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生物与环境课件与说课材料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复习:生物与环境课件与说课材料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6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5-04 19: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复习目标1.概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知道各部分的作用。
2.会判断、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能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的现象。
3.分析解答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现象。
4.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5.能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相关问题,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6.会分析解答考查点较多的综合题: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体系:概念:
组成:
营养结构:
重要过程:
类型:
自我调节: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生物富集) 食物链→食物网内涵
价值
威胁
保护措施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森林、生态农业等方式、限度综合题1.(08无锡)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只大象 B.一群飞鸟
C.一片树林 D.一朵云彩
2.(08山东)养花时,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 )
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温度⑤一定生存空间⑥水
A.⑤⑥③②①④ ???? B.①②③④⑥⑤ ??
C.④③②①⑥⑤ ? ? D.⑥①②③④⑤生态系统与组成CD3.(07四川遂宁)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一个生态系统中有许多条食物链,各条食物链并不是孤立的生态系统与组成C食物链是本专题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围绕食物链有许多考查的切入点。请你回忆一下食物链的相关知识,回答:
1.食物链的开始端总是植物,即食物链总是从 开始的。因为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供给自己和其他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2.食物链不包括细菌和 等生物,即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中的 。
3.一条食物链所包括的生物中,除了生产者外,其余生物都是 。
4.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有 现象,毒害较高级消费者; 和 也沿着食物链进行。 营养结构:食物链(点拨)消费者1.(08镇江)下列选项中,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草←食草昆虫←青蛙 B.青蛙→蛇→猫头鹰
C.蛇→草→食草昆虫 D.草→食草昆虫→青蛙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的三种动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3.(08滨州)在某生态系统中生存的生物,其体内存留的有机物汞如下表,由这些生物组成的食物链是( )
A.D→B→C→E→A???? B.D→E→B→C→A???
C.A→C→E→B→D???? D.A→E→C→B→D营养结构:食物链与食物网(生物富集)DBD营养结构:食物链与食物网(生物富集)C5.(07宜昌)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你认为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数量多少的图示( )
A. B. C. D.
6.(08泰州)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食物链“水草→虾→鱼→鱼鹰” 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是( )
A.水草 B.虾 C.鱼 D.鱼鹰营养结构:食物链与食物网(生物富集)DD7.(08黄石 )下面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该食物网由____条食物链组成。
(2)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鹰和蛇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捕食关系,另一种是_________关系。
(4)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5)该食物网和________一起,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4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竞争草分解者演练:第102页第4题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A过程是_______的
作用。
(2)途中缺少的一个重要箭头是_________
(3)与A过程本质相同的有______过程。(用图中字母代号填写)
(4)生态系统中的四种成分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的。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绿色植物→动物B C2.下图是生态系统4种组成成分的关系图解,据图回答:
(1)本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从A__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图中A→B的过程是通过_ _ ___实现的;B→A的过程是通过_ ___实现的。
(3)图中能参与构成食物链的是___。
(4)A→D的过程中,能量的流动是通过______进行的,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是随着_______ 而进行的。
(5)碳在生态系统中主要是以________形式循环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产者A→D二氧化碳(1)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中的生物外,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有多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防止鸟吃草子,有人用大网把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罩了起来,实验区内的草能否获得高产,试分析回答:_________________。(07泰安)右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请据图回答:阳光、空气、水等草→昆虫→食虫鸟→鹰不能,昆虫没有天敌而增多,草减少(08济南)如图是我国某地的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它利用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水稻养猪、养鸭,水稻的秸秆可以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请据图分析回答:
(l)杂草属于在该生态系统中    。
(2)蘑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
(3)鸭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    营养级。
(4)能量在各种生
物之间以  的
形式进行传递;碳在生
物体与无机环境之间以
     的形式进行
循环。生产者分解者二、三化学能二氧化碳演练:第102页第3题反思与收获概念:
组成:
营养结构:
重要过程:
类型:
自我调节: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生物富集) 食物链→食物网内涵
价值
威胁
保护措施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森林、生态农业等方式、限度“3”综合题考点分布(08潍坊)2007年10月,辽宁农民在水稻田中进行养蟹试验并初获成功。插秧时,他们调整了水稻种植的行间距,留出较宽的养蟹通道,使得稻田有较长的透光时间。放养蟹苗后,稻田中的稻谷虫等多种害虫,成为螃蟹丰富的食物,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肥料,实现了稻、蟹双丰收(如下图),农民既节省了农药、化肥又生产了有机食品。
(1)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成分外,还必须有 ,将螃蟹的粪便和动植物的残体变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物质。
(2)研究上述高效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目的是 。
(3)农民放养螃蟹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何保持生态系统相对平衡与稳定,因为任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
(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增大行间距使水稻的种植数量减少,但水稻产量并没有明显减少,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生物与环境的说课专题复习:一、课程标准 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生物的多样性
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二、复习目标1.概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知道各部分的作用。
2.会判断、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能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的现象。
3.分析解答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现象。
4.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5.能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相关问题,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6.会分析考查点较多的综合题: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三、考点分布与 市编复习丛书专题五中的选题概念:
组成:
营养结构:
重要过程:
类型:
自我调节: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生物富集) 食物链→食物网内涵
价值
威胁
保护措施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森林、生态农业等方式、限度综合题四、知识体系(1)通读课标和市编复习丛书中的复习导航内容,确定每一课时的复习目标,并明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这同时也需要研读部分中考题目,为选题做准备。
(2)对于知识体系的处理,因为已经经过第一轮复习,所以课上不留过多的时间但应当要求学生适当回顾。展示知识要点或框架的目的是为了引领或者复习导航。 五、复习思路(3)借助于课件的超级链接,将部分中考题与考点有机结合,让学生练有目的,练讲结合,适当点拨。同时对于复习丛书的利用也可以选择穿插其间。利用学案的话可以适当改变策略。
(4)复习丛书的其他题目最后作为作业布置下去,利用一定的时间核对答案,了解学情,选择部分易错、易考题型重点点拨。 五、复习思路(1)概括导入,明确目标。复习课的导入,最好直击要点,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复习任务及所要达到的要求。也可以在课前借助多种形式展示。使学生学有目标,也使我们的教学有针对性。复习课的目标要紧扣中考,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整合性。
(2)梳理知识,适当回顾。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课上不可能留给学生过多的时间。用知识要点或框架引领学生回忆相关知识。 六、课堂流程(3)以练促学,点拨深化。对于可能出现的题型和考点,借助于学案、课件、复习丛书等手段引领学生通过中考题目的演练,达到学生适应与提高的目的。如非必要,老师不要过多讲述。
(4)感悟中考,反思总结。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和演练,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六、课堂流程(5)处理学案,完成专题 。对本节课学案、复习丛书等资料上的其余题目留下一定的时间完成。
六、课堂流程相信大家都已经完成了第一轮复习,面对第二轮的复习,我们究竟该怎么处理,相信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想法,欢迎大家共同商榷和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