既可以供白蚁利用,又可以作为鞭毛虫的食物。白蚁和它肠内的鞭毛虫的关系是( )
3 、生物因素是指( )
A.生态因素 B.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C.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D.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一切因素
4、一块农田里,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
A.水分 B.土壤 C.温度 D.杂草
5、香蕉在北方生长的不好,在南方生长的好,其主要原因是( )
A.湿度 B.空气 C.温度 D.土壤
6、下列属于寄生关系的是
A.水稻与稗草 B.菟丝子与大豆 C.草鱼与鲫鱼 D.狼与羊
7、非洲肺鱼夏眠,影响它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分 B.空气C.温度 D.阳光
8、下列现象不是受温度影响的是
A.蜗牛夏眠 B.温度很低时知了就停止鸣叫
C.鳟鱼常在12月产卵 D.在炎热夏季,鸟类主要在清晨时活动
参考答案:
1、(1)竹节 (2)光、温度、水、空气、土壤 ;生物 (3)敌害;逃避敌害;环境
2、(1)捕食 (2)寄生 (3)竞争 (4)共生
3C 4C 5C 6B 7A 8C
第三章 学情分析
一、选择题
1、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 )
A.所有有生命的因素 B.生物生存的无机环境
C.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D.地球上的生物
2 、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绿色植物 B.阳光 C. 肉食动物 D.微生物
3 、生物因素是指( )
A.生态因素 B.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C.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D.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一切因素
4、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受环境的限制,环境不受生物的影响
B.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C.生物决定环境如何改变
D.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
5、一块农田里,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
A.水分 B.土壤 C.温度 D.杂草
6、 苹果在北方生长的好,在南方生长的不好,其主要原因是( )
A.湿度 B.空气 C.温度 D.土壤
7、影响生物生活的下列各组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水对鱼类 B.大雁迁飞
C.错过季节播种小麦减产 D.田间杂草多,作物产量低
8、下列属于寄生关系的是
A.水稻与稗草 B.菟丝子与大豆 C.草鱼与鲫鱼 D.狼与羊
9、南橘北栀,影响其因素主要是
A.土壤酸碱度不适B.光照强度不够 C.北方温度低 D.北方雨水少
10、下列事例属于合作关系的是
A.雄啄木鸟为占巢而斗 B.亲鸟用昆虫饲喂雏鸟
C.蜜蜂家庭成员的分工合作 D.带鱼成群的索饵洄游
11、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这主要是
A.骆驼刺喜欢沙土 B.骆驼刺怕被风刮走
C.骆驼刺需要营养物质 D.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适应
12、山顶、山腰、山脚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A.水分 B.土壤 C.温度 D.阳光
13、海洋中的绿藻分布在上层,褐藻在中下层,红藻则分布在底层。影响海洋中藻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水分 B.空气C.温度 D.阳光
14、不借助任何工具,可以生活在生物圈各个圈层的生物是
A.细菌类 B.鱼类 C.鸟类 D.人类
15、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A.北极熊白色的体毛 B.孔雀开屏
C.鱼的体型为梭形 D.牦牛的绒很保暖
16、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到了高原地区,血液中的红细胞数会增多。与此有关的生态因素是
A.空气 B.水分 C.温度 D.阳光
17、神农架生长着一种小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而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
18、家中饲养小鸡时,小鸡生活需要下列哪些条件
A.食物与水 B.食物、空间与空气
C.食物、空间与 阳光 D.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空间和食物
19、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雨露滋润和苗壮”
C.“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0、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下列各项中对温度的耐受范围最大的是( )
A. 可生殖范围 B. 可生存范围 C. 可生长范围 D. 一样大
21、 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为动植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这说明( )
A. 生物不能改变环境 B. 生物能改变环境
C.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D. 生物能改变环境,而环境不影响生物
22、与普通狐相比,北极狐的耳朵非常小,以下解释不确切的是
A.对环境适应的结果 B.北极食物匮乏的结果
C.遗传和变异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23、每当秋末冬初,杨树、柳树等落叶树纷纷落下,而松树、柏树等针叶树植物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说明
A.落叶树和针叶树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B.落叶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针叶树比落叶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D.落叶树与针叶树进行着生存竞争
24、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中,最为确切的是( )
A.菊花之所以在秋天开花,与秋天的温度较低有直接的关系
B.影响生物生活的食物因素仅指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是为与环境的适应是各种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
25、杨树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杨树在进行蒸腾作用时又把大量的水散失到大气中。这个实例说明
A.生物对环境有依赖性 B.生物能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C.生物首先要适应环境 D.生物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又能影响环境
二、非选择题
26、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是 、 、 和
等。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 、 、 和
等 因素,另一类是 。
27、探究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六步:提出问题、 、 、 、得出结论、 。
28、.生物不仅能______一定的环境,而且能______环境。
29、据右图回答问题:
(1)、对与昆虫来说,直接影响它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 。
(2)、影响兔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 、 。
(3)、若该环境中草食性昆虫突然增多,在短时间内能快速减少的
是 。
(4)、若该地区从此失去了阳光,则最先死亡的是 。
30、冬季雷鸟从灰色羽毛换上白色羽毛以适应降雪的环境,请回答:
(1)雷鸟冬季换毛,其主导生态因素是 。
(2)雷鸟季节性换毛的特点受体内的 控制。
(3)雷鸟从灰色羽毛换上白色羽毛,以适应冬季白雪皑皑的自然环境,这种适应现象称为
。
(4)如果冬季降雪较晚或较少,雷鸟白色羽毛反而容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称为 , 其原因是 。
31、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花盆或石块等潮湿的地方,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潮湿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发现问题:我们为什么常能在潮湿的地方看到鼠妇 某同学的探究活动过程如下:
(1)提出问题: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 。
(3)制定并实施计划:
设计思路:给鼠妇提供 和 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同,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
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土、干土、铁盘。
方法步骤:
。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干土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湿土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
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
(5)表达交流。
32、某水域生态系统由于水体富营养化而使某种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得该水域其他生物大量死亡。一位环保工作者发现该水域富营养化很可能与周围居民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有关。请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含磷洗衣粉是否真是水域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
(1)探究问题: 。
(2)你的假设: 。
(3)实验设计: 。
(4)实验结论: 。
(5)如果水域富营养化真的和含磷洗衣粉有关,你准备采取什么措施保护该水域生态系统?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CBCBD CDBCC DCDAB ABDCB BBADD
二、非选择题:
26、光、温度、水、空气、土壤。光、温度、水、空气、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27、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
28、适应、影响
29、(1)禾谷类、食虫鸟 (2)光、温度、水、空气 (3)禾谷类
(4)禾谷类
30、(1)阳光 (2)遗传物质 (3)保护色 (4)适应的相对性;外界环境条件不断地变化,而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具有相对性。
31略32、(1)磷(含磷洗衣粉)可以使水域富营养化吗
(2)磷(含磷洗衣粉)可以使水域富营养化
(3)取未富营养化的清水和少量该种藻类植物若干平分为2份,分别装入甲、乙两玻璃水槽中。向甲水槽中放入一定量的含磷洗衣粉,乙水槽不做处理。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两玻璃水槽中藻类植物的生长状况(只要在设计对照试验时能控制磷这一个变量且其他条件都相同即可)
(4)磷(含磷洗衣粉)可以使水域富营养化
(5)向周围居民进行宣传,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只要回答合理即可)
生物的生活环境
生物圈与栖息地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生物圈的概念、范围与作用
栖息地的概念、类型
生物既能 环境,也能
环境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