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配套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配套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7-07 21: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学习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评价试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自学导引】
前两章,我们学习了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及其调节。在生命活动里,有着许多科学的奥秘。与高等动物相比,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远不如动物灵敏。那么,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花开花谢、瓜熟蒂落,植物的这些生命活动又是如何调节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循着科学家们的足迹,和达尔文一起“思考”,与詹森、拜尔同感“刺激”,随温特揭示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看看他们是如何探究生命世界的奥秘的。
【课堂自学】
请同学们利用10分钟的时间,认真阅读教材P46—P48的相关内容;阅读完毕后,尝试完成以下内容: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1880年 达尔文的实验
(1)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
① ② ③ ④
比较①②可知:胚芽鞘的 必须存在,才会表现出向光性;
比较①③可知:胚芽鞘的尖端必须接受到 光的刺激,才会表现出向光性;
比较①④可知:胚芽鞘尖端的下面对单侧光的刺激 。
即: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是 。
(3)结论:胚芽鞘的 接受了 光照射,胚芽鞘会发生向光弯曲生长。
达尔文的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10年 詹森的实验以及1914年 拜尔的实验
参照教材图示及表格中实例,将表格填写完整:
实验过程及现象 图示 结论及分析
詹森 ①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上课本,你能用图示表示实验过程吗?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________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拜尔 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_____________造成的。
思考:如果把琼脂片换成化学物质难以透过的云母片,胚芽鞘生长情况应该怎样?
思考: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詹森和拜尔的实验初步证明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28年 温特的实验
(1)实验组:
①处理:把接受过 的琼脂放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
②现象:胚芽鞘会 生长。
(2)对照组:
①处理:把没有接受过 的琼脂放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
②现象:胚芽鞘 。
(3)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刺激是一种 ;温特将其命名为 。
4.1946年科学家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 。
5.植物激素的含义:
由植物体产生,能从 运送到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 。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
主要合成部位: 。
2.分布
主要分布部位: 。
3.运输
只能由 运输到 ,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人们称之为 ,这种运输方式属于 运输。
自学反思
以上自学题中已经掌握的有 ,能够学会但没记住的是 ,不太懂需进一步研讨及讲解的是 。
(参考资料)
1.金丝雀虉草
金丝雀虉草,又名园草芦。禾本科虉草属,一年生丛生草本,茎干高度一般不超过1m,栽培或逸生,生活周期类似于春小麦。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广布于中东,欧洲,在阿根廷,美国,加拿大部分地区也有分布。它是一种谷类作物,果实一般用作鸟食。
2.胚芽鞘
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是一个鞘状结构。胚芽鞘是植物的第1片叶,有保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长锥的作用。在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穿出地面,保护着胚芽出土时不受到损伤,随后为胚芽所突破。胚芽鞘的尖端含有植物生长素,对幼苗的出土有很大意义;同时含叶绿体,出土后即能进行光合作用,对幼苗能独立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3.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
在形态学上,分生迅速,向上或者向下延伸的是上端;分生缓慢,不延伸或者延伸很少的是下端。对于地上部分而言,树枝是形态学上端,而树干是形态学下端。通俗的说,将植物的根与茎分开,分开的部位为形态学下端,植物的两端(顶芽及各侧芽与根尖)为形态学上端。一句话:形态学的上端就是植物的生长方向的一端。
【课堂研讨】
经过自主学习后,你肯定有很多的疑问和想法想与同学们交流。那就勇敢的把它们表达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每个小组可以先自选一个课题进行研讨,然后先推选出一名代表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研讨成果,其他组同学如果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一起研讨。
1.达尔文实验的思路、方法、过程、结果及结论。
2.拜尔、詹森等人的实验思路、方法、过程、结果及结论。
3.温特实验思路、方法、过程、结果及结论。
4.植物产生向光生长的原因是什么(分别用文字及图示阐明)?
5.为保证实验的严密性,设计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
研讨交流心得
【教师精讲】
【自我评测】
1.右图表示一项生长素的研究实验,以下哪一项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是正确的( )
A.M长得比N快
B.N长得比M快
C.M弯向一侧而N不弯曲
D.N弯向一侧而M不弯曲
2.下图表示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锡箔套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图中弯向光源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甲、丁 D.丙、丁
3.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云母片
锡箔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