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二章月考综合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二章月考综合试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4-02 15: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年级生物自我检测 刘凡
一、单项选择题:
1.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又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A.维生素 B.水 C.无机盐 D.蛋白质
2.食物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A.水、脂肪、糖类 B.糖类、脂肪、蛋白质
C.水、无机盐、维生素 D.糖类、脂肪、维生素
3.下列过程属于化学性消化的是:
A.牙齿将食物切碎 B.吃糖有甜味
C.咀嚼馒头有甜味 D.胃地蠕动使食物混合
4.人对牛奶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A.口腔、小肠 B.胃、小肠 C.食道、小肠 D.小肠
5.有人因饥饿而感到头晕,你认为应补充以下哪类食物,能够使他尽快恢复体力:
A.炒鸡蛋 B.红烧牛肉 C.面包、薯片 D.油炸花生米
6.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易造成脱水,其主要原因是:
A.大量水随粪便排出 B.病人进水较少
C.病人出汗多 D.喝进的水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
7. 某儿童患有佝偻病,你认为他应补充:
A.含钙的无机盐和维生素D B.含铁的无机盐和维生素B1
C.含碘的无机盐和维生素A D.含磷的无机盐和维生素C
8.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是:
A.口腔 B.咽 C.气管 D.喉
9.人体内主要的呼吸肌是:
A.肋间肌、腹肌 B.肋间肌、胸肌 C.肋间肌、膈肌 D.胸肌、腹肌
10. 人体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
A.30%、30%、40% B.30%、40%、30%
C.40%、30%、30% D.20%、40%、40%
11.大气污染能诱发人体的多种呼吸道疾病,试推测,呼吸道发病率较高的地区是:
A.县级城市 B.工矿区 C.偏远山区 D.农业区
12.当“SARS”肆虐的时候,许多人因呼吸衰竭而死,但有些人可在呼吸机的帮助下得以生还。你认为,呼吸机能帮助病人实现: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血液与细胞的气体交换 D.鼻腔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3.感冒时,常常感到呼吸困难,进食无味,是因为:
A.由于病毒过多,鼻腔堵塞 B.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嗅细胞接触不到气味的刺激
C.由于病菌阻挡,空气通过鼻腔量少 D. 由于病菌侵犯,味觉失灵
14.婴儿总是用自己最响亮的哭声向世界宣布自己的诞生,你认为出生时,婴儿最先完成的是: A.吸气 B.呼气 C.吞咽 D.无法确定
15.当吸气刚刚停止时,肺内气压和肺内气体分别是:
A.等于大气压,新鲜气体 B.等于大气压,混合气体
C.高于大气压,混合气体 D.低于大气压,新鲜气体
16.下列哪些特点与小肠的消化功能无关:
A.有肠腺,能分泌肠液 B.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C.内表面有许多绒毛 D..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17.脚气病患者应注意多吃下列哪种食物:
A.精面粉 B.大米 C.粗粮 D.胡萝卜
18.组成绿色食品标志的是:
A.太阳、月亮、叶片 B.心脏、树枝、大地
C.太阳、叶片、蓓蕾 D.月亮、叶片、大地
19.肺泡中氧气进入肺泡外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要穿过几层细胞:
A.二层 B.三层 C.四层 D.无数层
20.生活在北极寒冷地带的人鼻子较大,这主要有利于:
A.温暖空气 B.湿润空气 C.清洁空气 D.保证空气流通
21.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是在( )产生的:
A.肺泡 B.气管 C.血液 D.组织细胞
22.小华在吃饭时又说又笑,引起剧烈咳嗽,原因是食物经过下列哪一结构误入气管的:
A.鼻腔 B.咽部 C.喉部 D.食道
23. 在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都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4. 肺泡内能完成气体交换的原因是( )。
A.肺泡内氧的含量比毛细血管内血液里的高,二氧化碳含量比血液里的高
B.肺泡内氧的含量比毛细血管内血液里的高,二氧化碳含量比血液里的低
C.肺泡内氧的含量比毛细血管内血液里的低,二氧化碳含量比血液里的高
D.肺泡内氧的含量比毛细血管内血液里的低,二氧化碳含量比血液里的低
25.下列是某日天气预报播出的四个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为优的是
A.日照:38-50 B.潍坊:68-86
C.青岛:78-91 D.济南:101-117
选择题答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序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26.根据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
⑴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在其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 ,它们壁都很薄,只由一层 构成。这种结构特点适于 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这一点能够充分体现 的生物学观点。
⑵血液由A流到B,其含氧量 。
⑶痰液的产生部位是[ ]
⑷常见的大气污染源一般有
、 、
、 。
27.根据消化系统模式图,分析回答:
⑴口腔部的消化腺是[ ] ,它能分泌 。
⑵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在此场所,能够发挥作用的消化液有: 、 、 。
⑶蛋白质的消化是从[ ] 开始的。
⑷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 。
28.某人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他准备了三支试管,其中所加物体及初步操作如图所示。请回答:
⑴ 该实验中,共组成__ __组对照实验,
分别是____________ ____。
⑵ 为使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需将三支试管放在大约 __度温水中进行恒温处理,约10分钟。
⑶ 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碘液,不变蓝的是_______。
⑷ 由以上可指: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 ___。
得出此实验结论的依据分别是_____ ___ ________ __。
29.右图表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⑴肺处于吸气状态的是_ ___ _,
肺处于呼气状态的是______ _ _。
⑵肺内气压最大的状态是 ,
肺内气压最小的状态是 。
⑶膈肌收缩最紧张的状态是 ,
肋间肌收缩最紧张的状态是 。
⑷本次呼吸中,表示吸气结束的瞬间是 ,此时肺内气压等于 。
30.右图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消化:
⑴A、B、C、D所代表的消化道各器官的名称分别是: 、 、 、 。
⑵. X、Y、Z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最终产物分别是___ 、_ _ 和 _。
31.根据右图(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模型此时模拟的状态是     (吸气还是呼气)。
(2)图中A代表的是    B代表的是    
C代表的是    D代表的是     
E代表的是     
(3)此模型不能演示胸廓     径的变化,因此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
32.某同学在探究人体的呼吸时,收集了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分别存放在甲乙两瓶中,经分析甲乙两瓶气体的组成成分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氧气% 二氧化碳% 氮% 其它气体%
甲瓶 21 0.03 78 0.97
乙瓶 16.5 4.5 78 1.00
(1)由表中数据可知:吸入气是 ,呼出气是 ,判断依据是:

(2)若将乙瓶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有何现象发生? 。
(3)甲、乙两瓶中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的原因是 。
七年级生物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C D C D A B C B B A B
序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D C C A A D B B B A
26. ⑴[1]肺泡 [3]毛细血管 上皮细胞 肺泡与毛细血管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⑵增加 ⑶[ 4 ]气管与支气管 ⑷工业生产的排放 车辆、船舶的尾气 秸秆燃烧 地面扬尘
27.⑴[1]唾液腺 唾液 ⑵[13] 肠液 胆汁 胰液 ⑶ [ 10 ]胃 ⑷[ 3 ]肝脏
28. ⑴ 3组 1号与2号 1号与3号 1号与4号 ⑵ 37 ⑶ 1号、4号 ⑷ 馒头的消化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都有关系 1号与2号对比,证明唾液的作用 1号与3号对比,证明舌的作用,1号与4号对比证明牙齿的作用
29. ⑴ AC CE ⑵ D B ⑶ B B ⑷ C 外界气压
30 .⑴口腔 食道 胃 小肠 ⑵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31. (1)吸气(2)气管 支气管 肺 胸廓 膈肌 (3)前后左右径
32. (1)甲瓶 乙瓶 甲瓶中气体氧气含量高,二氧化碳含量低;乙瓶中气体二氧化碳含量高,氧气含量低 (2)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3)肺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了气体交换
4
未被
消化
的营
养物
质百
分比
100
50
0
A B C D E
X
Y
Z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