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六单元综合题
一、 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不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小池塘 B、一条河流 C、地球 D、一群牛和一群羊
2、人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什么部分(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是
3、一块水稻田中,不仅生长着水稻、杂草,还生长着许多浮游植物和动物等,这块水田可以称为( )
A、食物网 B、生物群落 C、生态系统 D、食物链
4、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担当的主要角色是(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保护者
5、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图中X、Y分别代表( )
A、绿色开花植物、酵母菌 B、绿色开花植物、蝗虫
C、生产者、酵母菌 D、消费者、草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C、动物和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7、在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地球上所有的动物和植物组成 B、地球上所有的动物和微生物组成
C、由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组成
D、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组成
8、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湖泊 B、一口池塘中的全部鱼
C、一片森林中的树木 D、一块农田里的水稻
9、动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破坏者
10、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种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B、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无机物分解成有机物,供生产者再利用
C、有的动物也能成为分解者
D、在分解动植物遗体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产者再利用
11、下列生物关系中表示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关系的是( )
A、狐狸吃老鼠 B、兔子吃草
C、蛔虫寄生于人体 D、细菌把落叶分解
12、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生产者的是( )
A、月季 B、真菌 C、蓝藻 D、柳树
13、 能够把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并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去的生物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是
14、《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这段话所反应的食物链是( )
A、蝉→螳螂→黄雀 B、树→蝉→螳螂→黄雀
C、黄雀→螳螂→树 D、黄雀→螳螂→蝉→树
15、某同学列举了以下四条食物链,其中书写正确的一条是( )
A、朽木→真菌→松鼠 B、草→野兔→狐狸
C、老鼠→蛇→鹰 D、黄鼠狼→蛇→田鼠→植物
1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既有猫头鹰也有田鼠,它们之间的关系属于( )
A、竞争关系 B、合作关系 C、寄生关系 D、捕食关系
17、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B、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一条一条可数的,彼此不相联系
C、食物网是由食物链组成的
D、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18、在“甲→乙→丙”这一条食物链的分析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消费者、消费者、生产者
19、在对“植物→蝗虫→大山雀”这条食物链的分析中,描述正确的是( )
A、只有植物是生产者 B、只有蝗虫是消费者
C、只有大山雀是消费者 D、它们都是消费者
20、下图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
C、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
D、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
21、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2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的过程 B、生态系统内伴随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过程
C、生态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 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
23、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究其根源来自( )
A、食物中的碳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C、燃料中的碳 D、非生物环境中的碳
24、在生态系统中,从总体上看各组成成分储存的能量,排序正确的是是( )
A、植物的数量>草食动物>肉食动物
B、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植物的数量
C、肉食动物>草食动物>植物的数量
D、肉食动物>植物的数量>草食动物
25、在食物链“藻类→水蚤→鲱鱼→人类”中,含能量最多的环节是( )
A、藻类 B、水蚤 C、鲱鱼 D、人类
26、当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情况是( )
A、在食物链第一环节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最多
B、在食物链中间环节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最多
C、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环节越高,体内积存的有毒物质越多
D、食物链上所有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是一样多的
27、通常肉类食物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要高,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
A、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B、饲养动物麻烦,花工多,投资大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
28、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最初的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
A、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
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29、下列生态系统中结构最简单的是( )
A、农业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30、森林生态系统与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关系?( )
A、河流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以上三项全是
31、全年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森林生态系统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原因是森林生态系统( )
A、以木本植物为主 B、土壤肥沃
C、不施农药 D、植物群体有分层结构
3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是( )
A、能量和物质代谢强度高,对其他生态系统的依赖性较大
B、能量和物质代谢强度高,对其他生态系统的依赖性较小
C、能量和物质代谢强度低,对其他生态系统的依赖性较大
D、能量和物质代谢强度低,对其他生态系统的依赖性较小
33、野兔、鼠等有挖洞习性的动物主要生活在(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荒漠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34、曾有一首宣传环保的歌曲叫《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女孩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而不幸牺牲。歌词中有一句是这样的,“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请根据歌词判断,丹顶鹤生活在( )
A、海洋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35、对城市建设中发展绿地的看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土地太紧张,不宜发展
B、城市建设的目的不是植树种草,因此可有可无
C、绿色植物有很大的生态效益,应适度发展
D、发展绿地越多越好
36、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时应符合的原则是( )
A、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能量和物质资源 B、使产出和输入的物质达到平衡
C、尽量减少生物种类 D、提高沼气转化效率
37、在一草地中,草、蝗虫、食虫鸟的数量关系如下图,请指出图中a 、b 、c分别代表的生物:( )
A、草、蝗虫、食虫鸟 B、草、食虫鸟、蝗虫
C、食虫鸟、蝗虫、草 D、蝗虫、草、食虫鸟
38、某生态系统中甲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下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那么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 )
A、乙和丙数量增加 B、丙和丁数量减少
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 D、乙和丁数量增加
39、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变化曲线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40、生态系统这所以能够保持生态平衡,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
A、物质和能量 B、食物链和食物网 C、自我调节能力 D、分解者
41、生态平衡是指( )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平衡
B、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长时间保持动态平衡
C、生态系统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及迁入的数量不变
D、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数量保持不变
42、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A、天然落叶林 B、天然常绿林 C、人工纯种林 D、人工混交林
43、将一处原始森林开辟成为国家森林公园,为了继续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应采用的措施是( )
A、在森林里放入一些珍奇的野生动物,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
B、在森林中引种一些珍奇的野生植物,提高生产者的能量蓄积能力
C、定期清理森林中的枯枝落叶,以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4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相互独立 B、相互竞争
C、低等生物服务于高等生物 D、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45、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B、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C、长期旱灾,赤地千里 D、地壳变动频繁
46、在下列实例中,通过食物链引起生态系统稳定性遭破坏的是( )
A、酸雨 B、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和浓缩
C、温室效应 D、臭氧层出现漏洞
47、对于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不断循环 B、能量不断流动
C、组成成分相对稳定 D、生物个体数量不变
48、20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国科学家利用野生大豆与易患萎黄病的大豆品种杂交,培育出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的大豆产业,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
A、环境多样性 B 、生态系统多样性
C、生物种类多样性D、遗传(基因)多样性
49、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不恰当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B、生物多样性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
C、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材料、药物及其他工业原料
D、生物多样性可以迅速提人们的生活水平
50、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苍蝇能够垂直起落和急速转变方向,这是由于苍蝇的后翅变成了一对哑铃形的平衡棒。科学家根据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成了新型导航仪。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
A、直接使用价值 B 、间接使用价值
C、潜在使用价值 D、生态使用价值
5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指( )
A、遗传的多样性 B 、染色体的多样性
C、DNA的多样性 D、细胞的多样性
52、“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条谚语形象地说明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是( )
A、制造氧气、净化空气 B 、过滤尘埃、杀死细菌
C、降低噪声、调节气候 D、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53、关于我国动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动物资源丰富 B 、珍稀动物种类多
C、动物多样性面临的形势严峻
D、我国地大物博,物种繁多,动物资源可以任意采用
54、从保护野生生物资源角度说,野生生物资源的价值不包括( )
A、直接使用价值 B、间接使用价值 C、潜在使用价值 D、商品价值
55、某国发现在其境内的老虎经常遭到人猎杀,若不立即采取有效保护措施,老虎有灭绝的可能,于是该国政府采取改正措施。其中正确的措施有( )
①在栖息地引进狮群和豹群
②将老虎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③在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④制定法律,严禁捕猎老虎
⑤在栖息地保持一定数量的牛群和羊群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56、以下哪一项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
A、森林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 C、生物进化 D、生物入侵
57、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引入其他物种 B 、迁地保护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建立动植物园
58、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除自然变化外,其主要原因在于( )
A、人口的增长 B、外来物种入侵
C、湿地萎缩 D、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过度开发
59、我国在卧龙、王朗和九寨沟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生物多样性中的( )
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②基因的多样性 ③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60、如果一种稀有鱼类灭绝,对人类的损失在于( )
A、这种鱼将在很久很久以后才会再进化出来
B、人类将永远失去一种动物资源
C、渔业产量将受到损失
D、整个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
61、2006年7月1日上午十时,青藏铁路开通庆祝大会在西藏格尔木车站举行。我国修建青藏铁路时,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的好处是( )
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 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③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④有利于保护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恰当的是( )
A、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
B、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人类自身不会产生威胁
C、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D、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63、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 B、植树造林
C、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二、非选择题
1、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 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
2、生态系统由 和 两部分组成,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 、 和 。
3、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A~H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食草性动物、食肉性动物和绿色植物,请据图完成后面的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A~H中属于食草性动物的有
。
(2)该食物网图中尚未表示的两种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和 。
(3)若该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受到难以分解的农药污染,则A~H生物体内农药残留量最多的是 。
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羊吃草,羊又被狼吃掉,这三种生物之间就构成了
。
5、草食动物的捕食对象是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充当
成分。
6、请将短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示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世间俗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这里的泥巴实际指的是 。
7、根据下图中的食物网完成后面的问题。
(1)图中属生产者的是 ,属消费者的生物共有 种。
(2)此食物网中含有 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3)若大量捕杀狐、蛇、鹰,此食物网中会遭到严重损害的生物是 。
8、非洲草原上,有几只狮子,悄悄接近正在吃草的鹿群,几只狮子合作捕食了一只仔鹿。它们食用后,仔鹿的尸体引来一群秃鹰。
(1)请根据以上材料,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
。
(2)想一想,狮子捕食仔鹿的意义是 。
(3)如捕走一部分仔鹿,狮子的数量会 。
(4)为了保护鹿群而捕杀狮子,结果是鹿的数量会 ,但会造成
遭到破坏,最后,鹿的数量会 。
9、我国南方某地区建立了“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获得了鱼、猪、蚕和粮食全面丰收。下图是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 。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
(3)写出此生态系统包含的食物链: 。
10、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A为 ;
(2)C为 ,其作用是 ,若缺少了这一环节,则会出现 。
(3)B为 ,其作用是 和 。
(4)本图解不能全面表示出碳循环的过程,因为它缺少某些环节,这些环节是:
① ;② ;
(5)碳从B流向A、C和从A流向C是以 形式进行的。
11、生态系统按照形成的不同可以分成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其中自然生态系统又可以分为 生态系统和 生态系统;其中的前者又可分为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和 生态系统,后者可以分为 生态系统和 生态系统。
12、科研人员为研究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对生物的污染情况,分别测定了池塘和草原生态系统中某些金属在各种生物体内的质量数,结果分别如下表:
池塘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生物及环境因素 重金属的质量数 生物及环境因素 重金属的质量数
池塘水 0.02 土壤 0.01
浮游动物 2 秃鹫 12
浮游植物 0.5 猫头鹰 5
大鱼 10 鼠 0.2
小鱼 5 草 0.02
(1)请分别写出两个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①池塘生态系统 。
②草原生态系统 。
(2)①重金属元素在这两条食物链的各种生物体内的分布有什么规律?②出现这种现象,你认为合理的解释应是什么?
(3)在上述给出的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在上述给出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
13、根据下面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图完成有关问题。
(1)图中的绿色植物属于 ,各种动物属于 。
(2)图中,绿色植物野兔狐构成了一条 链,这些链彼此交错构成
。
(3)在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比例和数量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现象就叫 。
14、电视台播放特别节目《望长成》,提及我国西部“楼兰国”。楼兰在西汉时期曾经森林茂密,草原广袤,生态优越,人丁盛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坏),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如今该地区已成为了一片不毛之地。
根据以上材料,请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失去了森林的哪些保护作用?
(2)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对任何生产活动都要放在生态系统的
的普遍联系中,放在立体交叉的生态网络中和生态系统的
过程中加以考察,人类的活动不能超过生态系统自身的 能力。
15、海纳百川,浩瀚无比。目前,人类的活动已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过量的捕捞使鱼类资源数量越来越少,个体越来越小;远在南极附近的海洋中也发现了人类所使用的农药DDT;近海的海面污水漂浮物随处可见,渔民还经常发现被塑料制品梗住肠胃而丧生的海豚等动物。最严重的当属油船的大量泄漏,造成大面积的鱼类死亡,海岛、海豹等动物垂死挣扎。如果人类不及时处理这些污染,它们将长期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
请根据以上材料作答:
(1)农药DDT来自地球的哪一类生态系统?是通过什么生态系统进入海洋生态系统的?
(2)塑料制品、油船、原油来自地球的哪一类生态系统?
(3)你可能生活在美丽的乡村,也可能生活在繁华的都市。想一想,你的生活会对海洋的生态系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16、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种类总和居世界第三位,因此我国素有“ ”的美誉。
17、对于人类来讲,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可人为地将其划分为
、 和 。
18、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 、 和
。过去武松打虎被奉为英雄,现在武松打虎犯法,他违反了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C 4、B 5、 D 6、C 7、D 8、A 9、B 10、C
11、B 12、B 13、C 14、B 15、B 16、D 17、B 18、C 19、A 20、C
21、A 22、B 23、B 24、A 25、A 26、C 27、C 28、D 29、B 30、D
31、D 32、A 33、B 34、C 35、C 36、A 37、C 38、A 39、D 40、C
41、B 42、C 43、D 44、D 45、B 46、B 47、D 48、D 49、D 50、A
51、A 52、D 53、D 54、D 55、B 56、C 57、C 58、D 59、D 60、B
61、D 62、D 63、D
二、非选择题
1、环境 生态系统
2、非生物成分 生物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3、(1)5 B、C
(2)非生物部分
(3)H
4、食物链
5、植物 消费者
6、树→蝉→螳螂→黄雀 浮游植物
7、(1)草 5
(2)5 草→鼠→蛇→鹰
(3)草
8、(1)草→仔鹿→狮子
(2)维持生存
(3)减少
(4)增加;草原;减少
9、(1)太阳能
(2)桑和稻
(3)稻→猪;桑→蚕
10、(1)消费者
(2)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动、植物遗体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崩溃
(3)生产者;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4)①石油、煤等燃料的形成 ②石油、煤等燃料的燃烧
(5)有机物
11、陆地;水域;森林;草原;荒漠;海洋;淡水
12、(1)①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 ②草→鼠→猫头鹰→秃鹫
(2)①由表中数据可知,越是到食物链的顶端,生物体内重金属元素的量越大;②生物体不能将进入机体的重金属排出,从而累积起来
(3)浮游植物 鼠、猫头鹰、秃鹫
13、(1)生产者;消费者
(2)食物;食物网
(3)生态平衡
14、(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动态平衡;调节
15、(1)农药DDT来自地球的农田生态系统,通过淡水生态系统等进入海洋生态系统。
(2)塑料制品、油船、原油来自地球的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3)我们的生活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生物和物质是相互流动的,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6、裸子植物之乡
17、直接使用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 潜在使用价值
18、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例如Y
生产者
生物部分
X
例如蝗虫
生态系统
例如蘑菇
分解者
例如空气、温度等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大气
甲
乙
丙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甲
乙
丙
a
b
c
甲
乙
丙
丁
B
时间
狼的数量
狼的数量
A
时间
C
时间
狼的数量
D
时间
狼的数量
A
B
C、
D
F
F
E
G
H
大气
B
C
A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