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文档属性

名称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3-24 21: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习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理解)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理解)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理解)神经元 细胞体 突起 轴突 树突 细胞体:代谢和营养中心 ????? 轴突:一根,把冲动传离细胞体 ????? 树突:多而短,接受刺激,把冲动传向细胞体 1、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对内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弧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的状态的过程。
反射过程:?也是兴奋传导的过程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 兴奋①静息电位:膜内负电、膜外正电 (2)局部电流:兴奋部位与末兴奋部位之间 (3)传导与恢复 2、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实验现象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1、神经冲动? 结论:为什么突触小体中含较多的线粒体? ①突触小体: 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
都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小体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原生质相连,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只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突起相接触,此接触部位被称为突触。 突触的组成②突触? ③主要突触组成: 轴突与树突相接触 轴突与细胞体相接触 突触后膜有两种:①树突膜②细胞体膜简称胞体膜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三课时思考与讨论:
哪些因素会影响兴奋的传导和传递?递质供体递质移动方向递质受体递质作用递质的化学本质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等 ④兴奋传递过程----递质传递: 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
速停止作用。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
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如果神经递质一直起作用,会有什么结果?⑤传递特点: 突触传递的特点:突触传递由于要通过化学递质的中介作用,因此具有不同于神经纤维传导的特点:???????单向传递 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
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
就是从突触前神经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而不能逆
向传递。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
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
???????? ?1、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 ?????????????????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_________(正、负或
零)电位。
??????? 2、?下图表示3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 ????????????????? 一强刺激,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
?????????????????? A、a和b处 ??????????   B、a、b和c处 ?????????????????? C、b、c、d和e处 ???? D、a、b、c、d和e处 负C练 习3、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以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B4、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D①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图:  脑 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不同的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2、不同的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调节。3、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五、人脑的高级功能1、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运动性言语区听觉性言语区视觉性言语区书写性言语区2、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①、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受到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②、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