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巩固练习:
1、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有关化石分布情况,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化石
C、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D、新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2.(0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山旺化石体现了生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历程
B.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海洋中原始的单细胞藻类
C.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生物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D.原始的新陈代谢和能够自我繁殖是原始生命的标志
3、科学家认为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产生( )
A.有机大分子 B.原始生命 C. 原始单细胞生物 D.有机小分子
4、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的保护色是( )
A.环境进化的结果 B.生存竞争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5.据推测:原始大气中不可能存在的气体是( ) A.氧气 B.甲烷 C.氨气 D.氢气
6.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 )
A.运动方式不同 B.细胞结构不同C.营养方式不同 D.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同
7.能够说明爬行动物与哺乳类动物有亲缘关系的动物是( )
A恐龙 B兽齿类动物 C始祖鸟 D大鲵
8、生物进化的外在因素是( ) A食物多少 B自然选择 C遗传 D变异
9.从进化观点来看,高等生物起源于( )
A.多细胞动物 B.水生藻类 C.低等动物 D.单细胞生物
10、下列几种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最晚的是( ) A鱼类 B两栖类 C哺乳类 D爬行类
11、原始生命形成的过程中,保护原始生命不受紫外线伤害主要靠 ( )
A.喷射的火山 B.原始大气 C.原始海洋 D.原始陆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籽”,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 )现象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和变异 D、生殖和发育
12、我国的金鱼品种是世界上最多的,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 )
A.金鱼适应不同环境 B.我国水域辽阔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13、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现代雄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 )
A.代代经常使用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C.保卫自己的需要 D.繁衍后代的需要
14、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一12个,而现在的许多种产蛋鸡每年可产卵200~300个,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C. 生存环境不同 D.食物不同的结果
15.对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
16.长颈鹿的脖子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经常吃高处的树叶 B。生物的变异一般都是有利变异
C.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 D。环境对不同的个体具有选择作用
17.下列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①鱼类②无脊椎动物③两栖类④鸟类⑤爬行类⑥哺乳类(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⑤④⑥C.②③①⑤④⑥ D.④⑥②①③⑤
18.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了原始的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动物的进化( )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低等到高等 C.从水生到陆生 D.从少数到多数
19、仙人掌的叶变成刺,防止水分散失,茎肥大有储水功能,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仙人掌的这种性状,更美观 B仙人掌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产生的变异
C仙人掌的这种型性状,防止其他生物对他的侵害 D仙人掌的这种性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0.在农田中施用某种农药防治害虫,使用年数越长,效果越差。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农药的质量越来越差 B.农药使害虫发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C.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D.害虫会自然发生并巩固抵抗农药的变异
21.如果某一物种缺乏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则它可能( )
A.进化为另一新物种 C。进化到更高等形式 C.退化到低级物种 D。灭绝消失
22、在宇宙中,除了太阳系,对其他天体的推测比较科学的是( )
A存在着生命是完全可能的 B不存在任何生命 C只能存在较低等的生命 D有更高等的生命存在
23.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这一点能说明高等动物( )
A.起源于水生脊椎动物 B.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动物C.起源于原始的无脊椎动物 D.起源于陆生的无脊椎动物
24.虫媒花与某些能传粉的昆虫表现出惊人的相互适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按照达尔文进化理论的解释应是( )定向变异的结果 B.种间互助的结果C.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种内斗争的结果
25.一只雌蛙能产卵4000—5000个,但卵受精后,只有少数发育为成体。按照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和变异 D。适者生存
26、大多鱼类一次产卵量可达数万粒至数百万粒以上,但鱼苗死亡率很高,因此发育成鱼的数量很少,这些鱼的高产卵量的现象是( )A一种适应 B适应的相对性 C长期的遗传与变异的结果 D受非生物因素的制约的结果
27.就生物本身来讲,生物能发展进化的关键因素在于( )
A.生物能过度繁殖 B。生物能产生变异 C.生物能进行生存斗争 D。自然环境能对生物进行选择
28.原本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某种群,现人为地把它们分隔成A、B两个种群,如果A种群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而B种群的生活环境保持原状,则( ) A.A种群的进化速率比B种群快B。A种群的进化速率比B种群慢C.两个种群的进化速率一样D两个种群都保持原水平不变
29、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实验证明害虫种群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这证明( )
(1)害虫种群中个体抗药性的 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的。
(2)杀虫剂的使用对害虫起了 作用,而这种作用是 的。
(3)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的 来实现的。
30.有人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外星球上来的,因为从陨石中发现了有机小分子。如果真是这样,你能用类似"生命起源过程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地球生命的起源过程吗
中考集锦
1、(2009潍坊)有关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的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B.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同源器官的发现
C.模拟实验法为验证生命化学进化提供了可能 D.现代综合进化理论是在自然选择学说基础上形成的
2、(2009山东)图5 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
B.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
D.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
3、(2009泉洲)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 B.人是女娲用泥捏出来的
C.人是自然产生的 D.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4、(2009泉洲)关于生命起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B.生命起于原始的海洋
C.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无氧气 D.原始生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
5、(2009枣庄学业水平)1965年9月,我国科学家首先在世界上成功地实现了人工合成具有天然生物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生命科学上的重要成果,它为生命起源问题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C.从有机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6、(2009苏州)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始祖鸟可以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B.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等气体,但不存在氧气
C.现代人类是由黑猩猩经长期自然选择的过程进化而来 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7、(2009苏州)由于某种原因,使森林中几乎所有的树木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得该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的相对数量发生了变化,下列各项中最能表示这一变化结果的是
8、(2009泉洲)长颈鹿的颈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其原因是( )
A.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 B.繁衍后代的需要
C.代代经常使用,吃高处的叶子的结果 D.颈短的个体被淘汰,颈长的个体被保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9、(2009绵阳)古代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长颈鹿的进化是( )
A.新陈代谢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10、(2009揭阳)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在农药的长期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11、(2009济宁学业水平)下列有关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活环境由水生到陆生 B.功能由低等到高等 C.形态由小型到大型 D.结构由简单到复杂
12、(2009淮安)英国有一个小山村,村外的树林里栖息着两种颜色的桦尺蛾,树林里的小鸟以桦尺蛾为食。这个小山村变成工业城市后,工厂排放的黑烟把树干渐渐染成了黑色。下图表示工业生产前后两种桦尺蛾的数量变化。能解释两种桦尺蛾数量改变原因的理论是
、
A.人工选择 B.自然选择 C.动物迁移
13、(2009淮安)“生物进化树”可以简明地表示出生物进化的规律,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规律的是( )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低等到高等 C.由水生到陆生 D.由胎生到卵生
14、(2009东营)下面是某同学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也是不定向的
C.只有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D.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5、(2009德城区)在下列有关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从体积小到体积大 B.由简单到复杂 C.由低等到高等 D.由水生到陆生
16、(2009德城区)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最早成为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是( )
A.鱼类 B.爬行类 C.两栖类 D.哺乳类
17、(2009自贡)用你所学的生物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部分
B、所有的细菌和真菌自己都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各种有机物作为营养
C、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墨西哥人出门时戴上了口罩,这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
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18、(2009苏州)瓢虫鞘翅具有鲜艳的色斑、避役的体色随环境而改变、蜂兰的唇形花瓣
酷似黄蜂。这三种适应现象依次属于( )
A.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B.拟态、保护色、警戒色 C.警戒色、拟态、保护色 D.警戒色、保护色、拟态
19、(2009山东)由于真菌感染而使某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4 中的( )
20、(2009台湾)请阅读下列叙述后,回答55~56题
某一地区栖息着一种蛾,身体颜色有浅色和深色两种;牠们晚上活动,白天在桦树的树干上休息;此地区中还生存许多鸟类,会捕食这些蛾。在公元1935年,此地区建了许多工厂,不断产生的黑烟把原先树干颜色较浅的桦树熏黑了。研究员从公元1910年开
始调查此区浅色蛾和深色蛾的比例,所得的结果如表(七)所示。
表(七)
年代 浅色蛾的比例(%) 深色蛾的比例(%)
1910 93 7
1920 93 7
1930 93 7
1940 50 50
1950 22 78
1960 8 92
⑴如果把这地区已被熏黑的桦树所产生的种子,播种在另一个没有黑烟污染的新环境,
列对于新长出桦树的叙述,何者正确?
(A)树干为黑色,因为其亲代树干为黑色
(B)树干为黑色,因为黑烟使浅色树干突变为黑色
(C)树干为浅色,因为黑色树干是环境造成并不能遗传
(D)树干为浅色,因为形成层会长出新组织取代黑色树干
⑵已知蝙蝠也会捕食这些浅色蛾和深色蛾,但是牠们不像鸟类用视觉找寻食物,而是利用
声波定位食物。如果在公元1940年,突然此地区鸟类全被蝙蝠所取代,则在公元1948年,
此地区浅色蛾和深色蛾的比例最可能为下列何者?
(A)浅色蛾93%,深色蛾7% (B)浅色蛾50%,深色蛾50%
(C)浅色蛾29%,深色蛾71% (D)浅色蛾22%,深色蛾78%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