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问题探讨1、假如置身其中,就会感到自己和他人不仅行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而感受到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2、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口在某一地区过于集中;从根本上看,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以及人口流动过于集中。3、实际情况是,地球上有些地区已经达到或接近达到“人满为患”的程度,而不能说整个地球因人口膨胀而超载了。这是因为从整体上看,全球总人口尚未达到全球能够承载的总人口。(对于地球的人口承载能力,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部门尚无一致的估算,已有的估算数字为75亿至500亿。)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资料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1、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生育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2、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人口发展的基本特征如下:1)人口增长速度快;
2)人口增长规模大;
3)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4)城镇人口比重增大。(200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36.09%,比1949年增加了25.4个百分点。)2. 人口发展目标:
201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3.6亿以内;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5亿左右)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1.计划生育政策
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请讨论人口增长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人口增长需
要更多的水粮食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质等多种自然资源以及一定的生存空间。教育案例分析1:非洲的粮食问题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人民在夺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各国在发展生产、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还进口一些粮食,以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但是大多数国家的人均粮食消费量增长不多。特别是1971年以后,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了粮食增长的速度,致使人均产量开始下降。近些年,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亚非拉地区粮食匮乏,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一些非洲国家,情况相当严重
问题:分析亚非拉粮食匮乏的原因。
?
案例2:墨西哥城的环境变化
1325年,当人们在一片湖泊中央的一个岛屿建起这个当时叫特亚奇提特兰的城市时,它还根本不起眼。经历过战火之后,1924年墨西哥联邦议会决定,定都于墨西哥城。此后这儿的大部分湖泊经填充和排干,城市开始向各个方向发展。到1995年,其市区人口达到1630万,也就是说全国1/3的人口都生活在这个城市中,墨西哥城成为今日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城市,为世人所瞩目。
然而,问题与奇迹相伴而来。这座曾以“空气清新,能见度高”而著称的城市,近年来因人口过多,工业迅速发展,向大气和环境中排放的烟尘、有毒气体等废弃物较多,已被淹没在蒙蒙的烟海之中。今天的它,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还有便是它拥挤的交通和频繁的事故,在路上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祸从天降。因此,当人们提到这个城市时,不禁会皱起眉头。
问题:请分析上述案例并找出墨西哥城环境恶化的原因。
?
世界 人口增长示意图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超过环境承载能力
供给资源净化废物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案例3:缩小了的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每年雨季来临,长江水位暴涨,水位高于洞庭,江水注入湖泊,洞庭湖起接纳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冬季相反。因此,洞庭湖对长江水位起天然的调节作用。但近年来由于泥沙的淤积,湖底抬高,特别是周围地区为了生产而围湖造田,使湖面减少,仅1977年到1985年,其水面就减少了46%。这样,其分洪能力大大降低,致使1998年长江大水之际,中下游地区洪水暴涨,险象环生,直至造成九江大堤决堤,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
讨论:围垦湖海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沙尘暴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破坏:1870年美国的过路鸽悲剧。
15世纪~1918年北露脊鲸的命运。
殖民者通过捕杀野牛,消灭土著人。
-15,000~-12,000年印地安人消灭了美洲70%的大型动物。
中国的药房是野生动物的吸尘器。
日益恶化的环境是生物的共同威胁。全球环境面临威胁和挑战赤潮乱伐森林森林火灾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危害我国大气污染主要来自燃煤产生的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等大
气
污
染
的
危
害危害
人体
健康某些致癌物质诱发鼻咽癌、肺癌等
诱发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
被植物吸收后使人和动物中毒酸雨大
气
污
染
的
危
害导致
环境
恶化温室效应:CO2吸收地表反射的红外线转 化为热量导致气温升高。导致气候恶 化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酸雨:废气溶于空中水滴形成酸随雨降落 能腐蚀动、植物及露天存放的物品
臭氧层破坏:废气与高空臭氧发生化学反 应破坏臭氧层,日光中大量紫外线直 射地球,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 水
污
染
的
危
害水华水
污
染
的
危
害赤潮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排水汇 ↓ 集
池塘、湖泊、海湾(水中N、P等矿质元素增多)导 ↓ 致藻类植物、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死 ↓亡藻类植物、浮游生物遗体厌氧 ↓ 微生物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水中溶解氧减少鱼类、其他水生生物死亡水华或赤潮土
壤
污
染来源危害教训固体废弃物污染固
体
废
弃
物
污
染对策:开展废物回收,变废为宝。噪
声
污
染来源生产噪声:生产中使用各种机器、设备、工 具的碰撞、振动等生活噪声:生活中多人大声讲话、唱歌、各种生活用品的碰撞、振动危害对人:损伤听力、干扰睡眠、诱发多 种疾病、影响心理健康等。对其他动物:使动物的生理、行为发 生改变,影响畜牧业的产量。对策减少噪声的产生:使用产生噪声小的 设备,配备消音装置,避免在人 们休息时使用强噪声设备等。消除噪声:利用消声材料、绿化带等 隔离或消除噪声。三、协调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 控制人口增长。2. 加大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力度,如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止沙漠化;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推进生态农业等。千里生态园附近高粱地吴江:农业生态园不施一丝化肥种出30万公斤水果 1、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项事物结构
以禽类、蛋类为主
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 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
D. 以猪等家畜的肉类为主巩固与提高2、近十几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 性别比例适当
C. 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3、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是调节( ),措施要达到的目的是降低( )
种群密度 B. 年龄组成
C. 性别比例 D. 出生率DA2、“现在的人,有五个孩子不算多,每个孩子又各有五个孩子。爷爷活着的时候,就有二十五个孙辈了。这就造成了社会上的人口多而物资少,虽然辛勤劳作,生活用品却依然匮乏。”这句话反映出作者的忧虑:如果不节制人口增长,将会对家庭和社会增加沉重的负担。练习1、近5年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
2002年——“让地球充满生机”;
2003年——“水——20亿生命之所系”;
2004年——“海洋兴亡,匹夫有责”;
2005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2006年——“沙漠和沙漠化”。拓展题6.5是世界环境日2、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主要有:通过宣传教育,使各级行政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全体职工以及当地居民都树立起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新思维以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观念;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以便大力开展有利于环保事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改造;对于近期无望解决环境污染的企业,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依法并妥善实施“关”、“停”、“并”、“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