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属性

名称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5-13 22: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森林里的熊熊大火,让人惊心动魄。其实这只是空气中的氧气把组成数目的纤维素等有机氧化了。特征:复杂、有序、高效、温和第三节 酶一、酶的发现阅读书本第61页的“酶的发现”部分思考:在酶的发现过程中有哪些科学家参与?他们个做了什么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在18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 斯帕兰扎尼观点: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人们一直认为胃只有物理性消化,而没有化学性消化。究竟有没有化学性消化?斯帕兰扎尼实验将肉装在由金属丝制成的小笼里让鹰吞食这些小笼过一段时间,讲小笼从鹰的体内取出发现笼内的肉不见了思考:(1)实验中为什么要把肉块放入金属笼内?(2)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结论:胃不只有物理性消化,也有化学性消化。斯帕兰扎尼实验排除胃中物理性消化的干扰。胃液中有一种能消化肉的物质争巴斯德李比希认为发酵仅仅是一种化学反应,与酵母菌的活动无关,最多只需要酵母菌中某种物质的参与而已。认为酿酒中的发酵与酵母细胞的存在有关,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在18世纪末德国科学家 毕希纳(1897年)没有酵母细胞的存在也可以发酵,
引起发酵的物质来自于酵母细胞。美国科学家 萨母纳尔
1926年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因此荣获诺贝尔化学奖。萨姆纳尔(1887—1955)到目前为止,已经分离得到
的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就在人们都相信酶就是蛋白质的时候,
20世纪80年代,
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
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我们称这一类酶为核酶。酶的定义什么是酶?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生理功能:催化作用催化剂: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受酶催化而发生化学反应的分子叫底物具有促使反应物发生化学变化,
本身却不发生化学变化的特点二、酶的催化机理钥匙和锁的假说产物形成,反应完成,酶恢复原状。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体。酶-底物复合体形态发生改变,促使反应进行。二、酶的催化特性1g蔗糖酶在1min内使多少克蔗糖水解,就代表蔗糖酶的活性是多少
酶催化作用的强弱可以用酶活性来表示酶的催化特性例:(1)高效性( 2 )专一性(1)探究酶催化的高效性H2O2 H2O+O2过氧化氢酶MnO2实验原理: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二氧化锰是一种
无机催化剂,都可以催化H2O2分解成H2O和O2。1. H2O2
2. H2O2
3. H2O2
4. H2O2+ FeCl3+ 鲜马铃薯小块+ 熟马铃薯小块讨论:(1)通过比较2号和3号,你对酶的催化效率有何认识?(2)比较3号和4号,你得出了什么结论?(3)如果本实验中的马铃薯块茎没有制成匀浆,你认
为实验结果是否与本实验相同,为什么?说明酶的催化效果具有高效性熟的马铃薯块中的过氧化氢酶已经失活了不同。如果马铃薯块茎没有制成匀浆,那样过氧化氢酶
就就主要存在于细胞中,使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结果本尼迪特试剂(2)探究酶催化的专一性2ml2ml121%淀粉溶液2%蔗糖溶液稀释200倍的新鲜唾液蔗糖酶溶液实验结果2ml2ml2ml2ml34563ml3ml3ml3ml3ml3ml1ml1ml1ml1ml混匀后沸水
浴中2~3min混匀后37度
水浴15min混匀后37度
水浴15min无沉淀无沉淀混匀后沸水
浴中2~3min混匀后沸水
浴中2~3min砖红色无沉淀无沉淀红黄色(1)酶的发现小结(2)酶的概念酶来源本质功能生物催化剂基本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活细胞产生18世纪末 斯帕兰扎尼 喂食鹰实验19世纪中期,巴斯德和李比希的争论1897年,毕希纳的重大发现1926年,美国萨母纳尔得到脲酶结晶(蛋白质)20世纪80年代初,切赫.奥特曼发现核酶(RNA)专一性高效性本节课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