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文档属性

名称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7-23 11:14:0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教学设计——新课程培训 编号:sw 0739002
授 课 老 师:伍烈 地 区:邵阳市 学 校(通讯地址):邵阳市二中
邮编:422000 电子邮件:lanlack@
学科 生物 教材名称:生物必修③ 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名称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年级:高二 学期: 下学期
教学目标 1、进行资料收集,关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3、进行资料收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4、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指导思想 由于本节内容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现实性,学生易于接受,所以选择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收集、合作交流,在活动中既实现了知识的学习,又增强了他们在知识学习中的主观感受。
重点与难点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教学思路 从学生展示、评价全球性生态环境的预学入手,引出我们的家园正面临着威胁的话题; “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对直接价值容易接受和认可,教学中更多地启发学生思考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教学时,通过具体实例,引出如何协调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的话题;本节是必修模块的最后一节,结合本节内容作一小结;最后,以“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为题,进一步揭示“稳态与环境”的核心思想。
教学手段 开放性课堂(由“放”到“收”)、板书精讲的要点、多媒体辅助教学
主要资源 资料包.doc ( 资料包.doc )(视频、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
环节 教师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采用头脑风暴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推进新课1、生物多样性概念2、生物多样性价值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及可持续发展课堂小结 1、检查落实预学情况; 2、播放视频“好山 好水 好风光”;3、提问:我们的家园本应如视频中这般美丽,为什么你们收集的资料显示我们的家园处处丑陋?引导: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什么就破坏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这需要从生物的多样性谈起。引导:生物多样性到底有什么价值呢?展示课件资料1、2、3,并引导学生回归教材的“思考与讨论”和“表6-1”引导: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生物多样性存在的重要性,那么人类在在对自然界合理地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对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要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目前,我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主要有哪些呢?我们怎样才能理性地利用自然资源、关爱环境?借助本章引导学生加深对本模块第4、5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借助本章题图揭示“稳态与环境”的核心思想,描绘出人类美好的前景,在学生的憧憬之中结束教学。布置作业。 1、归纳现在地球上有那些具体的环境问题;2、对比视频和预学资料谈感受;3、选择一个具体的环境问题,根据自己的学科知识和课外知识,说说它的成因和后果。阅读教材后直接讲解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的内容和涵义。归纳生物多样性价值并讨论相关问题。阅读教材后直接讲解保护的方式,保护方式的主要方法等。阅读老师课前准备的资料4并讨论该如何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讨论“我们不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蕴涵的深意。 让学生通过自身经历(网络调查),深刻认识环境的恶化;同时学习因果联系分析方法。学生自主学习。采用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放开思路、充分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启发学生辨证地分析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态伦理道德问题,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自 我 反 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 使用开放性课堂,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探究过程重视学生的生成性问题;问题的指向性具体,学生思考明确。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该节有关内容的资料来源丰富,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教学效果可能更好。但讲述该内容时已是高二期末,另课时紧张,很难采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青山绿水视频 ( 0001.新浪网-青山%20绿水%20好风光.flv )
资料1:潜在价值是指生物有很多可供人类去发现 但尚未发现的规律,方法,并运用于现代科技中。就打个比方,你应该知道苍蝇有对平衡棒,在人类发现它这构造功能时,便运用在了航天飞机上。如果生物种类大量灭绝,可供我们未来发现的东西就会少,也就是说潜在的巨大价值将丢失。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现有的生物多样性。
人们在将来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挑战,有些物种现在看来毫无用途,也许将来某一天却能帮助人类免于饥荒,祛除疾病,特别是由于环境不断受到破坏,现在的经济作物也许将来适应不了恶劣的环境,这意味着人们要另谋出路。因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必须十分珍惜,因每个物种或品种在随着对生物资源需求量增多,而供应量不断减少,(如果现有趋势继续下去),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可能不断增加。
资料2:生物多样性可以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既包括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又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论关系。当生态系统丧失某些物种时,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使整个生态系统瓦解。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要维持和提高其生产能力,不但要保持提高质量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状况,还必须保持有益昆虫的授粉和天敌动物,特别是保护某些有益的昆虫及其生存条件。过量使用农药、灭鼠药会引起有益昆虫和其他动物的消失,进而破坏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病虫害和鼠害猖獗,使农、林、牧业生产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失。
资料3: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 ( http: / / baike. / view / 13702.htm" \t "_blank )、133种昆虫 ( http: / / baike. / view / 2694.htm" \t "_blank )。广西 ( http: / / baike. / view / 4652.htm" \t "_blank )红树林区还有159种和变种的藻类 ( http: / / baike. / view / 159230.htm" \t "_blank ),其中4种为我国新记录。这是因为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 ( http: / / baike. / view / 613034.htm" \t "_blank )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 ( http: / / baike. / view / 93914.htm" \t "_blank )和温带 ( http: / / baike. / view / 94042.htm" \t "_blank ),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 ( http: / / baike. / view / 21245.htm" \t "_blank )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讨论:资料3能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哪些价值?举例说明。
资料4、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但是,人类并没有真正认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共存和谐关系,逐步被异化为满足人所需要的利用与被利用的主客关系乃至主奴关系,违背了人与自然共生和谐的生态有机规律。为了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人类对自然界资源进行了近乎竭泽而渔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索取,已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再增殖能力以及人们补偿资源消耗的能力;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不过20多年,经济建设获得飞速发展,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目前的环境状况是:全国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3亿农民无法喝到安全的饮用水,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沙化土地面积接近国土总面积的1/5,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讨论:看了以上资料,你们认为人是地球的主宰吗?该如何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