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 生长素的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玉米幼苗胚芽鞘: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鞘状结构。在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穿出地面,保护着胚芽出土时不受到损伤,随后为胚芽所突破。向光性与尖端有关1与2对照说明:2312与3对照说明:幼苗向光性是由于受单侧光刺激456感光部位在幼苗尖端,而不在下部 4 、5与6对照说明:A 单侧光B 切除尖端C 不透明帽罩住尖端D 不透明帽罩住尖端下部观察发现:弯曲部位在幼苗尖端下部假说:
苗尖有某种化学物质传至幼苗下部!实验得知:感光部位在幼苗尖端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结论 的确有一种化学物质可穿过明胶传递给下部。明胶明胶云母片云母片假说:这种物质的产生与光照无关!!对照组直立生长不生长不弯曲弯向对侧生长 温特实验证实了苗尖中确实存在一种化学物质,可促进生长,并把它命名为“生长素”。燕麦1934年 生化学家提取生长素——吲哚乙酸(IAA),是由色氨酸经转氨、脱羧、氧化等反应后合成。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求证得出结论达尔文
1880波森
詹森
1913温特
1928 生化学家
1934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向光弯曲与单侧光有关这种化学物质是什么,能否传递?这种化学物质可以通过明胶能否用明胶收集这种物质并单独测其作用?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单侧光使幼苗产生化学物质,并传至下部,造成下部向光弯曲。幼苗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传递给下部。 这种物质是由尖端产生的,能促进生长,所以命名为生长素。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IAA)。一二三四苗尖中有促进生长的物质生长素的发现经过几代科学家历经54年努力才得以完成 ,我们要掌握科学家严密的逻辑推理思维方式是一种化学物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总结构建模型,解释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背光一侧向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素少细胞生长快细胞生长慢外因:
内因: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游戏规则:
运用我们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可行的实验准确判定幼苗的形态学上端.材料:幼苗(切除尖端),琼脂块(若干)趣味游戏:摇大奖1AB供应块接受块含生长素琼脂空白琼脂若琼脂块1中含有生长素,琼脂块2中不含有生长素则表明A端是形态学上端若琼脂块2中含有生长素,琼脂块1中不含有生长素则表明B端是形态学上端参考设计材料:幼苗(切除尖端),琼脂块(若干)云母片(生长素不能透过)向左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向右弯曲不生长向左弯曲直立生长朝小孔生长直立生长向左弯曲向右弯曲视左右两侧生长素含量而定判断下列幼苗的生长方向(2)?含生长素的琼脂(原创) 下图中,甲、乙、丙为3块大小一样的琼脂,放于幼苗的不同部位收集生长素后,再置于切除尖端的幼苗上,如图所示,问一段时间后那根幼苗的弯曲程度最大? ( )B课堂练习2、下图为几组胚芽鞘向光性实验的示意图。试分析各组实验的结论(①~⑤),将编号填在适当的括号中。 图注:1不透光罩;2切去尖端;3不透水云母片;4不透光锡纸小帽;5不透光锡纸筒;6琼脂块;7胚芽鞘尖端处理过的琼脂块 ①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是具有尖端的缘故。②胚芽鞘是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③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④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⑤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⑥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并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⑦胚芽鞘尖端可能向下传递了某种物质。③①⑦④⑥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某一部位产生(内生性) ,运输到另一部位起作用(可移动性) ,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微量高效性) ,统称为植物激素。 继发现生长素之后,科学家又陆续在植物体内发现了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等一系列的物质,它们被统称为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信息的化学载体,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五大类激素观察表格,回答问题
2.植物激素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是否一致?1.促进生长的激素有哪些,抑制生长的激素有哪些?3.生长素类激素有促进植物生长作用,是否任意浓度下都可以促进生长? 1、曲线AB段表示:
2、B点表示:
3、BC段表示:
4、C点以后表示:
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茎生长 的促进作用加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随生长素浓度增加,对茎的生长促进作用减弱。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对茎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强。BAC思考:C点表示生长素( )
A、没有 B、没有作用
C、有作用,但促进和抑制作用相等C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
具有双重性。茎 0促进生长抑制生长c/mol·L-1B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芽的生长效应是:抑制生长。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其顺序依次为( ) 根>芽>茎对生长素要求的最适浓度依次为
( )根(10-10 M)<芽(10-8 M)<茎(10-4 M) 同一浓度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具有双重性。
2.同一浓度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2.4-D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其广泛应用于禾谷类植物田间,用于杀除双子叶植物杂草3.同一浓度下对不同的植物影响也不同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侧枝、根也存在此现象)----顶端优势实例:植物的根向地性、茎背地性的形成原因?在失重状态下,植物的根、茎生长状况如何呢?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具有双重性。
同一浓度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 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其中①是细胞分裂素,②是生长素,
③是乙烯,④是脱落酸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具有双重性。
2.同一浓度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
3.同一浓度下对不同的植物影响也不同
生命活动调节大多数情况下,是由多种激素平衡协调作用的愈伤组织(callus)原指植物体的局部受到创伤刺激后,在伤口表面新生的组织。它由活的薄壁细胞组成,可起源于植物体任何器官内各种组织的活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愈伤组织可再分化,形成芽、根,再生成植株。 根据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思考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果实催熟
扦插生根
除草剂
无子果实例题:大田中的茄果类在开花期,由于连续多
日的暴风雨天气,严重影响了授粉受精,如
果要保证产量,可采取的的补救方法是:
A.喷施B肥
B.喷施N、P肥
C.喷施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果实发育
D.以上三项措施都不行若上题为油菜则采取的措施为:DC课堂练习1.下图中甲表示植物茎背地生长的情况,如果
A点的生长素浓度在乙图的a点以下,下面对B
点的生长素浓度叙述正确的是( )
A.B点的生长素浓度在乙图的o—a之间且小于a
B.B点的生长素浓度在乙图的a—c之间且小于c
C.B点的生长素浓度在乙图的b—d之间且小于d
D.B点的生长素浓度在乙图的o—d 之间且小于dB6.这些芽发育成枝的顺序是 。
如果剪去顶芽,则A芽将 ,原因是 。此时 芽的生长素浓度最高, 芽处的生长素浓度最低。D、C、B、A发育成枝破坏了顶端优势BA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侧枝、根也存在此现象)--顶端优势练一练植物特
定部位外界
刺激激素浓度或
比例改变植物发
生响应每种激素的作用取决于植物的种类、激素的作用部位、激素的浓度等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B 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
C 乙烯可用于诱导果实产生
D 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练一练人们常常把天然的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合称为:植物生长物质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观察指标
枝条上根的长度
影响因素
2,4-D浓度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