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预习4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预习目标】
1.以某城市为例,运用地图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功能分区的分布和特点。
2.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和主要模式,理解不同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特点。
3.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4.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基础梳理】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① 用地、② 用地、政府机关用地、③ 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④ 用地、农业用地。
2.功能分区
(1)形成:同种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空间上的⑤ 。
(2)特点:无明确⑥ ,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住宅区
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占据城市空间的⑦ 。
分化:⑧ 住宅区;⑨ 住宅区。
(4)商业区
位置:市中心、⑩ 、街角路口。形状:点状、条状。
中心商务区(CBD):商业活动中心、服务中心。
(5)工业区
工业活动的特点:专业化程度高、协作性强。
位置:靠近河流、铁路、公路。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 模式。
2.形成因素
(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付租能力)
影响地租的因素: ;距离市中心远近。
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由高到低):商业、住宅、工业。
(2)收入的不同(社会地位)导致住宅区分化。
(3) 。
(4)种族或宗教团体(西方城市)。
(5)历史。
【基础自测】
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图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A.公园 B.工业园区
C.住宅 D.物流园区
2.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A.仓储用地 B.公共绿地
C.工业用地 D.居住用地
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郊区农业被认为是创意农业的经典,其主要内容为文化休闲、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被称为“绿腰带”。绿腰带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保持农业用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种植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符的农作物,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适宜的休闲场所。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发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是当地拥有
A.发达便利的交通线 B.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
C.充足的剩余劳动力 D.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
4.与一般郊区相比,绿腰带农产品的突出优势在于
A.种类 B.成本【】
C.新鲜度 D.品质
5.绿腰带项目对慕尼黑郊区的影响是
A.完善了服务功能 B.扩展了地域范围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改变土地利用类型
【探究讨论】
讨论一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读我国某城市新城区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城市主要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2)如果图中B、C为同一类土地利用类型,请说出该土地利用类型及判断依据。
(3)有人说,城市各功能分区之间界线明显,你认为有道理吗?
(4)B、C两地最有可能布局低密度别墅区的是哪一处?试分析其原因。
讨论二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阅读教材文字和图2.7“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完成下表。
图示
功能区
与市中心的距离
地租
地租水平线变化
用地要求
成因
2.商业付租能力最强,商业在城市每块土地上支付的租金都最高吗?
3.北京的市中心是天安门广场,这里交通便捷,但是却看不到摩天大厦。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对点演练】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北美城市化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新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的步行化城区,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下图示意新城市主义理念下的步行化城区。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新城市主义理念下,步行化城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重点解决城市
A.向郊区的无限度蔓延 B.人口集聚带来的就业困难
C.基础设施的年久失修 D.房价昂贵导致的住房紧张
2.步行化城区对外联系的交通方式,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满足城区居民的多种需求 B.尊重传统独特的建筑风格
C.密布商业网点,发展中心商务区 D.避免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
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2017年中央政府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将建设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300万以内。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中央政府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的原因是
①基础设施好 ②人口密度大
③生态环境好 ④开发程度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雄安新区最有可能承接
A.北京市政府行政部门 B.国务院各职能部门
C.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 D.各国在中国大使馆
5.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北京生态环境压力减轻 B.北京经济中心地位下降
C.雄安新区迁入人口增多 D.白洋淀的湿地面积减少
【知识体系】
【预习自测】
一、选择题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该新区的设立对于探索人口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发展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4月6日,中船重工率先宣布将总部迁入新区。下图为雄安新区位置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成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在于
A.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
B.带动河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C.缓解华北地区的雾霾天气
D.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雄安新区的成立对京津冀地区发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吸引国家核心机关入驻 B.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
C.加快“三高”企业迁出北京 D.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3.中船重工率先宣布迁入雄安新区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 B.科技
C.交通 D.劳动力
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4.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A.山间低地 B.山前冲积扇
C.盆地中部 D.山谷地带
5.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A.网状分布 B.“之”字形分布
C.线状分布 D.环状分布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7.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
8.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二、非选择题
9.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地租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地租水平线a为______、b为_________、c为________。
(2)城市中某块土地,只有付租能力最高的功能活动才可能租用,据此判断由市中心向外,城市功能区依次为:A_____;B______;C_____。请写出判定的依据是_______。
(3)比较右图中②③④数值的大小关系:_________。
(4)右图中地租等值线并非同心圆,而是发生了明显的弯曲,这与_________有关。
(5)目前,为什么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至少答出三点)
知识梳理
①商业 ②工业 ③住宅 ④交通
⑤集聚
⑥界线
⑦40%~60% ⑧高级 ⑨低级
⑩交通干线的两侧
多核心
交通便捷程度
知名度
即学即练
【答案】1.A 2.D 3.B 4.D 5.A
知识拓展
一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绿化用地、交通用地等。
(2)类型:居住用地。依据:B、C两地占地面积较大,是该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3)没道理。各功能分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4)C。C地位于城市外围,地价较低;临近公园,环境优美,适合布局低密度的高级住宅区。
[归纳总结] 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及其位置
功能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形态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主要职能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集聚成片
位置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靠近市中心 远离市中心
区位选择的原因 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人群,商业付租最高 既有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空间较大,地租成本比例高,该区域内工业付租最高
区位特征 要求接近消费者,多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道路口 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并背向发展,距离母城较远的交通干线上出现卫星城 位于市区外缘及交通干线两侧
功能区特点 中心商务区(CBD)的特点: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地价高);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高级 位于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 专业化程度高,竞争协作强导致集聚;又因环保、地租、交通等因素导致分散
低级 位于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二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
图示
功能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与市中心的距离 近 中等 远
地租 最高 中等 最低
地租水平线变化 大 小 最小
用地要求 占地少,要求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群体 占地多,要求既方便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
成因 距市中心距离对商业影响最大。因而位于距市中心最近的A区,在A区商业支付的租金最高 距市中心距离对住宅区影响较小。因而位于距市中心较近的B区,介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 与市中心的距离对工业区影响最小。在距市中心最远的C区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最高
2.在市中心,商业活动支付的租金最高,是因为市中心的交通便捷程度高,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人群,能给商业带来巨额利润。而在远离市中心的其他地区,交通便捷程度较低,消费群体少,能够获得的利润急剧下降,商业付出的租金远低于其他活动,因此不能认为商业在城市每块土地上支付的租金都最高。
3.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北京是中国的古都,天安门广场、故宫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建筑,如果在广场周围建起高楼大厦,必然会破坏故宫这一古建筑物的风格,与保留历史原貌这一原则不符。此外,北京还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天安门广场是中国的象征,为了保证政治“心脏”的安全,也不宜建高层建筑。
[归纳总结] 影响功能分区的因素
技能应用
【答案】1.A 2.D 3.D 4.C 5. D
思维导图
①住宅区 ②市中心 ③多核心模式 ④经济因素
先学检测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区位分析。由材料可知,成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北京的人口压力,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故A正确;与带动河北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关系较小,故B、D错;成立雄安新区与缓解华北地区的雾霾天气无关,故C项错误。即选A。
2.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进程。成立雄安新区的目的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但国家核心机关不会入驻该区,且与现代农业的发展无关,故A、D错;雄安新区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北京、天津的人口和产业向河北地区集聚,缓解京津地区的人口和环境压力,加快京津冀地区一体化进程,故B正确;雄安新区以企业总部迁入为主,与加快“三高”企业迁出北京无关,故C错。即选B。
3.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由材料可知,中船重工将总部迁入雄安新区,主要是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故A正确;由于雄安新区是刚成立的国家新区,交通、科技水平与北京相比并没有优势,故B、C错误;与劳动力关系较小,故D错误。即选A。
【答案】
1.A
2.B
3.A
【解析】
4.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B对。A、C、D错。
5.读图,交通线主要沿山麓地带的绿洲分布,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环状分布,D对。图示可以看到,交通线不是网状、“之”字形或线状分布,A、B、C错。
【答案】
4.B
5.D
【解析】
6.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交通通达度和客流量,地铁站点交通便利,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客流量,也就是周边的人流量,B正确。故选B。
7.图中甲、乙、丙站点都是一级站点,客流量大,且位于地铁线与环线交汇处,交通便利,最可能为中心商务区,A正确。故选A。
8.从图中看该城市有多个一级站点,也就是有多个核心,城市空间形态最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C正确。故选C。
【答案】
6.B
7.A
8.C
【解析】
8.④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为原始型;①②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为现代型;③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较高,符合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图中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的阶段是③。故选C。
9.①②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人口增长率较低,老龄化较严重,排除CD。①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为严重。故选A。
【答案】
8.C
9.A
【解析】
9.(1)地租付租能力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故结合图示可知,a、b、c依次为商业、住宅、工业。
(2)由市中心向外地租依次降低,付租能力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不同区域各种经济活动付租能力高低决定了该区域的主题功能。据此,从市中心向外城市功能区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3)城市地租水平受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的影响,城市地租水平由市中心向外降低。图中显示,②占据市中心及交通中心位置,地租最高。④在郊外,地租最低;③位于近郊且交通通达度较好,故地租次高,据此三地地租由高到低依次为②﹥③﹥④。
(4)图中地租等值线并非同心圆,而是发生了明显的弯曲,这与交通通达度有关。
(5)工业区趋向于向市区外缘移动并沿交通干线分布是因为保护城市环境及自身发展需要。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大多数工业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日渐突出。为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企业纷纷向市区外围迁移;企业原料及产品的运输对交通需求增大,因此工业区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且交通便利的地方。
【答案】
9.(1)商业 住宅 工业
(2)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不同区域各种经济活动付租能力高低
(3)②﹥③﹥④ 城市地租水平由市中心向外降低。 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4)交通通达度
(5)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大多数工业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日渐突出。为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企业纷纷向市区外围迁移;企业原料及产品的运输对交通需求增大,因此工业区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且交通便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